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jié)
政委嘆了一口氣,又道:“其實讓你們去戍邊,聯軍將領們也是不怎么放心滿意的,我們王姬雖然德行名聲甚好,但手里卻沒有多少兵馬,所以也沒有什么話語權,這次為了為你們爭取去戍邊的機會,王姬是立了軍令狀的?!?/br> 小頭目聞言,心中越發(fā)感激周王姬對他們的付出,思及兩個月來的滴滴點點,這一瞬間心中生出一種恨不得能為她效死的激蕩,所以這些個“沒什么兵馬”“沒什么話語權”“爭取”的詞匯表述,于此時而言,幾成戳心之語。 小頭目猩紅著雙眼,以拳頭捶著胸口,擲地有聲的道:“在下愿為王姬效死力。” 兩月的水磨功夫,一夜的抵足夜談,再加上說出口了就不是機密的機密在暗中發(fā)酵,二十萬秦軍的精神面貌、心理狀態(tài)很快取信了項羽和范增等人。 黑和高順利的帶著二十萬秦兵戍邊去了,而在咸陽的周寧卻放言要解散軍隊。 第124章 放權 和被周寧連著因為呂母喪儀、利誘武關守將壓榨了私財, 所以對皇宮里的珍寶財富最為迫切的劉季不同,秦吏出身的蕭何更知曉國都咸陽真正寶貝的東西是什么。 然而蕭何是秦吏出身,周寧手下的秦吏同樣不少, 所以等蕭何帶著一撥人急如星火的直奔丞相御史府時,便看到戍守在府外的一排光下巴的士卒。 蕭何來晚了。 他作為一個管理后勤的二把手,論下令決事及士卒反應的速度遠遠不及周寧。 而且劉季想著占便宜, 讓周寧的人馬做先鋒, 所以一路行來, 劉季的士卒都是殿后的。 周寧手下有十萬大軍,十萬大軍依次通過城門行進也要耗費不少時間,所以哪怕蕭何一入城便果斷的直奔丞相御史府,最終的結局也只能是看著剛好收拾完走出府門的喜對他點頭見禮, 而喜身后便是抬著大箱竹簡文書的周兵。 蕭何強笑著和喜見過, 便果斷轉身直奔內史府而去。 咸陽作為秦朝的國都所在, 所以不設郡守而由朝廷直接管轄,其長官便稱為內史,位同九卿。 從丞相御史府那里得到天下戶籍、天下山川地形圖, 以及完善的整套秦朝法令等資料檔案的打算落空后, 蕭何便想著到內吏府先拿到關中的相關資料。 沒錯,這些東西才是咸陽城里最珍貴的東西, 是一個國家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的詳細資料,比如山川地形圖于其后征戰(zhàn)天下大有裨益,又比如戶籍, 秦降卒為何不敢攻關,便是因為咸陽一查戶籍, 他三族之內一個都別想跑了。 然而蕭何還沒走近內吏府, 便先看到內吏府方向升起的滾滾濃煙。 蕭何心中一驚, 有了不好的預感,于是狂甩了幾下鞭子加快速度,然而走近后,不好的預感落到實處,內吏府走水了。 這么巧? 蕭何心中難免有些猜測,他派人喚了一個內吏府的官吏過來問話。 “是府內做事的雜役不經心,然后最近……事多,府內諸人……心神不定,就沒有發(fā)現,一時失察,等回過神來,火勢已經不可控了?!?/br> 所以真是府內人不小心而導致,不是被外面的人有意放火? 蕭何半信半疑,著手下手幫忙滅火,最后也只得一些燒得七零八碎的文書殘卷,聊勝于無。 然而就在蕭何將之告訴了劉季,劉季等人都懷疑周寧野心的次日,周寧宣布要解散軍隊了,只留下同劉季一樣的一萬五千人駐守咸陽。 如此消息一傳出,劉季哪里還顧得上文書資料這些個死物之事。 究根結底來說,此時的劉季還不夠重視文書資料,否則一入城內,他便先奔丞相御史府去了,而不是被皇宮里的珍寶美人迷暈了眼。 一堆不能花用,又不能替他上陣殺敵的笨重竹簡,哪里抵得過周寧要解散軍隊的消息來得要緊。 劉季初一聽聞,便雙目發(fā)亮,起身急切的問道:“可打聽清楚了?果真如此?” 盧綰笑著直點頭,“千真萬確。” 劉季又看向呂家兄弟,呂家兄弟也點了點頭。 呂澤解釋道:“王姬說,她西征已經立下了足夠的功勞,以此換婚姻自主足矣。如今秦已破,夙愿已嘗,她不愿因將士太多,而讓懷王誤會她以武力迫之,引得懷王不悅,所以放將士們解甲歸田,也全了將士們思故思鄉(xiāng)之心?!?/br> 劉季叉著腰大咧咧的笑出了聲,到底是女子,哪怕智謀過人,也是個女子,志向太小了。 劉季笑著瞇起了眼睛,又對呂家兄弟問道:“那這關中的吏治,王姬是何打算?” 呂澤回道:“這個王姬沒說?!?/br> 他們到底是劉季的人,若是對周寧那邊的心思打算一清二楚,那他們到底是劉季的臣下,還是周寧派來傳話的使者。 只是有些親近關系,所以能比旁人知道些內幕罷了,為人臣下,立場一定要明確了。 呂釋之想了想,道:“雖然沒說,不過王姬近來好像身子不適?!?/br> 劉季捻須思忖,這才想起,他們的王姬身子單薄虛弱著呢,想來這一路行軍都是強撐著一口氣,如今成功入關,這口氣散了,這壓著的毛病就犯上來了。 劉季笑道:“那看來,這關中的吏治,少不得得讓某多分擔分擔了。” 劉季笑瞇瞇的說完,又實在忍不住竊喜而樂道:“八萬多大軍就這么散了,王姬手下的將領也不攔著點?” 樊噲笑道:“要我說,十萬大軍都散了才好,到底是女子,她帶著那么多兵馬誰敢娶她?” 劉季托著下巴,挑了挑眉,沒有說話,心想,他倒是挺想娶她的,只是如今,唉,也只能想想,劉季正遺憾著,忽而心中一動想到了什么,眼神微瞇掩下眼底的精光,只笑意都更深了兩分。 曹參想了想回道:“某今早見到彭越彭將軍,他的神色是不太好看?!?/br> 劉季笑道:“看來是真的了?!?/br> 打發(fā)走了眾人,劉季留下了自己最信任的盧綰,“你過來,我跟你說?!?/br> 其實周寧要解散大軍是真的,不過彭越的不高興卻是假的。 “二十萬大軍真到手了?”說到二十萬,彭越忍不住搓了搓手。 喜笑道:“黑那邊和聯軍一分開,便傳了信過來,全是精銳,章邯打造的百戰(zhàn)之師??!”喜也很高興。 “嘿嘿嘿嘿。”望和盼都嘿嘿的笑了起來。 這是周寧這處的核心會議,有多核心?連張良、酈食其等人都沒有參加,實在是這二十萬大軍于他們太關鍵了,他們丟掉了八萬多士卒,就為了能把那二十萬精銳牢牢的握在手里,那才是他們真正謀事的根基。 是的,周寧一開始就沒想做關中王,她的布局在北方,至于關中,那是出頭的椽子先爛。 周寧雖然沒有通知張良等人,但是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張良等人也都急忙趕了過來,周寧幾人便按下北邊的二十萬降卒不談,只談大義。 “百姓起義是為滅秦,如今暴秦已亡,也該順應民意,讓士卒得以回歸田園,享受太平安逸,再戰(zhàn),便是為了我個人私欲而戰(zhàn),我周氏后人奉行仁德,實不忍因我個人貪圖富貴,而將數萬萬百姓拉入戰(zhàn)火?!?/br> 周寧笑著看向張良道:“不過,士卒的戰(zhàn)功當賞,還請師兄與秦王交涉,取些金銀之物作為嘉賞?!?/br> 張良遲疑著點了點頭,這倒是不難,秦王作為亡國之君,沒那個膽量拒絕周寧,而劉季對于周寧主動解散軍隊應是喜出望外、求之不得,自然也沒有不應的。 只是,“大軍是王姬立于關中的根底,若是解散了……,還望王姬三思?!?/br> 周寧笑了笑,“武安侯有一萬五千兵,我也留一萬五千士卒,盡夠了?!?/br> 既叫劉季不敢妄動,又叫旁的人一眼就會注意到身為男子的劉季,而輕視甚至無視她的存在。 張良為人通達靈透,見周寧主意已定,便不再相勸。 說到底他也算不得周寧的自己人,只是韓國派來助她一臂之力的他國之臣,周寧此舉或許有深意,但這深意也不是他如今身份能夠細究的,張良領命去了。 酈食其也舍不得,他是實打實為周寧謀劃的,也是希望周寧能進一步更進一步的,所以周寧對他的說辭又不同。 “先入關者為王,果真能依約嗎?” 若世人都守信義,那衙門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他酈食其也不能為她打開陳留的城門。 酈食其思忖片刻,問道:“王姬是擔心長安侯?” 長安侯一戰(zhàn)擊垮兩大秦兵精銳,叫秦朝再無還手之力,犀利至此,功高至此,只怕手下有數十萬兵馬之多,他能甘心將關中王拱手相讓? 他必定是不甘心的,而他若是不甘心,到時候幾十萬兵馬壓上,誰先進了關中,只怕誰就要倒霉了。 如此,主動解散大軍,以示自己無爭權多利之心,倒是避其鋒芒的明哲保身之舉了。 等長安侯入關,到時論功行賞,自有劉季上前挨刀,而他家王姬或能運作一番,得就藩國,到時再費心經營,以藩國為據點,那往后……誰知曉呢? 總之關中的百姓知道是誰先入的關、受的降,被解散歸家的士卒也知道,誰才是仁義之主、愛民之君。 酈食其笑而拜道:“王姬睿智?!?/br> 周寧不管酈食其腦補了多少,見他沒有異議,只笑著吩咐道:“望負責主持解散八萬士卒之事,你幫忙注意劉季那處的動向,叫卸甲的士卒們能夠平安歸鄉(xiāng)?!?/br> 別她這處一解散,又被劉季那處強擄了去,雖然他如此行為,得到的只會是怨兵,但是也得防著劉季一時被眼前的富貴權利沖得頭腦發(fā)昏,打亂她將她仁義之名傳播天下的暗棋。 “是。”酈食其和望領命。 黑不在,望就擔任起了政委的職責,他要用秦皇宮的珍寶犒勞軍士,將王姬的仁德之心傳達給每一個回鄉(xiāng)的士卒,同時煽動起劉季、甚至即將到達咸陽的諸侯士卒的思歸之心,為各方士卒埋下不滿的種子。 周寧又對喜道:“吏治之事,全權交由武安侯主持,西征一路來,他對咱們多有幫助,如今咱們功成身退,就不要影響武安侯建功立業(yè)了?!?/br> “不過,”周寧斂眸,唇邊勾起淺笑,“若實在有錯謬遺漏之處,便依你在亢父實行的律法幫扶一二?!?/br> “是?!?/br> “至于盼,”國都咸陽是秦朝的政治中心、財富中心,同樣也是人才中心,“秦朝能工巧匠甚多,我仰慕已久,你隨我一一拜訪請教?!?/br> “是。” 眾人應下后,周寧靜默的看向函谷關的方向,一切已經安排妥當,就等項羽和諸侯聯軍入關了。 第125章 退讓 確定周寧確實不插手咸陽吏治后, 劉季一邊興奮的設想未來,一邊因為周寧珠玉在前,倒也恢復了些理智, 至少他沒想著住秦王的宮殿,睡秦王的女人了,而是想著怎么削弱周寧的勢力,怎么收服民心。 劉季對蕭何道:“王姬那邊犒勞解散軍隊的錢財,你負責盯著, 只要王姬是真解散, 就不要小氣?!?/br> 這個蕭何也知道, 他們一路西征來處處受王姬掣肘就是因為王姬手中的兵力,王姬解散了大軍, 他們才算真正的掌權, 不然就同王姬立的傀儡一般。 王姬不想管吏治, 讓給他們才輪到他們,若是王姬不高興了, 那他們就得下臺,而權力的滋味一旦嘗過了, 誰愿意放手。 劉季雖然愛珍寶錢財,但對人卻絲毫不吝嗇,若是吝惜錢財,他也沒那么好的人緣, 在沛縣上下都混得開。 于是,蕭何應下后,劉季又囑咐道:“不, 不僅不要小氣, 還要再多給些, 反正是秦王的錢,咱們拿了名聲不好聽,正好用來收攏人心?!?/br> 若是能把周寧解散的大軍順手收攏過來,那這錢才叫花得值呢。 蕭何明白他的意思,點了點頭。 對于吏治的問題,劉季向蕭何虛心請教,“你說,這關中該如何治理?” 不等蕭何回答,劉季又道:“跟著王姬這一路,我也是看明白了,咱們硬攻時,即便成功,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可是攻心,則收益甚多。” 這話明著是總結西征以來的戰(zhàn)略,但潛臺詞卻是告訴蕭何,他要的不是普通的管理辦法,而是想要借由吏治收攏民心。 這問涉及蕭何和曹參的老本行了,蕭何幾乎不假思索的回道:“秦律嚴苛,百姓苦秦律久矣,若有寬仁松和的律法,必定能叫百姓安心,從而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擁護?!?/br> 劉季聽罷,深以為然。秦律嚴苛遠勝昔日六國律法,動不動就削鼻腕足,由寬入嚴難,六國百姓皆不適應秦律,對于秦律是又恨又怕。 劉季心中有了主意,道:“明日召集關中父老及豪杰,我要與關中百姓定下盟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