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書迷正在閱讀:你如星我如月、天后家的小哥哥[重生]、煤老板的閨女、魔教妖女和正道俠女一起穿越了[古穿今]、我踩著主角翻身了[快穿]、藏風(fēng)、薄爺?shù)哪袐善薇粚檳牧?/a>、和豪門大佬協(xié)議戀愛后、逆襲萬歲、同時被兩個無限系統(tǒng)看上了怎么辦
“一定一定?!崩镎淼?。 孫來旺一直在旁邊等著,正要將紙筆交還給趙主簿。唐挽看了他一眼,伸手道:“給我?!?/br> 孫來旺便將紙筆遞給了唐挽。 唐挽微微仰著頭,好讓雙瑞替她扣好頸口的扣子。她側(cè)著眼看了看那張紙,上面筆跡清晰,記錄得頗有條理。唐挽還算滿意。 “你叫什么名字?”唐挽問。 孫來旺反應(yīng)了一會兒,才知是在問自己,一時緊張得忘了該怎么說話:“孫……回大人,我叫孫來旺?!?/br> “可識文斷字?”唐挽一邊整理袖口,一邊問道。 孫來旺撓了撓頭:“認(rèn)得些。” 唐挽點點頭,道:“趙主簿,把你的官服給他。” “哎,啊?”趙主簿愣了,不知是要干什么。 “你被除名了?!碧仆煺苏倜保忠恢睂O來旺,道,“任命你為主簿。明天來縣衙報到?!?/br> 趙主簿完全懵了,急急道:“大人,我可是秀才出身!” “秀才又如何?不辦事,要你何用?!碧仆焯Р较虼蹇谧呷ィG呢的轎子早等在那里。 趙主簿哪里甘心。這主簿的官職是家里找了多少門路才謀來的,再不濟也是縣衙里有頭有臉的職位,竟然就這么丟了?沒了官職,他就只剩了秀才的功名。每個月俸祿少了一半不說,還不知要讓十里八鄉(xiāng)怎么笑話。 趙主簿悔不當(dāng)初,早知剛才他就下地去了。一雙靴子而已,哪有職位重要?他只道這知縣年紀(jì)輕輕初來乍到的,少不得要倚仗自己,定然會對他客氣些。誰料想竟是這么個狠厲的角色。 趙主簿一路追上去:“大人,大人!” 雙瑞橫身往轎前一擋,冷笑一聲,道:“趙秀才,你敢攔一甲進(jìn)士的轎子,功名還要不要了?” 大庸朝重功名,最末流的九品知縣見了秀才也要下轎行禮??商仆炱莻€一甲進(jìn)士,論起出身,秀才實在矮了不止一截。 雙瑞冷冷看著他。趙秀才剛剛才吃了虧,不敢再生事,只能躬身退到了一邊。 雙瑞高聲道:“起轎!” ※※※※※※※※※※※※※※※※※※※※ 感謝淺樹的地雷和營養(yǎng)液~ 花山副本開啟,元朗上線倒計時! 第42章 大凡知縣出行, 一頂大轎, 四個衙役,前有鳴鑼開道, 后有響鼓凈街, 敲敲打打滿城皆知。 唐挽覺得,立下這個規(guī)矩的人一定很寂寞。 唐挽并不喜歡這樣俗氣的熱鬧。于是在她上任的第三天就親自下令解散了縣衙的鑼鼓儀仗。一是因為她這個小小的縣官實在沒有什么重大場合用得上儀仗的;二是因為縣衙實在緊張,少幾個人吃飯還能節(jié)省開支。 花山縣很窮,是那種想象不到的窮。 唐挽初到花山的那一天, 正趕上黃昏時分,一行人靜悄悄地入了城。小小的縣城只有一橫一豎兩條主道, 縣衙就坐落在兩道交叉的十字口。街道上空蕩蕩的, 一個行人也無。唐挽下了轎子,抬頭看, 但見門口廊柱朱漆剝落, 大門上的紐釘也掉了幾顆,要不是頭頂牌匾上清楚寫著“花山縣衙”這幾個大字,她還真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 她見慣了蘇州繁華,再看此處破敗,更覺刻骨銘心。 唐挽獨自立在十字路口,在那炎熱的夏日傍晚, 忽然生出幾分秋風(fēng)蕭瑟之感。 怎么能窮到這個地步呢?這前任知縣該沒少貪吧? 于是唐挽當(dāng)夜便開始查賬。將三年的賬本查了個底朝天, 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 前任知縣不僅沒貪, 還是個不折不扣勤政愛民的清官。 前任知縣姓陳, 嘉元十八年舉人出身。為人端方嚴(yán)謹(jǐn)、剛正不阿,在任期間沒有留下一件冤假錯案。他還親自帶著百姓開墾荒田,三年任期中共開墾田地一百一十余畝,真正做到了村里家家有地、人人有田。 可即便如此,花山縣還是一年比一年窮。 陳知縣在百姓當(dāng)中也頗有美譽,當(dāng)?shù)亓鱾髦S多他嚴(yán)謹(jǐn)治家的故事。傳說有一年鬧饑荒,他把自己家的糧食都拿出來接濟百姓。他的女兒餓得不行,偷了隔壁半塊饅頭吃。他聽說之后,把女兒一頓毒打,并說道:“你就算是餓死了,也不能丟了我的顏面,敗壞了門風(fēng)?!焙髞硭呐畠汗骛I死了。 百姓們講起這件事,都交口稱贊,說陳知縣才是君子楷模。唐挽卻聽出了一身冷汗。 所謂達(dá)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陳知縣沒有庇佑一方的本事,實在不該坐在知縣的位置上瞎胡鬧。一樣的道理,他沒有養(yǎng)活自己女兒的辦法,就實在不該當(dāng)這個父親。 唐挽越是深入調(diào)查,就越發(fā)現(xiàn),花山縣的窮,其實和陳知縣治理不當(dāng)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唐挽上任的這兩個多月,幾乎全是在田間走訪,體察民情。花山縣之所以以“花山”為名,就是因為此地多山,且山上多有五色石頭,遠(yuǎn)遠(yuǎn)看去色彩斑斕。石頭多了,黃土就少,地面極為貧瘠。這樣的地貌環(huán)境實在不適合農(nóng)耕。陳知縣之前開辟出來的百畝耕田,每年的產(chǎn)量根本養(yǎng)不活種田人。 花山縣貧困至此,本可以向朝廷申請補助。而朝廷發(fā)放貧困補助的標(biāo)準(zhǔn)是以人均所擁有的田畝數(shù)來判定的。在陳知縣的帶領(lǐng)下,花山縣已做到人人有耕田了。因此不僅得不到朝廷補貼,還要每年按照田畝數(shù)量上繳糧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