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藏局 第1183節(jié)
陸岑音聞言,秀眉緊蹙:“渾天儀據(jù)說是西漢時落下閎發(fā)明的,東漢張衡進(jìn)行了改進(jìn)。我們現(xiàn)在存世最早的渾天儀為明朝制成的,陳列于紫金山天文臺?!?/br> “可九龍雕刻、龍身橋以及石基,全都是西周時期的。劉大哥,你可千萬別告訴我,咱們古人在西周時期就會制造渾天儀了?這年代可相差太遠(yuǎn)了呢!” 劉會長手搖著扇子:“岑音姑娘,你一直都挺睿智的,剛才被窮奇折騰了一下,看來還沒緩過勁來啊?!?/br> “石頭建筑全是西周時期的沒錯,但你看這儀器九龍材質(zhì)基腳,雖然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雷電擊打,已經(jīng)變質(zhì)了,但還是能看得出來它是銅澆銀的特殊構(gòu)造。西周倒是會大規(guī)模用銅,但對銀的使用,僅限于點綴的箔,用來給器皿作裝飾,壓根沒有大規(guī)模澆筑銀的工藝?!?/br> “一直到春秋時期,銀器的使用才更為廣泛。也就是說,雖然渾天儀跟基座黏合,看起來天衣無縫,但因為儀器鑄造材質(zhì)的原因,這東西絕對不是西周的,而是鳩占雀巢,后來有人弄上去的!” 老劉是真的牛比??! 通過儀體材質(zhì)結(jié)合金屬冶煉發(fā)展史,一下就斷出代來了。 幸好之前神龍擺尾甩脫田家人的時候帶他來了! 我由衷地向他豎起了大拇指:“劉百科,厲害厲害!那這東西到底是春秋之后哪一個朝代的東西呢?” 劉會長扇子“啪啦”一合,斬釘截鐵地回道:“唐太史令李淳風(fēng)驚天杰作!” 這個名字一出。 我們?nèi)纱罅搜劬Α?/br> 我說:“你說啥玩意兒?!” 夏禧說:“老劉,不要亂開玩笑?!?/br> 陸岑音也搭茬說道:“對啊劉大哥,剛才你對渾天儀的為春秋之后鳩占雀巢放上去的推斷,我完全贊同。但春秋之后朝代會鑄造銅澆銀大型儀器的朝代何其之多,你為什么斷定是唐朝,還特指是李淳風(fēng)?” 劉會長激動萬分,走來走去。 “岑音姑娘,剛才你說渾天儀是西漢時落下閎發(fā)明,東漢張衡進(jìn)行改進(jìn),完全正確。但你忽略了渾天儀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歷史節(jié)點!” “李淳風(fēng)是一位天才,天文、數(shù)學(xué)、易學(xué)、陰陽道家無所不通!他曾向太宗上疏,改制渾天儀,貞觀七年,新的渾天儀制成,渾儀兩改三,外設(shè)六合,中設(shè)三辰,內(nèi)系四游,此儀成為渾天黃道儀!” “據(jù)坊間傳聞,此儀蘊藏天機(jī)萬千變化,大可推算日月星辰變化,中可觀天地蒼生興衰,下可窺常人旦夕禍福,實乃天工奇物!渾天黃道儀的原物誰也沒見過,但我見過典籍圖藏描繪,跟眼前這個完全一摸一樣,世間再無其二者!” “此物內(nèi)窺管瞄準(zhǔn)了神木中心,呈向空發(fā)射狀,金屬的導(dǎo)電性能當(dāng)中,銀大于銅大于金,此儀體以最容易導(dǎo)電的銀銅合鑄,實乃導(dǎo)雷電最佳神器!再加上我們之前推斷,此地李淳風(fēng)一定曾進(jìn)來過,以上種種跡象綜合,我敢斷定,它一定為李淳風(fēng)親鑄!” 我們被劉會長的推論給折服了。 上古部落神跡文脈之根建木,西周時期地底下九州龍圖騰,唐李淳風(fēng)鳩占雀巢架設(shè)神物渾天黃道儀…… 一切全都串起來了。 一切好像又都沒串起來。 李淳風(fēng)將佛天珠藏含元殿,并推算出含元殿會被火毀,讓四君家將佛天珠藏于此地,并叮囑守護(hù)秘密千年…… 他到底想干什么? 夏禧臉上肌rou直抽搐:“老李不愧是歷史五大穿越者之一,簡直人中之妖!” 傳說中的歷史上五大穿越者:劉秀、王莽、李淳風(fēng)、袁天罡、劉伯溫。 我說道:“不管這個了,先看看儀體的情況!” 激動、忐忑、敬仰…… 各種心情皆有之。 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寸,先在外面仔細(xì)觀察起來。 夏禧說:“哥們見過各種地底下東西多了,構(gòu)造如此精密,歷經(jīng)千年還能完好無損,正常啟運的,當(dāng)真算是小牛拉屁股,開眼了。” 在觀察的過程中。 我始終在想一件事。 四大神器,歷來當(dāng)成開啟西域古墓的東西,為什么到現(xiàn)在一直都沒用上? 到底什么時候用? 怎么用? 正在此時。 陸岑音突然說:“劉大哥,你的悲喜花不要亂動!” 劉會長不明所以,手中拿著花不再動了。 陸岑音說:“往右邊轉(zhuǎn)一下?!?/br> 劉會長開始拿著花往右邊轉(zhuǎn)。 到了一定角度,陸岑音說:“停!” 劉會長停住了。 陸岑音仔細(xì)瞅了幾眼,俏臉欣喜萬分:“這里有銘文!” 九龍抱珠的尾口。 就是九條龍的尾巴,最后匯聚成一片的地方,上面灰乎乎的,但依稀可見鐫刻著文字。 陸岑音趕緊伸手去擦上面的水汽和灰。 當(dāng)這篇文字完整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之時。 我相信。 當(dāng)時六個人,全都有一種閃電貫穿全身之震撼感! 第1333章 銘文 銘文的開頭為幾個字:神藏九鼎,天下歸墟。 署名為“道之”。 劉會長的推測完全正確。 這渾天黃道儀就是李淳風(fēng)鳩占鵲巢弄在這里的。 李淳風(fēng)九歲之時,曾遠(yuǎn)赴南坨山靜云觀拜至元道長為師,也號道之。 隨著外面的水汽和灰色垢痕擦去,一篇長長楷體銘文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隸書、楷體…… 唐時期開始用漂亮的楷體了。 渾天黃道儀與字體年代,完全對應(yīng)起來了。 “余聞乾坤之初,天地鴻蒙,混沌玄黃。上古有神,名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乾坤靈氣聚于中,聚散無度,萬物化形,或為神,或為人,或為人神合形,曰古巫耶。 古巫常徒木于天地間,引靈聚氣,詭譎多術(shù),施法于人、獸之體,妖化為神獸、人獸、鬼獸,相為兵,生靈涂炭、哀鴻遍野,天下苦其久矣。 帝顓頊,哀民多艱,解民于倒懸,斬木絕地天通,滅巫降濁揚清。諸天之氣,沉降而下,化為九龍之脈,分伏于九州,自此天地有序,民不失生養(yǎng)之機(jī),百姓醇厚多德。 九龍之脈汲養(yǎng)浩然之氣也,溢血,凝為精。 夏王禹,命匠人練精為銅,鑄有九鼎,鼎分刻伏龍之位,蘊啟龍之法。 九鼎既成,神州立,威呼王權(quán),天下慕。 禹王祭九鼎,昭告神明曰,凡亂政不仁,民無立錐之地,食無肴行無履,蓬蒿遍野之際,仁者取鼎揭龍藏之密,引伏龍九脈其一,龍脈起,終亂世,立新王。 九鼎傳至商,復(fù)而至周。 周德衰,九鼎危。 有先生孟禾淵,乃神人也,掠九鼎,分藏于九州山川……” 中間的篇幅省略。 最后一段話為:“嗚呼!吾惟愿天下恒定,鼎光長照,神珠永封也。道之敬拜?!?/br> 數(shù)百字的銘文。 古樸俊逸,遒勁有力,在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 盡管我們大體理解了其中意思,但有些地方敘述的比較簡練,各人理解起來存在差異,尤其是我,這方面可能只比小竹與郝安強(qiáng)一些。 現(xiàn)在急需要一個人,完整、準(zhǔn)確、直白地將整篇銘文給翻譯出來,統(tǒng)一大家的理解。 夏禧說:“誰來翻譯?趕快!” 劉會長搖著扇子,自告奮勇:“我來!” 夏禧立馬制止了他:“你可拉倒吧,還是叫陸大小姐來!” 陸岑音點了點頭:“好,我來翻。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劉大哥和大夏隨時補(bǔ)充?!?/br> 我:“……” 合著就這么把我給鄙視了? 陸岑音再仔細(xì)看了一遍,沉吟半晌,開始翻譯。 “我聽說上古時期,天地之間一片混沌,形狀就像雞蛋一樣。上古時期有一位神人,叫做盤古,他用斧頭開天辟地,從此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天地之間聚集著很多靈氣,飄蕩聚散人間,萬千生靈開始有了形狀,有的成了人,有的成了神,有的成了人神共存的物種,叫做古巫?!?/br> “古巫常攀爬神木,在天地之間自由穿梭上下,他們會詭異的術(shù)法,經(jīng)常引靈聚氣,對著人和獸作法,于是,人間不少人變成怪異無比的樣子,妖魔、鬼怪、神獸,互相之間經(jīng)常廝殺干仗,死了很多人,老百姓受夠了巫術(shù)的苦?!?/br> “帝顓頊見人間混亂疾苦,出手拯救了百姓,他斬斷了溝通天地的神木,滅掉了巫法。天地靈氣從此不再混亂,開始慢慢沉降下來,逐漸變成了九條伏龍山脈,它們分別位于九州,黎民得以修養(yǎng)生息,百姓淳樸善良、德行高尚?!?/br> “九條伏龍山脈吸收天地之間浩然之氣,充盈了山體,溢出了龍血,龍血又凝聚成精華……我的理解,這里大概率這里是指礦。夏王禹(在上古神話譜系中,他確屬是帝顓頊的后人)命令匠人,將龍精煉成了精銅,鑄造了九鼎。每一尊鼎上,都刻著九條伏龍的具體位置……” 夏禧打斷道:“等等!夏鑄九鼎,不是說鼎上刻得是九州地形圖嗎?怎么變成了刻著九條伏龍的具體位置?” 我反問:“你見過九鼎嗎?” 夏禧回道:“沒見過?!?/br> 我說道:“那你說個屁啊,孰真孰假誰知道呢,難道你比李淳風(fēng)還清楚?” 夏禧回道:“那我自然是不如李大哥的。” 我說道:“岑音,你繼續(xù)!” 陸岑音繼續(xù)翻譯。 “每一尊鼎上,都刻著一條伏龍的具體位置,還藏著啟動龍脈之法,總計九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