第2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撕裂、孤城 (1vs1 高H)、一期一會《短篇集》、倒楣千金-紳士俱樂部3、[兄弟鬩牆之一]一切都是為妳(終)、世界探寶異聞錄、當醫(yī)生開了外掛、sao狐貍精的yin亂日常、孕喜攻略、[全職高手]alpha的omega們
司墨則一臉警惕看著四周,題在人在,誰要搶走這些題,就是想要他的命,那就別怪他要沖上去拼命了! 俞三都被這樣的cao作驚了,氣極反笑: “程卿,你搶這么多題,能做的出來?” 程卿頭也不抬,已經在案桌上開始寫答案。 崔胖子也覺得程卿霸道,探頭一看,程卿搶的居然全是算學題。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內幾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堪堪用盡不差爭; 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吃一碗羮; 請問先生明算者,算來寺內幾多僧?” 這題是說山中有個古寺,寺里有364只碗,平均每三個僧人用同一個碗吃飯,每四個僧人用同一個碗喝湯,求的是寺里一共有多少僧人。 崔胖子下意識出聲,“這道題我會做!” 他有些激動。 別看他上回考了丁字班102名,比程卿都要差些,但他家是經商的,剛會拿筷子就在撥算盤,四書五經比別人差,算學卻比普通人強啊! 程卿沒理他,會做也沒辦法,她下手更快。 列個方程就解出來的題,不答白不答,程卿已經在紙上寫下“六百二十四僧人”的答案,崔胖子捶胸頓足,這也答的太快了! 有人解過的題就不能解了。 崔胖子匆匆一掃,程卿命人取下的居然全是算學題,別人還在苦思冥想憋著作詩,程卿一鼓作氣,已經做完了五道題。 這人算學竟這樣好? 崔胖子的疑惑,也是其他人的疑惑。 古時君子要通習“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可隨著科考入仕制度的普及,讀書人對這六藝早就不在乎了。 他們只在乎科考應試的內容。 四書五經里不包括算經,書院里雖也開了算學這門課,因對科考沒有幫助,對這門課感興趣的學生很少,許多人上算學課都是敷衍了事,當著算學夫子的面看其他書的也不少,時間一久,授課的夫子也得過且過,學生和夫子是相互糊弄,大家都在混日子。 程卿做的題,也不僅崔胖子會做,程珪也會。 但程珪和俞三都絕不會主動去選這類題目。 哪個讀書人會以精通算學而自傲? 又不是銅臭的商人! 這樣的名聲,程珪避之不及。 沒想到程卿夸下??谡f要連解三十道題,竟是劍走偏鋒,選擇從算學題入手。 俞三見程卿已經飛快解題,仿佛沒有一道算學題能難住她,臉色很臭。 “真沒想到——” 程卿恐怕是窮瘋了,為了爭那100兩銀子,一點讀書人的臉面都不要。 就算解開了三十道題,到了沈學道面前要怎么答話,介紹自己時拿不出詩作,說自己是靠做算學題贏的? 程卿的cao作震住了眾人。 俞三都覺得程卿攪亂了自己的思緒,讓他作不出好詩。 眼看著程卿一道題接一道題的解誰能不急,有人忍不住質問管事: “他、他這般也行?” 往年的文會沒有這么多算學題,這是今年新加的,管事也滿頭汗,誰能料到會有讀書人揪著算學題不放? 一道接一道的做,這就是在同一只羊身上捋羊毛呀,再不住手,羊都要被捋禿了。 偏偏程卿又不違規(guī),管事也只能勉強保持著笑臉。 片刻功夫,程卿已解完了十二道題,每解開一題都有人驗看答案,正確的話都會在她案桌上盤子里放個小月餅,眼下她面前的月餅已經有十二個,放眼望去她是月餅堆起來最高的。 居然都答對了! 被她的速度刺激,程珪也放棄了作詩和背書,選擇猜謎和對對子,這兩個比較快。 策略一調整果然有效,程珪的秀才功名不是白考的,很快也累積了七個月餅。 俞三有樣學樣,他案桌上的盤子里也裝了六個月餅。 不行,還是不夠,程卿遙遙領先呢! 誰都能贏,唯獨程卿贏了令他難以接受,看程卿圈起來的題答的差不多了,俞三丟掉筆抗議: “所有簡單的題都被挑走了,剩下都是難的,這不公!” 管事也被程卿剛才那放開手腳圈題的動作搞得措手不及,俞知府的公子既然反對,管事也順勢補充了規(guī)則,等新的題目補充出來后,他宣布每個人一次只能選擇一個燈籠。 要做完一題才能去墻上選下一道題。 至于自己會做的題被別人挑走了怎么辦? 那只能怪自己做的太慢了! 這樣一改規(guī)則,眾人心里才覺得舒坦了。 程卿頗為遺憾,她本就是故意鉆漏洞領先一步,哪知俞三也不傻這么快就反應過來。 程卿的速度頓時就慢了。 俞三不僅補上了這個漏洞,還針對她的強項做出了反擊,只見俞三幾人湊在一起商量了幾句,大家都開始挑算學題了! 算學題在所有題目中所占的比例本就不高,別人選走的多了,留給程卿的自然少了。 而墻上的燈籠又要在所有題被解開過半才會補充新題,程卿桌上的月餅變成17個時,她的速度被迫變慢了。 說真的,俞三等人挑走算學題也不一定會解,后面放出來的題明顯比一開始難,俞三的同窗抓耳撓腮糾結,俞三桌上的月餅也停在了九個,他被自己選的算學題難住了。 如此損人不利己,也只有俞三能做出這種事! 不,不僅是損人不利己,程卿在等新題放出來時,程珪那邊已經追上來了。 朱氏為這個孫子自傲是有原因的,十六歲的程珪不像程卿那么急功近利,他也不是一道算學題都不選,他不疾不徐的什么類型的題都做一些,慢慢的,他桌上的月餅增加到了十五個。 只比程卿少兩個! 月色和燈光雙重照應下,程珪一身月白衣袍,少年郎君的翩翩風采頗為迷人,圍觀的小娘子不時偷看程珪,眼神中明顯帶有仰慕。 程卿雖暫時領先,在俞三的大聲嚷嚷下,大家都覺得她是投機取巧。 加上她年齡小,個子不高又面黃肌瘦,站在程珪旁邊僅看外表就遜色很多,她的擁躉自然很少——世人都顏狗,這也是程卿暫時無法改變的。 幾丈之外,一個提著燈籠的小娘子就在吐槽: “爺爺,那就是您說的程卿?虧您夸了好幾次,我看他普普通通并無特別之處……” 第39章 :老夫不會看錯人! 提著燈籠小娘子叫何婉,是何老員外的孫女。 何老員外很寵愛這個孫女,今夜中秋文會,何老員外不帶孫子出門交際為孫子鋪路,卻將何婉帶在身邊,可見對何婉的偏愛。 何婉今年已經十四歲,時下小娘子出閣都早,來了葵水就能嫁人了,十四歲的何婉也到了相看人家的年紀,因其父母早逝,何老員外怕何婉在婚事上受委屈,干脆帶著何婉來參加中秋文會。 今晚才俊云集,本也是小娘子相看夫婿的好場合,帶家里小娘子出門的不止何老員外一個,只是別家小娘子含蓄,不會像何婉這樣直白點評某某小郎如何。 這也說明何家祖孫關系親密,何婉在何員外面前沒有什么忌諱。 何老員外疼愛孫女,自家孫女當然處處都好,就是這看人的眼光有點問題??! 程卿哪里普通了? 哦,小姑娘們都喜歡長得好看的,婉娘定是看程卿其貌不揚,這才覺得普通。 何老員外也不眼瞎,程卿面黃肌瘦好似一陣風都能吹倒,在門口一眾書生中外貌不占優(yōu)勢,可這是暫時的,程卿不會永遠都這幅樣貌,隨著年歲增長,程卿肯定會變成一個俊逸的小郎……何老員外不是會算命,他是記得程知遠當年的風儀,又在二房門口見過柳氏,父母都容貌出眾,程卿若不是撿來的,就不可能長得丑呀! 就算長得丑,外貌又不能當飯吃,孫女年紀小不懂這個道理: “婉娘,看人不要看外表,外表是會蒙騙人的?!?/br> 何婉一顆心七上八下。 爺爺在家就夸程卿,來了文會又刻意指給她看哪個是程卿,難道爺爺有意把她許給程卿? 何婉漲紅了臉。 爺爺怎能如此,程卿比她小一歲,個子也沒她高,又是這樣投機取巧之人,如何能當她的夫婿……像何婉這年紀的,對未來夫婿都有期待,倒不是一定要強調家世,但男方人才一定要夠出色方能滿足小娘子的幻想。 誰能對一個比自己年紀小,比自己矮,比自己瘦的小郎產生好感呢! 何婉緊緊盯著程卿,灼熱的視線恨不得將程卿燒個對穿。 這人回了南儀縣就折騰不斷,不知如何蒙騙了爺爺……她若是堅持不同意,爺爺應該會改變主意吧? …… 程卿一心解題,并未發(fā)現何老員外來了。 十幾歲的小娘子都是想法比較多的,何婉想著要如何擺脫她,程卿要知道何婉的想法肯定會哭笑不得。 小jiejie,大家都是女孩子,我拿什么娶你呀? 就是何老員外再怎么欣賞她,非要把孫女嫁給她,程卿也絕對不敢娶。 她雖打算女扮男裝一輩子,卻沒想過去坑騙無辜的女孩子啦! 程卿此時的注意力都在解題上。 眼下,她已經解了十八道題,還差兩道,她就解完了20道題,就此收手可以拿到50兩獎銀,也能為柳氏和jiejie們贏取燈籠。 俞三幾人雖然攔截了大部分算學題,仍有漏網之魚,程卿湊夠20道題很有希望。 這些算學題在普通書生眼里難,在程卿眼里不算什么,算學就是數學,大魏朝不受重視,在現代社會卻是很受重視的,程卿念書時成績也名列前茅,數學當然不差! 也就是說,她現在保底能贏50兩獎銀。 解出20道題后,她才能去博30道題,100兩獎銀更吸引人,還能見沈學道。 俞三一邊恨不得將自己手里的算學題撕了,一邊又得意洋洋看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