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jié)
…… 張嵐希望對方能聽到她的心聲,可惜不能。她只能含糊推脫了幾句,直到對方撇開手機,低聲去詢問旁邊的人。 她隱約聽到了爺爺張正初的聲音,沙啞老邁又透著幾分威嚴。 接著,阿齊又貼近手機說:“老爺子松口了,但明天務必回來。” 旁邊有人忽然打了個噴嚏。 阿齊問:“你旁邊有人?不是雅臨,我聽得出來?!?/br> 張嵐心說我旁邊何止有人…… 但礙于謝問和聞時的目光,她朝打噴嚏的人看了一眼,不算撒謊地回了阿齊一句:“嗯,周煦。他跟我們一起出的門?!?/br> 阿齊“噢”了一聲,說:“那明天一起來吧。” 張嵐:“誰一起???” 阿齊:“小煦,老爺子說了,都得來,一個不能少?!?/br> 張嵐:“……” “復生這件事有待商榷,事出反常必有妖,哪怕是卜寧老祖。各家今晚覺都不打算睡了,連夜往寧州來。老爺子打算商量一下要怎么應對?!?/br> 張嵐:“……” 你們是要當著卜寧的面商量怎么搞他嗎? 但到這里還不算完,阿齊又說:“你跟雅臨不是最近跟沈家那兩個徒弟走得近么?把他們也叫上?!?/br> 張嵐已經崩了。 她嘴巴開開合合好幾回,最終道:“我就一個問題?!?/br> 阿齊:“說?!?/br> 張嵐破罐子破摔道:“謝問你們打算叫嗎?” 第88章 釣魚 阿齊那邊居然遲疑了一下, 肅然道:“他就不叫了。一個名字都被劃了的人,既不在名譜圖上,又跟咱們家斷了關系, 為什么要叫?” 他雖然沒提謝問的名字, 但這么一形容, 旁邊的張正初便明白了他在說誰。多年過去,他似乎依然記著張婉跟家里斷絕關系的事,當即冷然道:“不論是張家的事還是判官的事,現在都跟他無關, 叫他干什么!” 然后是手杖杵地的聲音,咣地一下。 張嵐:“……” 她默默捂住了手機出聲筒, 生怕剛剛那話讓謝問本人聽見。 不論張家的事還是判官的事都跟他無關…… 媽耶。 要說判官, 人家是祖師爺。 要說張家,人家被封印這事張家占頭功。 哪件跟他無關…… 張嵐越想越覺得自家親爺爺在點炸藥包。雖然她和張雅臨大了之后都很怕張正初,跟老爺子并不親近, 但她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老爺子招惹大麻煩。 她又想到來天津之前,周煦看著張家本家的房子,咕噥過一句“這樓怎么看著像是要塌了”。 當時她和張雅臨只覺得這倒霉孩子烏鴉嘴亂說話,沒當大事?,F在她知道了周煦是誰,只覺得心驚rou跳、一陣發(fā)慌。 她舔了一下發(fā)干的嘴巴, 松開捂著的手機末端,含糊地說:“行了我知道了, 再看吧?!?/br> 阿齊不解:“什么叫再看?剛剛不是說了么,是務必回——” 張嵐直接把電話摁了。 *** 此時的張家老宅里, 前后各院燈火通明。 阿齊抓著電話, 默默傻了一會兒,轉頭對張正初說:“阿嵐說她知道了?!?/br> “嗯……”張正初捏握著手杖, 手指一張一合,像在杖頭上打著緩慢的節(jié)拍。這是他沉思時常會有的動作,阿齊一看就知道,所以垂眸在旁邊站著,不再出聲打擾。 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間總會相互影響,后輩常常會學著前輩的一些動作習慣、尤其在樹立威嚴形象方面。 這種沉思時打拍子的動作就像家主的一種標志,張正初年輕時候也沒有,后來當了家主便慢慢從父輩那里學來了。 所有小輩、包括跟了不知幾代人的阿齊,只要看到這個動作,就會不自覺板正身體、噤聲不語。 曾經有一種悄悄流傳的說法。說阿齊存留的時間太久,對后來的張家家主而言,甚至能算長輩。 為了壓住這位傀,讓他有種“主人從未更換”的感覺,每一任家主都刻意學了張家老祖宗的幾個小動作,代代相傳。 后來這話傳到了阿齊面前。 他聽完“哦”了一聲,說話行事沒有任何改變,流言才算斷了。 張正初沉思的時候,屋里另外幾個年輕人垂首站成一排,大氣不敢喘。 不是別人,正是大東他們幾個。 作為最先看到名譜圖變化的人,他們第一次被請來了張正初所住的院子,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家主。 初印象就是……他真的太老了。 張嵐和張雅臨都是三十出頭的人,作為他們的爺爺,張正初年齡也近九十了。要是在尋常人家,這就是高壽了,老邁一些再正常不過。 但他是判官。 判官清障化煞,化不掉就是滿身負累,化掉了就是修為和福分。所以這群人中常有過百歲的人,八九十更是精神矍鑠。 像張正初這么蒼老的,實在少見。 對大東他們來說,張正初這副樣子又證實了一些傳聞。 傳聞張家當年在封印塵不到那件事上立了大功,雖然沒有像那幾位親徒一樣消隕于世,但也受了不少罪。可以說是在世的那些人里最慘烈的一位。 哪怕封印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也跑不掉一個“欺師滅祖”的名號。 都說張家老祖宗大義,把這些擔下來了,所以張家后來的每一任家主就像受了祖師爺的詛咒一樣,壽命都不長,老得也快。 為了平衡這一點,張家廣收門徒,廣撒子孫,欽定的后輩只要滿35歲便接任家主之位,上一輩從不戀權,一日都不拖延,代代如此,才有了今天繁盛興旺的局面。 而其他各家也始終感念張家老祖宗的大義,愿意讓他們一頭。讓著讓著,就真有了差距。 這是關于封印之后,張家為何一家獨大的最廣泛的說法。 大東他們從小就聽說過。 事實究竟怎么樣難說,但今天見到張正初,他們至少可以確定“老得快”這點是真的。他們甚至懷疑老爺子堅持不到張雅臨35歲,說不準會提前讓位。 張正初臉上皮rou松弛,因為嘴角下拉的緣故,沉默時更顯威嚴。 他手指打了一會兒拍子,說:“所以,你們幾個都聽見了,那句‘又活過來了’是阿嵐自己說的?” 大東他們遲疑著點了點頭,又補充道:“我們看到名譜圖的變化給嵐姐打了電話,她聽我們講完,就說了這句話。” 張正初就這么聽著,沒點頭。 他很少會把自己的想法放在臉上,對著這些陌生小輩,就連點頭或搖頭這種最簡單的動作都沒有。 他又問:“你們給她打過幾個電話?” “好幾個吧,前幾次沒通,最后一次通了?!贝髺|說。 “接連打的?”張正初又問。 “對?!?/br> 張正初依然握著手杖在打拍子,過了片刻,沖大東他們一抬下巴。 不用他開口,阿齊立刻走過去對大東他們說:“老爺子沒什么想問的了。前院那邊有阿姨煮了茶湯,可以去那邊歇會兒,今晚就在本家住著吧,其他各家都在來的路上呢。” 大東他們一聽這話,忙不迭跑了。 門一合上,張正初就對阿齊說:“接連打了幾個電話都沒打通,那時候阿嵐應該在哪個籠里。最后一次通了,那就是她剛出來。” 阿齊點了點頭。 “所以她從籠里出來的那個時間點上,卜寧老祖復生了?!睆堈跽f。 阿齊畢竟是傀,還是個極為刻板的傀,腦筋轉得慢。他愣了一下,才點頭說:“是這樣?!?/br> 張正初攥著手杖,另一端在地面上不輕不重地攆轉著。 碾了幾下,他才沉聲開口:“世上有這么巧的事么?” 阿齊:“或許有吧?!?/br> 張正初又說:“我不信?!?/br> 阿齊有點遲疑:“那您的意思是……” 張正初:“卜寧復生這件事應該跟她入的籠有關。她接電話前就知道,甚至有可能直接看到了?!?/br> 他想了想,拄著手杖慢慢走到墻邊。那里也掛著一張名譜圖。 名譜圖判官各家?guī)缀跞耸忠环?,出現在這里也并不稀奇。但他這張圖跟其他人的略有一些區(qū)別。 它更老舊一些,邊緣破損諸多,像是最原始的版本,代代相傳了一千多年。 張正初看著圖上卜寧的名字:“阿嵐那丫頭知道、甚至看到了卜寧復生,但剛剛接了電話卻什么都不說,還有點含含糊糊。為什么呢?” 阿齊認真想了一會兒,老老實實說:“不知道,我比較笨?!?/br> “你不笨,不笨?!睆堈躅^也不回地擺了擺手,“我覺得她可能碰到了一些棘手的情況,不知道怎么應對,我估摸著還是跟卜寧復生有關。那丫頭性子一貫很傲,真碰到麻煩也不會說的。從她嘴里套不出什么?!?/br> 阿齊只能回一句:“確實?!?/br> 張正初問:“你說跟阿嵐一起入那個籠的還有誰?” 阿齊掰著指頭數:“雅臨出門前來找您報備過,他應該在的。他們是去找沈家兩個徒弟,想試試他們的實力。所以沈家兩個徒弟很可能也在……哦,還有剛剛說的小煦。” “雅臨跟他姐骨子里很像,也傲。阿嵐還比他直一些,一個問不出,兩個也一樣?!睆堈醯吐暤溃骸爸劣谏蚣夷莻z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