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書迷正在閱讀:董小姐的李先生、兄妹文里的惡毒親妹、我在游戲養(yǎng)了三個反派、我是大科學(xué)家、我搶了男主的五個兄弟、龍傲天的金手指是我前任、我成了冥界的團寵、蛛網(wǎng)暗結(jié)(短篇h合集)、被討厭的我(1v2)、死也不在戀愛綜藝動心
也不知是在哪天,桌上又多了一副碗筷。 自然是頎華。 上萬年沒用過碗筷的人一下子用起來竟也沒看出什么生疏,舉杯投箸間風(fēng)姿依然,嘗上幾口羹湯,唇角微掀,竟道出一句“好吃”,綠衣有點兒囧了——神仙吃飯從來不在意味道,有時候甚至為了減少百味對仙氣的損耗是直接煮熟就上盤的,所有食材都是本味,有些實在是算不得美味,這句“好吃”從何而來? 山神對此熟視無睹,清泱微微一笑:“那便多吃一吃。”說著極其自然的為他布了一道菜,綠衣看清那人碗中的菜時額上青筋突了突——整桌食物上就屬那個最難吃了,看來上仙的口味著實怪異。 而綠衣又著實是一位體貼細致的仙人,默默知道云妄上仙喜歡紫覃菜之后桌上日日都有,顯然是特意吩咐了。而清泱每次看到桌上那盤顏色鮮亮的紫覃菜目光都會稍微亮一亮看向綠衣的眼神真真是極溫暖的,意為“有勞有勞”,綠衣自是善解人意回之一笑,意為“上仙不必客氣”,山神在一旁面無表情。 頎華連著月余頓頓紫覃,連綠衣都覺得口中發(fā)苦,某日問道:“紫覃可吃膩了,明日要不要換菜色?” 清泱也在一旁嘴角擒笑靜靜望著頎華。 男子溫文一笑:“無妨。” 于是上古水神又連著吃了一個月的紫覃。 這日綠衣收到老七的家書,要去織女宮坐坐,想到清泱才成仙不久,理應(yīng)去外面看看,于是便叫了清泱同去。 家書中也沒說什么要緊事兒,無非就是天上的日子太過無聊,找綠衣回去喝喝茶,聊聊天,打發(fā)打發(fā)閑散時間。于是幾個人坐在一塊兒——喝茶聊天。 老七說:“我在他頸間聞到了胭脂味……”顯然,這胭脂味不是她慣用的。 老四頓了頓:“……這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時差也太大了點兒,人間傳得倒是好聽——什么一年一會,鵲橋相約……于你說來,不過是天天相見;但是于他,卻是一年才見情人一次,想要不動其他心思,怕是難。” 綠衣看了自家七姐一眼,安慰道:“……董永是人間的大孝子,斷不會做這樣的事,怕是你想多了?!?/br> “那胭脂味確是有的?!彼е?,目光戚哀。 “可還發(fā)現(xiàn)其他什么?” “……沒有。” 綠衣抱抱她:“你要相信他?!?/br> 老七長長嘆了口氣,眼神落在色彩艷麗的天邊,道:“……也不知當初的堅持到底是對是錯……” 在座的人聞此皆是一愣,俱是沉默了。 是呀,當初拼死拼活要在一起,求著太上老君給了長生不死的仙丹,甘愿受天罰削去千年修為,以為這樣就能永遠相愛廝守,哪曾想,凡人與神仙之間到底隔著一層身份,他是凡人,生活于柴米油鹽中,會有領(lǐng)里糾紛,會有仕途失落,人性必定避免不了惡、欲、貪;而她自小便是神仙,理解不了凡人的煩惱奔碌,她不用吃飯,不用飲水,可以整天整天的想風(fēng)花雪月兒女情長,日子一久,兩人見面便時常沉默,除了問一句“可還好”便再也無話可說。 清泱在一旁默默飲茶,本不想多管,見三人面容都是哀戚,氣氛持續(xù)低迷,終是擱下了杯子,道:“可想繼續(xù)過下去?” 老七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當初為何愛他?” 老七一愣,思緒不由得飄回初遇之時——那時她是思凡的織女,向往人間繁華熱鬧的一切;那時他是憨頭憨腦的榆木書生,不小心看見她在河中沐浴,驚慌失措,直呼“失禮失禮”,她沒什么,他倒是鐵了一顆心追在后面說要娶她。 他柔弱卻有一顆剛硬的心,滿腹經(jīng)綸卻迂腐得緊,洞房花燭夜緊張得閉著眼睛連她都不敢看。這些年來日子過得清貧卻一點兒也舍不得對她小氣,每次見面都是帶他能買的最好的東西。明明最在乎三綱五常人間倫理,為了她和天庭對抗,負父母之命,冒天下之大不韙非要在一起。 若說他不愛,她不信的。 可是再轟轟烈烈的愛情,也禁不住平凡生活的瑣碎。 “他還是當初的他,你亦還是當時的你?!鼻邈筝p嘆。 老七不解的望著她——既然兩人都還是當初的人,如今的局面又從何而來呢? “你遇見他之時,才華,真心,愛護,忠貞,體貼,這些都是真的,往后歲月里也一直是有的;惡、欲、貪,凡人皆有,你遇見之時有,遇見之前便本來有,遇見之后仍舊有。他仍舊是他,不過你看見的他更真實罷。” “再說你,他遇見你之時,你純真,善良,浪漫,這些也是真的,如今也依舊有;但你不切實際,不懂生活,不知疾苦,體貼欠佳,這些也是真實存在的,不管遇不遇見他。” “說到底,不過是隨著日日相處,你們各自的本性漸漸暴露罷了?!?/br> “若想繼續(xù)過下去,你自然得接受他的不好,他亦如。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不過就是相互包容和改變,在兩人性格中找到相處的平衡點,執(zhí)手扶持?!?/br> 老七漸漸沉默下來,似在想什么。 一旁的綠衣聽了這一席話看了看清泱,想問什么動了動嘴最終還是沒說。她只是奇怪,按理說云妄上仙為佛祖身旁一株不諳世事的桃花,聽得最多的應(yīng)該是佛法超然之類,如何對這俗世情感關(guān)系這般有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