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書迷正在閱讀:炮灰女配重修仙、壹號衛(wèi)、超凡小農(nóng)民、余生有點甜、工具人千金決定光速白給、美國牧場的小生活、郎君人傻錢多貌美、九零之留學生回國之后、金口良緣[重生]、枯木逢春肌膚之上
一道新奇的板栗燒雞,讓蘇家人的味蕾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滋味兒。 晚飯熱熱鬧鬧過去,蘇沐的心情一直很好,直到接到了桑言的電話。 第84章 來人 “沐沐, 抱歉啊?!鄙Q缘穆曇艉苁抢⒕?,她自己也沒想到就因一個病患而把蘇沐牽扯進來。 蘇沐嘆了一口氣,“沒關系, 如果上面真的需要, 就請人來取吧。” 既然她把粉霧花瓣拿出來, 就已經(jīng)料想到會有這一天。 此時她很慶幸,小粉霧已經(jīng)長了出來,收集到的種子也還有好好保存著。 僅憑花瓣的韌性, 上頭拿走會讓它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這也算是她對于國家一點微末貢獻了。 至于其他,想都別想, 就是大粉霧也不能現(xiàn)世。 “好,我會把這些話轉達上去?!?/br> 蘇沐將電話掛斷, 定住沉思了一會兒。 蘇父蘇母見她面色不對,連忙問道:“沐沐,怎么了?發(fā)生什么事了?” “沒事兒。爸、媽,我就先回去了,明天再過來。”蘇沐揮揮手走了,但離開的方向并不是家的方向, 而是花房。 她走到花房中, 連帶著盆和小粉霧一起抱了出來。 它不日就會離開這兒, 現(xiàn)在也不需要藏著掖著。 將它一起抱回了家, 放在客廳桌面上后就先去洗漱了。 蘇沐再次下樓時, 顧時正坐在沙發(fā)上好奇的盯著桌面上粉色的小盆栽。 因著他幾乎每晚都會過來, 所以她給他留了一把大門鑰匙,此時見到他出現(xiàn)在這里并不奇怪。 “你來了,怎么?對它感興趣?”蘇沐熟練地在他懷里尋了個舒服的位置,仰頭看他。 “還好。”顧時親昵地擁著她, 親了親她的額頭。 “可惜它不能送給你了?!?/br> 顧時也沒有問原因,而是跟她說起了別的事情。 “聽說你要建游泳池?” “嗯,我還沒泡過真正的溫泉呢,只好自己折騰折騰了。” “這樣啊。”顧時目光悠遠,手一下一下輕撫她的背。 第二天,蘇沐就接到了桑言的電話,說是上頭已經(jīng)派人下來了,估計下午便會到達,讓她將東西先準備好。 她勾唇笑了笑,動作倒是快。 不過這件事情沒有妨礙,蘇沐還是照樣去了菜地。 早晨時間,貨車已經(jīng)將蔬菜都拉走了,地里的菜葉也被收拾得干干凈凈,估計是黃爺爺早早過來拉到養(yǎng)殖場喂豬羊了。地里空出了一些地方,這都是要繼續(xù)補種下去的。 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月份,該種點萵筍、蘿卜、茼蒿和雪里蕻等容易越冬的蔬菜。 都說冬吃蘿卜夏吃姜,蘿卜很適合做為滋補湯品食材,要多種一些。 種子她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待會兒把它們交給父親讓人種下去便好。 在回去的路上,蘇沐經(jīng)過療養(yǎng)院,見大體的框架已經(jīng)建造完畢,幾座小樓不算高,但整體建筑恢宏大氣,一看就是真金白銀堆砌出來的。 看來賀家還真是財大氣粗啊。 賀浮此時正在門口,指揮著工人做著些什么,見到她的身影,走近道:“沐沐,你怎么來了?” “順路經(jīng)過,賀大哥,你這療養(yǎng)院就要開業(yè)了吧?” “還早呢,沐沐,大哥我還得謝謝你,多虧了你的蔬菜,這半年來,療養(yǎng)院的營業(yè)額可是翻了好幾番吶。” 這話真的沒有半點水份,有了仙唇和蘇家的蔬菜,療養(yǎng)院的名氣大盛。 坊間傳言,就沒有賀家療養(yǎng)院治愈不了的病人,除了絕癥除外。 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不少身患絕癥的人前來求醫(yī)。 算是有利有弊吧。 蘇沐聽到他這話后搖搖頭,“賀大哥不必如此,雙贏罷了?!?/br> 兩人又聊了幾句,蘇沐才離開。 回到家時,蘇母正在晾曬桂圓。 做桂圓所用的龍眼是和村民買的,個頭大,核小,飽滿,味甜。價錢也便宜,家里一次性買了好幾十斤。 不過這東西和荔枝一樣,容易上火,于是便把它制成了桂圓干。 桂圓干富含大量的糖分和維生素,具有多重滋補功效,泡茶、煲湯,或者直接吃都可以。 蘇沐就很喜歡吃桂圓干,像糖一樣,很甜。 她抓了一小把,邊吃著邊同母親說話,“媽,大爺爺今兒過生,你怎么不去???” 大爺爺就是村長,今天是他六十五歲,算是一個小整歲,因此他的兒女都趕了回來幫忙cao辦,辦得挺大的。 蘇父一大早就趕去幫忙了。 “現(xiàn)在只是準備,宴會晚上才正式開始。不過今天晚上你得一個人吃飯了?!?/br> “沒事兒,那我就在我那邊開火了。說起來,搬新家后,廚房都還沒怎么使用過呢?!?/br> 時間來到了下午,花源村果然來了一輛車,在村民的指引下,順利來到了山腳下蘇沐的新家。 蘇沐正坐在樹蔭下的草坪上,小云朵窩在她的腳邊睡覺,偶爾還打著小呼嚕。 見到車影,她站了起來。 從車上下來的是一位面相正直嚴肅的中年男人,一舉一動中,皆板正硬氣,一看就有軍人的風范。 不過這面相怎么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顧錚一看到這個小姑娘,就暗贊自家兒子的好眼光,真是頗有他當年的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