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jié)
漢王不知道,項王那邊也是有派使者聯(lián)系他們將軍的,只是將軍戀舊情,所以才叫自己走了這一趟,可若是漢王……那說不得將軍就…… 就在那使者心中快要有決斷之時,一個呂澤留在劉季身邊的親信悄悄的踩了劉季一腳,而后湊到了劉季的耳邊私語了一番。 劉季聽完,依舊是滿臉怒意,但話音卻轉了個一百八十度,“大丈夫既然能平定諸侯,那就要做真王,怎么如此沒有志氣,只求做一個假王呢!” 第165章 煮父 韓信堅定的站在漢營一方, 楚軍的形勢越來越危急。 無論是項家本家出身的項伯、項莊等人,還是雖不是親族,卻是親信的曹咎等人, 以及雖不是親族親信,卻是得用的大將的鐘離昧等人都紛紛進言勸起項羽來。 “韓信是王姬的弟子,若請王姬出面,必能叫韓信改了主意。” 項羽如何不知道, 若是請周寧出面, 至少有六成的機會叫韓信改幫楚國,最起碼也能叫他兩不相幫, 讓楚軍被動的局面大為好轉。 項羽坐在主位上, 劍眉緊皺, 他一向驕傲,從不愿意在人前示弱,更何況是在心愛的女人面前, 對手還是那么一個不入流的小人, 用的盡是不入流的卑鄙手段! 但……如今的局勢確實危急。 面對眾臣的勸諫,項羽思量來思量去,向周寧顯示自己的無能, 他是不愿意的,他怎么可能敗給無恥的劉季,不過是對方盡耍手段罷了。 手段?項羽心中一動,霎時有了破局的主意,對方耍手段,自己又何必堅持磊落。 “明日, 把劉季的老爹拉到陣前!” 這是要用人質(zhì)逼劉季投降, 項伯眉頭緊蹙, 一臉不贊成,但曹咎卻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臣下什么反應項羽是不管的,他好不容易在兩難的局面中另辟了一條蹊徑,便堅持如此。 第二日一早,劉太公就被綁到了楚軍陣前的高案上。 自己的親爹被綁到了陣前,這下劉季不能龜縮在滎陽城里坐等韓信和英布搗了項羽的老巢了。 劉季登上了滎陽城樓,呂雉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不管怎么說,她的盈兒的前程都系在劉季身上,此番劉季若是戰(zhàn)敗投降,只怕她的兒女都要跟著受罪。 “劉季,趕快開城投降,否則我就將你的老爹刮了熬湯!”項羽在陣前喊話道。 老爹在對方手里,劉季驚慌嗎?驚慌。但劉季這些年生生死死的遭遇了不少險境,好不容易在這場楚漢之爭里占據(jù)優(yōu)勢,這…… 劉季的臣下也舍不得如今的大好局面,而且他們對劉太公并沒有什么感情牽絆,所以取舍起來極容易,當下便急忙出言勸道:“大王千萬不能示弱,項羽不會做這樣的傻事,再有楚軍里的項伯與您約有兒女婚事,他定會幫您的?!?/br> 驚慌說明不定,有了臣下的勸說安慰,劉季心中有了決斷,便對項羽隔空喊話道:“我和你曾經(jīng)一同在懷王手底下聽令,約定結為兄弟,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如今你非要殺了你的老子熬湯,那等熬好了,別忘了分我一碗?!?/br> 呂雉拉著兒女站在墻內(nèi)城下,原想著若是滎陽有變,跟著劉季最是安全,她絕對不給劉季丟下他們母子三人的機會,沒想到聽到了這樣的對話。 殺了劉季的老爹怎么就是傻事了,怎么就能篤定項羽不會做了? 難道就因為殺了劉太公會激怒漢軍?會落得個不好聽的名聲?都說項羽殺了懷王是蠢事,可項羽不還是殺了嗎?說到底,還不是權勢比老爹重要。 面對自己的父親都能如此寡恩刻薄,呂雉緊了緊兒女的手,一陣齒冷心涼,這樣沒有心的人,她能指望他善待自己的兒女,善待呂家諸人嗎? 劉季這話于呂雉這處是心冷,于項羽那處卻是氣憤。 劉季好生流氓的邏輯,竟一下子給自己找了個爹。 項羽一怒,哪兒管什么利弊后果,當下提刀就要斬了劉太公。 劉季與項羽先是戰(zhàn)友,后是敵人,他不可能不了解項羽的脾氣,卻在這樣的關頭往死里激怒項羽,置劉太公于險境,不知是太過慌亂乃至于出了昏招,還是劉太公這個親爹在權勢面前果真不重要。 此番劉太公若是命喪于此,項羽落不下好名聲,劉季同樣也要被人說嘴,不過劉季的好運氣再次發(fā)揮了作用,或者說項羽的豬隊友實在太多,項伯竟真的站了出來。 他擋在高案前對項羽勸阻道:“意在天下的人是不會在乎家眷的,殺了劉太公,于咱們沒有什么好處,反而徒添禍患,何必呢?” 有項伯這個長輩這么一擋一勸,項羽也稍稍冷靜了些,確實,殺一個老頭沒有什么用,于是便也放棄了殺劉太公泄憤。 其實項羽能這么輕易改變殺人泄憤的決定,不是項伯的勸說有多精妙,說到底,還是項羽從骨子里就不屑這樣下三濫的路數(shù),若不是被逼急了,他不會出此下策,前頭多少次劉季龜縮不出,他都不曾動過劉季的家人。 還有最初,劉季暗度陳倉奪了關中之時,他雖氣憤,卻也沒動劉季的家人,若不是劉季欺人太甚攻打彭城,他甚至都不會把劉季的親眷擄了過來。 兵事在項羽的心里應當是很神圣的吧。 周寧輕輕嘆了口氣,韓信封齊王了,他明知道她與韓信的關系情分,也知道韓信此時立場的重要,竟也不寫信來請她幫忙,甚至,連只言片語都不說他如今困境。 剛過易折啊,周寧將項莊及曹咎等人寫來的求援書信放下,鋪開紙寫了一封信,想了想,又寫了一封,才叫人喚來黑和酈食其。 黑能說會道,是與他們一起從吳中縣走出來的,與韓信也算是經(jīng)年的情分,周寧遞了一封信給黑,“準備一份賀儀,送到齊地齊王韓信手中?!?/br> “是。”黑微愣之后便鄭重應下。 得了代、趙兩地后,周國大臣聰明的都知道了王姬志在天下,所以周寧一說去尋韓信,他便大概猜到了此番去齊國出使的目的。 這是大事啊,同樣也是大功,黑雙手握住書信,挺了挺胸膛,他一定要辦好了。 酈食其微微皺眉,難道此番出使齊國,是以黑為主,他為輔嗎?酈食其心里有些不樂意。 周寧拿起另一封信轉頭看向酈食其。 真是宿命的出使齊國,歷史上酈食其也曾為劉季出使齊國勸齊王田廣投降,而且還真的叫他成功了,希望這次也能一切順遂吧。 周寧將信遞給酈食其,“韓信那一處交給黑,此番能否成功勸降齊國,還有另一個關鍵人物需要你出馬。” 周寧這么一說,愛面子愛夸??诘尼B食其一下子振奮起來,“誰?” “范陽人蒯通?!?/br> “蒯通?”酈食其疑惑的重復了一遍,“此人同齊王是何關系?”他怎么不曾聽說過。 “蒯通?”黑卻是覺得這名字有點耳熟,“哦!那個!” 黑想起來了,最初他負責情報組織時,還因為此人被王姬訓斥過,“武臣攻打趙地的時候,是他勸說范陽縣令投降,傳檄而定千里,燕趙之地三十多座城聞風投降,好不風光,是有名的舌辯之士。” 酈食其將書信收入懷中,挑眉笑道:“那老夫是得好好會會他了?!?/br> 黑不在意酈食其棋逢對手的躍躍欲試,顧自興奮道:“自打那之后,便好久沒有聽聞他的消息了,喜叔的情報已經(jīng)細節(jié)到這種地步了嗎?銷聲匿跡這么久的人都挖出來了?!?/br> 要知道那時候他們的情報組織還很粗糙,而且光是陳勝吳廣那一攤子的重要人物就太多,更別提天下大大小小的起義軍,還有重要的秦朝動向,他們根本追蹤不過來。 周寧斂眸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黑他們不知道,但是喜卻是知道的,她常常能知道一些情報之外的事情。 不過喜為人嚴謹忠誠,即便發(fā)現(xiàn)了不對,她不說,他便不問,還怕因自己一時失言,暴露了什么,所以在外越發(fā)謹言慎行。 周寧輕輕舒了口氣,得喜,是她之幸。 “都好生下去準備吧,你們也該知道此行的緊要?!?/br> “是。” 項羽一計不成,與劉季僵持不下,彭城又受侵襲,便又要折返,但他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他一走,劉季必要出城反攻。 成皋絕對不容有失,這是他們與劉季相持的根本,他們攻不下滎陽,漢軍也同樣難以攻下成皋,所以無法繼續(xù)向東推進戰(zhàn)線。 為了更加穩(wěn)妥的守住成皋,項羽棄了更有能力的大將鐘離昧,而選擇了自己最信任的大將曹咎。 漢軍的離間計經(jīng)了范增之死,還能遺禍至此,可見項羽用人上的不成熟。 項羽要返回彭城,召來曹咎鄭重囑咐道:“務必要謹慎小心,守住成皋,無論漢軍如何挑釁,都不能應戰(zhàn),只要你守住成皋半月,半個月內(nèi)我一定能平定彭城,回來與你們會合?!?/br> 曹咎連聲應是,然而等半個月項羽回返,成皋到底還是被漢軍奪了去。 不是誰都有劉季那么好的忍性的,曹咎連著被人罵了五六日,沒忍住開城迎敵,最后兵敗丟城,自盡身亡了。 丟了一城,又死了一個大將,項羽大恨,偏偏漢軍機靈得很,項羽一回來,他們立馬散入深山老林,跑了! 又是想戰(zhàn)而不得戰(zhàn)的對峙,項羽與劉季在鴻溝擺下陣勢,雙方隔著廣武澗喊話。 項羽當然是想利落爽快的打一仗的,偏偏漢軍不是躲就是藏,讓他有力無處使,“天下紛亂數(shù)歲,皆因你我二人,我希望向漢王挑戰(zhàn),你我一決雌雄,不再叫天下百姓繼續(xù)受苦?!?/br> 項羽想戰(zhàn),但劉季怎么可能應,韓信攻占了齊地,表面上,他的實力已經(jīng)大大超過了項羽,可韓信一日不出兵救援,他便只能在此處與項羽周旋。 “我寧愿斗智,不愿斗力?!?/br> 劉季打定主意龜縮,項羽沒有辦法,便叫手下將領出陣挑戰(zhàn),但劉季軍中也很有些人物,一士卒名樓煩,極善騎射,每每楚兵挑戰(zhàn),他便將人一箭射死。 項羽大怒,親自上陣。 兩軍軍旗隔著鴻溝獵獵生風,陽光照射在項羽金色的頭盔鎧甲上,為他堅毅的弧線更添幾分叫人不敢直視的稅利,在他身后,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同樣威武勇猛的楚軍兵士。 他是一個人上前,但又不像是一個人上前,他像是大海翻涌起的浪濤,每一個卷起拍下都攜帶了整個大海的洶涌氣勢,似乎要把一切都吞噬毀滅。 樓煩是要拉弓射箭的,但項羽雙目一瞪,一聲大喝,就嚇得他目不敢視,手不敢發(fā),狼狽逃回大營。 項羽積威已久,他可以說是所有漢軍的噩夢,對于他的畏懼在這幾年的躲避中,已經(jīng)深深的刻在了漢軍的骨子里。 劉季眼眸一轉,雙方還未真刀真槍的干,己方就先弱了聲勢,這可不行。 劉季再次站到了陣前,打是打不過,但鼓舞士氣可不一定要打仗,而論嘴炮,十個項羽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劉季站在陣前義憤填膺的罵了起來,“我與項羽皆受命于懷王,約定先入關為關中王,但項羽卻背約棄義,王我于蜀漢,此乃罪一?!?/br> 此事是項羽背約,天下共知,確實是無可辯駁的污點。 劉季接著道:“昔年懷王命卿子將軍宋義率軍北上,而項羽卻矯詔殺宋義而自尊,此罪二?!?/br> 矯詔犯上,也是項羽實實在在做過的,也是無可辯駁,項羽陰沉著一張臉。 “罪三,項羽既成功救了趙國,當還報懷王,卻擅自劫持諸侯入關?!?/br> 這一罪就有點無恥了,北伐和西征,北伐的難度更大距離更遠,又有一個先入關的約定在那兒,等項羽從北邊的巨鹿回來,再跑一趟東邊的彭城,再西進入關,劉季便是瘸子也被人抬入關了。 項羽一張臉氣得黑紅,但這中間的原委以他的口才,又解釋不清,而且他也不屑于與劉季口舌交鋒。 項羽的口才不行,但劉季卻是猶如神助,繼續(xù)數(shù)了項羽一連串罪名,半點磕巴也不打,酣暢淋漓得很。 “懷王約定入關后無暴掠,項羽卻燒毀秦皇宮,掘開始皇墓,私收財物,此罪四。” “強殺降王子嬰,此罪五。” “項羽將善地分給諸侯,而將各國故主徙逐,致使各國臣下爭相叛逆,此罪六?!?/br> “項羽逐懷王出彭城,而自都之,此罪七?!?/br> “項羽使人暗殺懷王,此罪八?!?/br> 最后,劉季總結陳詞道:“你身為人臣而弒主,為政不公,殺已降,不守信約,天下不容,大逆無道!如今我們前來討逆,從來只有逆賊動手的,何須我這正義之師來向你挑戰(zhàn)!” 這一席話說完,漢軍瞬間站到了道德的高點,樓煩的畏懼不戰(zhàn)也變成了正義之師無須主動出手,而楚軍成了天下共誅之的逆賊。 漢軍士氣霎時一振,劉季叉腰笑出滿口白牙好不得意,而一直陰沉著臉的項羽也笑了。 項羽一笑,劉季就笑不出來了。 破空之音傳來,劉季恐懼的睜大了眸子,不知楚軍何時埋伏了一弓箭手,此時一支利箭正朝著他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