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書迷正在閱讀:回到山溝去種田、在親子節(jié)目里乘風(fēng)破浪、獨家偏愛、魔鬼傳奇、白月光為何如此暴躁[快穿]、穿成滅世流男主的蛋、反派軍嫂重生記、將軍的小可憐夫人、預(yù)謀邂逅、隔岸觀我
英山、靳河躬身拜謝,后背冒出一層冷汗,只覺秦王嬴稷的這番話似乎另有深意。 魏冉、熊元、黃歇三人也走了來,魏冉笑著作揖道:“恭賀武安君與武安君夫人取勝!恭賀大王屬下強將無敵!” 熊元和黃歇亦作揖,黃歇道:“托秦王洪福,外臣今日得以觀瞻此等精彩比武,實在是大開眼界哉!” 嬴稷笑道:“寡人今日也是飽了眼福啊!”轉(zhuǎn)首對蔡牧道:“傳寡人旨意,在來儀殿備下宴席,寡人要與諸位盡一盡今日比武的余興。” 蔡牧領(lǐng)了旨,退下去辦事。 玄鳥臺下已停著數(shù)輛馬車。登車前,婷婷向秦王嬴稷央告道:“大王,臣婦有些困惑之事,需向兩位俠士請教,求大王允許臣婦與兩位俠士同乘一車。” 嬴稷笑道:“好,小仙女隨意?!?/br> 婷婷謝了恩,與山河雙俠一同登上一輛馬車,白起坐在車廂門前。 嬴稷撥了二十名虎賁武士,跟在那馬車兩旁護衛(wèi)。 車廂內(nèi),婷婷和山河雙俠互相抱拳行禮。禮罷,英山道:“方才比武,多謝武安君與夫人手下留情?!?/br> 婷婷微笑道:“晚輩和夫君與兩位俠士比武,原是想以武會友,并無傷人之念,談不上手下留情,兩位俠士不必言謝?!?/br> 靳河笑道:“然而我們兄弟二人卻有心加害武安君和夫人,若非夫人您善良仁慈、以高妙武藝遏止了態(tài)勢,武安君與秦王必定不會輕饒我們。” 婷婷道:“兩位俠士深明大義,終是臨崖勒馬,保全了大局,晚輩心中亦很感激?!?/br> 英山嘆道:“其實在下也不知,如此領(lǐng)受了武安君夫人的好意,究竟是對是錯?!?/br> 婷婷心弦倏顫,蹙眉笑問:“兩位當(dāng)真那么想要殺死晚輩與夫君?甚至不惜舍命?” 英山道:“在下與靳賢弟都是楚人,楚秦之深仇、楚人對秦國武安君之痛恨,在下無需贅述,夫人自明?!?/br> 婷婷點一點頭。 英山續(xù)道:“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最是反對侵略和殺伐,而秦國武安君多年來不斷侵攻列國、殺伐無數(shù),在下和靳賢弟曾立下志愿,縱是拼盡性命,也要為天下黎民除去此人屠殺星。” 婷婷雙眉蹙得更深,幽幽的苦笑道:“此值列國爭雄之亂世,即使夫君不出征,天下的兵事也不會停止,照樣會有不計其數(shù)的軍民死于戰(zhàn)禍。夫君僅是一員將帥,縱然他百戰(zhàn)百勝、軍功可怖,卻畢竟不是天下殺伐的元兇啊。” 英山、靳河沉默。 婷婷輕輕吁了口氣,抬頭微笑道:“且不談這些了,晚輩尚有要事請教兩位呢?!?/br> 英山笑道:“不敢,武安君夫人但說無妨?!?/br> 婷婷道:“適才比武之時,晚輩和夫君使出的‘芳草萋萋’、‘指云采星’兩招均被兩位迅速破解,晚輩冒昧猜測,兩位大約早就知道了這兩招劍法的奧義、早就想好了破解之法,當(dāng)是有備而來?” 英山和靳河呵呵一笑,抱拳道:“夫人不愧為武學(xué)宗師,一眼看破玄機!” 婷婷抱拳還禮,道:“兩位俠士過譽了。請問兩位是從何知曉這兩招劍法的?是否有人曾向兩位演示過?” 靳河道:“不瞞夫人,我們曾在玉笥山見過一位俠女,她受過重傷,右臂無法使用兵刃,但她給我們看了十余卷劍譜,這‘芳草萋萋’和‘指云采星’便是劍譜上所載的?!?/br> 婷婷聽到“受了重傷”四字,眼眶驀然紅脹,顫聲問道:“那位俠女……可是叫智筘?兩位……何時見的她?她如今……還好嗎?” 英山長嘆一聲,道:“我們認(rèn)識智俠女,約是半年前的事情了。智俠女跟我們講過她與夫人的恩怨,她說夫人和武安君害死了她一生至愛之人,也害得她武功大減,所以她此生定要報仇雪恨?!?/br> 婷婷伸袖擦一擦眼角,道:“倘使二位再遇到智師姐,還請勸她好好活下去,莫再執(zhí)著于復(fù)仇?!?/br> 靳河搖頭道:“深仇大恨,不是那么容易能放下的。” 婷婷道:“晚輩明白這道理,但兩位俠士今日也見識了晚輩和夫君的武藝、見識到了秦國武士的氣象,智師姐想要報仇,那是絕無勝算的,甚至又會有性命之虞。晚輩和智師姐之間的恩怨,這輩子是算不清的了,晚輩只盼智師姐她知難而退,安安穩(wěn)穩(wěn)生活,莫再把自己推入險境。” 英山、靳河思索了片時,應(yīng)允道:“好,我們姑且試著勸勸智俠女?!?/br> 婷婷欣喜,抱拳道:“多謝兩位俠士!” 英山和靳河也抱拳道:“武安君夫人無需客氣?!?/br> 婷婷又道:“還有一件事,晚輩也十分不解。” 靳河道:“何事?” 婷婷道:“兩位此次比武既然另有所圖,又為何特意讓楚國的黃公與太子元出面下戰(zhàn)書呢?須知一旦發(fā)生禍端,黃公與太子元必定會被牽連其中啊?!?/br> 英山、靳河對視了一眼,兩人面孔上均露出悲憤而愁苦的表情。許久,靳河答道:“黃歇不顧國仇,竭力主張楚國與秦國結(jié)盟,太子元又欣然赴秦為質(zhì),兩人行徑無異于叛國!” 婷婷輕輕搖手,道:“不是這樣的,當(dāng)年若非黃公來向我們大王請求結(jié)盟,秦、韓、魏三國就要聯(lián)合出兵伐楚。黃公和太子元甘愿來秦國為質(zhì)、促成兩國結(jié)盟,全是為了給楚國免去戰(zhàn)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