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不過蕭錦靈倒是知道為什么季舒準(zhǔn)備留一屆,說實話她也以為季舒會直接參加這次的會試,畢竟只要他成為進士后便可以徹底脫離她。 至于原因,蕭錦靈也是有所猜想,無非是想在入仕之前給自己攢下一些不俗的人脈還有資源,蕭錦靈也樂得如此,她與季舒也是各取所需罷了。 放榜那日,蕭錦靈和陸才良早早定好了酒樓位子,墨棋去人群中看消息,蕭錦佑與蕭嫂子也過來了,蕭錦佑明顯比陸才良緊張許多,畢竟他這已經(jīng)是考第二次了。 不過結(jié)果不錯,兩人全部都中了,名次不高不低正好在二甲的尾巴上,倘若殿試上不發(fā)揮好,說不定就會落到三甲上。 陸家和蕭家連著擺了兩三天的酒席,要不是后面還有殿試,可能陸家父母還要擺下去。 沒等殿試開始,陸家父母便想著回禹鄂,他們想回青隴鎮(zhèn)上將兒子高中的消息說給他們相熟的人。 陸才良和蕭錦靈都勸了,都沒能勸動,陸家父母說,自己同人說這樣的事情與從別人口中說出這樣的消息感覺很不同,最后都沒說動,蕭錦靈拜托了走商照顧兩老,同時陸才良讓墨棋跟過去。 殿試上,陸才良超常發(fā)揮,因為題目的原因?qū)е滤恢挥X將一些先進的思想代入進去,正好與皇上的某些想法不謀而合,皇上暗暗將陸才良的名次上提,讓他做了二甲首名,不出意外是能入翰林了。 有時候還是不得不信,傻人還是有傻福的。 蕭錦佑發(fā)揮正常,進士的名頭倒是保住了。 科舉差不多就已經(jīng)考一段落了,科舉系統(tǒng)好像也就要沒什么作用了。 科舉系統(tǒng)也感覺到這股危機感,它十分的機智。 “其實我還有其他的模式的,比如學(xué)霸模式,名師模式,凡是和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的我都涉及的,只要有文氣,我什么都能做到!” “咦?!标懖帕加行┏泽@系統(tǒng)的多功能,反問道,“什么都能做,所以你能替我完成以后的朝考嗎?” 系統(tǒng):“……”風(fēng)太大了,聽不清你在說什么。 ※※※※※※※※※※※※※※※※※※※※ 蕭錦靈:看來你還不是一個成熟的系統(tǒng) —— 下一章,這個世界就結(jié)束了。 第67章 負債十五億的日子(十一) 入館考試后,陸才良成功進入翰林, 至此開始他的京官仕途, 蕭錦佑沒有留在翰林, 反而被安排去了雄州做主簿,蕭父在知道蕭錦佑往后的去向后,便坐船回禹鄂。 陸才良在翰林呆滿三年,散館考試結(jié)束后被分配在離京城不遠的府城中同樣是做主簿, 不過雖然與蕭錦佑在官職等級上一致,但在地位上卻是要高上不少。 蕭錦佑在雄州任期結(jié)束后, 回京城考試,陸才良正好已經(jīng)離京, 兩家人沒能碰面, 但在書信的交流中,陸才良也知道蕭錦佑沒有選擇留京而是選擇回與禹鄂相鄰的撫州做縣丞, 這樣回家也會方便很多。 在主簿任上, 因為有不少外族人會從這里路過或者停留,松城可以算是京城外圍的另一個京城了,陸才良也在與這些外族人的交往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好東西。 比如說番薯、西紅柿等等一些吃的,還有用的棉花, 這是本就有的,可是在陸才良發(fā)現(xiàn)前它一直作為一種觀賞花。 同時陸才良當(dāng)初的提純酒也被外族人吹捧,不少外族人都會選擇將這樣的烈酒帶回去, 特別是地處北方的游牧人, 他們那兒的冬天很冷, 就需要這樣的酒。 這種烈酒出來后,酒精也被提純出來,酒精能夠燃燒,不過它是糧食提純出來的,成本相對而言很高,只是在貴族中流傳。 要不是陸才良不知道玻璃的制作方法,他可真想一口氣將玻璃也制作出來。 在陸才良第二年任期時,會試也開始了,季舒取得會元的名頭,在殿試的時候被賞識點為狀元,開始他波瀾壯闊的為官之路。 在回鄉(xiāng)假批準(zhǔn)下來后,季舒捧著他這幾年所做的小冊子來到蕭錦靈身前,鄭重將東西交到蕭錦靈手上。 “當(dāng)年你寫在上面的計劃,我全部都辦到了?!?/br> 蕭錦靈將東西收起放好后笑著恭喜:“你自由了,還有恭喜你成為狀元?!?/br> 季舒問出了他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易迅之易大人也是你的人?你是怎么辦到的?” “什么怎么辦到的?”蕭錦靈反問,她知道季舒想問什么,接著說道,“雖然人都有弱點,但也同樣有性格,順其自然才是最高的?!?/br> 季舒離去后領(lǐng)會一個晚上,到底是他境界低了,不過他的手段在現(xiàn)在是足夠的。 季舒離去,他進入翰林,此時的易迅之進入了察院任監(jiān)察御史。 蕭錦靈將季舒所寫的冊子看完后全部燒掉,也不再插手那些勢力中的事情。 她只看結(jié)果。 陸才良在第三年任期就是最后一年任期的時候提出了事物的雙面性學(xué)說,人在看待一切時已經(jīng)辯證的去看,而不能絕對的只看一面,這在辯證方面可以說是開辟了另一個新的領(lǐng)域。 等陸才良任期剛滿,他就被皇帝召回京城,并認命為國子博士,科舉系統(tǒng)自動開啟名師模式。 在科舉系統(tǒng)和陸才良自己的先進知識儲備下,他被一直留京,又因為性格還有從不收受賄賂而被帝王所信任,最后成為帝師坐上宰執(zh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