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9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病名為愛[娛樂圈]、舔蜜、我養(yǎng)成了最后一位神明、時少,你老婆A爆了、這功德,我要了、皇位與忠犬[重生]、渣女翻車之後 NP、末路、傅先生和傅太太(高H,1V1)、極晝(骨科)
詩歌?不行,大明朝詩詞早就已經(jīng)不流行了,蘇澤的報紙也不僅僅面對讀書人,主打的是一個下沉市場。 古文散文?那也不適合普通百姓。 那就只有了。 蘇澤仔細回憶自己lv3的文學技能的知識,一篇文章浮現(xiàn)在他心頭。 就這篇文章好了!一定能大賣! 這個,大家說我短,我一天也是8000字更新… 上架以來從沒有一天低于8000,對于手殘的我來說實在不容易??! 主要有些細節(jié)要查資料。 說老實話,這種文比朝堂文難寫多了,地方志,各種史料,明人筆記都要看,才能寫出那個時代的樣貌。 就這樣還鬧了不少錯誤,多謝大家指正! 肥鳥上一本就是朝堂文,只要鍵政就可以了,比這本好寫,讀一讀史書和人物傳記,基本上就夠了。 這本書比我想象的難寫多了。 不過感謝大家厚愛,成績也是肥鳥寫書以來最好的,我盡力給大家抽時間碼字加更! 光這個更新字數(shù),比上本可是進步多了??! 劇情也在加快了,觍著臉求月票 第118章 拍案驚奇 蘇澤的文學技能只有l(wèi)v3,所能夠記得的也就是高中語文課本上的精選古文了。 不過說到,倒是有一篇文章非常合適。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這篇是明末著名家馮夢龍所寫的經(jīng)典短篇,被收錄于三言二拍之一的《警世通言》中,可以說是明末通俗的巔峰之作了! 主要講述了女主杜十娘與李甲相愛并且想要贖身從良,李甲生性懦弱又受他人挑唆出賣杜十娘,最后杜十娘帶著自己的百寶箱怒沉江底的故事。 這篇故事突破了傳統(tǒng)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框架,描繪了李甲這個懦弱又虛偽的讀書人形象。 女主杜十娘敢愛敢恨,心地善良輕財好義,也是文學史上非常鮮明的女性形象。 馮夢龍的在明末清初風靡全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短篇的巔峰之作,再下一個通俗文學的巔峰時期就要等到清末了。 從故事結(jié)構(gòu)上來說,這篇短文也可以說是相當?shù)木省?/br> 峰回路轉(zhuǎn),反轉(zhuǎn)不斷,劇情可以說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甚至可以說這篇文章將對白摘錄出來,就是一段精彩的折子戲! 蘇澤將文章默寫出來之后,又認真的讀了兩遍,又在文章中加上了標點符號。 古代書籍上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讀書開蒙的時候,蒙師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教授學生如何斷句。 不過標點符號這個東西書籍上雖然沒有,但是讀書人會自己在句子末尾畫圈,這個圈就叫做“句讀”。 比如在中華書局出版的很多古文書籍,就有所謂的“句讀”版本,這就是為了方便現(xiàn)代人閱讀,在書上加了標點符號的版本。 既然是通俗讀物,蘇澤當然要用上標點符號了。 整個文章都是用白話文寫的,再加上標點符號后,蘇澤又喊來了識字的熊五,讓他來讀一遍。 熊五接過文章,那些奇怪的標點符號他雖然從沒見過,但是他很快就明白這是用來分句的。 果然有了標點符號,熊五看得更快更流暢了,他看完了整個故事,怒氣沖沖的站起來道: “相公,這李甲在何處!我必要宰了這忘恩負義的書生!” 蘇澤說道:“坐下!這只是我寫的話本!” 熊五失魂落魄的說道:“相公,這世上竟然真的沒有杜十娘這樣的奇女子嗎?” 看到熊五這個反應,蘇澤對于《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已經(jīng)放心了,這篇文章雅俗共賞,肯定能打響小報銷售的第一炮。 蘇澤讓熊五把稿子交給姚春排版印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篇幅不短,正好可以填滿兩個版面,這下子小報的四個版面都已經(jīng)填滿了。 等到姚春印刷了一份樣刊出來,蘇澤又在角落中插入了于宗遠書坊的廣告,他準備這份小報先放在書坊中銷售,這廣告也算是回報于公子的慷慨投資了。 萬事俱備,接下來就是小報的名字了。 福州府小報是沒有名字的,因為福州府除了官方的邸報之外,就只有這么一份報紙,自然是不需要名字的。 但是南平縣就不一樣了,現(xiàn)在黃時行要辦報,那蘇澤的小報就是要和他打擂臺的,沒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可不行。 蘇澤想了想,再次對馮夢龍說了一聲對不起,在報頭寫上了《拍案驚奇》四個字。 這個名字可以說是淺顯易懂,又讓人忍不住要看具體的內(nèi)容,可以說是相當?shù)臉祟}黨了。 而且一下子就點明了報紙是通俗讀物的性質(zhì),讓普通百姓也有動力購買。 忙完了這一切,蘇澤將修改好的樣刊交給姚春和熊五,吩咐他們印刷五十份出來。 接下來幾天蘇澤也是非常的忙碌,先是林默珺找上門來,請教后續(xù)練兵的事情。 林默珺也是一個非常善于思考的人,她向蘇澤問道: “既然鳥銃隊可以分成兩列射擊,為何不分成三列?” 蘇澤也沒想到林默珺竟然已經(jīng)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了,她果然是個天賦了得的軍事天才。 其實在拿破侖時代,關(guān)于步兵到底還二列還是三列,當時的歐陸諸國都進行過探討和研究。 三列輪流裝填,肯定要比二列輪流裝填射擊射擊頻率更高,也就意味著火力更猛。 但是在后面的研究中,拿破侖就發(fā)現(xiàn)了三列的作用很低,甚至會拖累整個隊伍。 首先是第三列射擊的時候很容易對第一列的士兵造成傷亡。 因為這年頭鳥銃糟糕的穩(wěn)定性,無論是炸膛還是提前扣發(fā),這種現(xiàn)象都會經(jīng)常發(fā)生。 不要小看人的慌亂程度,在朝不保夕的戰(zhàn)場上,士兵犯錯的概率要比普通人想象的高得多。 忘記使用通條,或者在使用通條裝填的時候不小心扣發(fā)扳機,這都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而一旦在第三列發(fā)生,就會對前列的士兵造成損傷。 而在行軍的時候,兩列士兵能夠看清楚前方的道路,但是第三列的士兵就只能跌跌撞撞的盲目前進了,而在尸體凌亂高低不平的戰(zhàn)場上,第三列士兵就很容易跌倒。 聽完了蘇澤的解釋,林默珺點點頭,她其實也試過用三列方陣進行cao練,結(jié)果也確實如同蘇澤所說的,三列方陣前進很不穩(wěn)定,第三排的士兵很容易跌倒。 林默珺又問道:“鳥銃隊最怕的就是被人突擊,先生有沒有好辦法?” 作為一名軍事天才,林默珺看到了鳥銃的優(yōu)點和威力之后,自然也在思考破敵的辦法。 在她看來,鳥銃倒也不是不可戰(zhàn)勝的。 裝填速度慢,如果能迅速沖到鳥銃手面前,還是有很大機會擊潰鳥銃隊的。 和黑山賊這種紀律性差的土匪戰(zhàn)斗自然沒問題,但是倭寇本身就擅長突進攻擊,若是被手持倭刀的倭寇突進,鳥銃隊就很難繼續(xù)維持陣型了。 蘇澤點點頭,林默珺的思考非常正確,不過蘇澤也想好了應對的方法。 “這就是我下一階段的訓練內(nèi)容了。” 蘇澤掏出一本小冊子遞給林默珺,林默珺打開一看,“刺刀cao練方案”映入眼簾。 “刺刀?” 林默珺疑惑的說道:“刺刀不是打完了彈藥再使用的嘛?” 蘇澤這才想起來,其實鳥銃也是有刺刀的。 只不過鳥銃的刺刀和后世步槍的刺刀不同,鳥銃的刺刀是插進槍膛里的。 因為要插進槍膛里,所以鳥銃的刺刀基本上是作為最后的戰(zhàn)斗手段,也就是在子彈藥火用完了之后,上去拼命用的。 不過蘇澤改良的刺刀,是套在鳥銃槍管上的,這也就意味著可以裝備著后,依然可以進行射擊。 林默珺眼睛一亮,如果鳥銃手裝備了刺刀,那不就成了長槍兵了嗎? 那樣就不害怕倭寇的突進戰(zhàn)術(shù)了! 林默珺笑嘻嘻的拿著《刺刀cao練方案》離開,蘇澤又有了新的思考。 蘇澤之前不拿出刺刀來,原因是刺刀并沒有想象中的這么有用。 刺刀其實出現(xiàn)的很早,因為歐陸最早的火槍是配合長槍手一起使用的,在長槍手被淘汰之后,給火槍手裝刺刀就成了很自然的選擇。 當時俄國的軍隊普遍喜歡使用刺刀,俄國將領(lǐng)蘇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刺刀是好漢,子彈是笨蛋”,當時的俄軍更喜歡刺刀沖擊。 可是事實上并非如此,刺刀在成熟的熱武器戰(zhàn)場上,作用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拿破侖就曾經(jīng)統(tǒng)計過受傷的士兵,98%的士兵都是被子彈所傷的,只有2%的士兵是被刺刀所傷。 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拿破侖主動取消了橫隊火槍手中的刺刀,而專門成立刺刀縱隊,主要作用也不是殺敵,而是沖進去打擊敵軍的士氣。 可是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已經(jīng)是熱武器對轟的時代了,但是如今卻不是。 對付喜歡使用突擊戰(zhàn)術(shù)的倭人來說,刺刀是相當不錯的防御戰(zhàn)術(shù)。 刺刀沖鋒也是打擊對方士氣的很好手段,蘇澤發(fā)現(xiàn)自己犯了書本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制定戰(zhàn)術(shù)還是要因地制宜的。 西方戰(zhàn)場上平原會戰(zhàn)比較多,演化出大量的列陣作戰(zhàn),到了近代更是誕生了閃電機動作戰(zhàn)的戰(zhàn)術(shù)。 但是在東方戰(zhàn)場上,因為地形復雜,游擊戰(zhàn)術(shù)則更加實用。 而即使在二戰(zhàn)的東方戰(zhàn)場上,拼刺刀依然是敵我雙方都需要認真cao練掌握的戰(zhàn)術(shù)。 蘇澤檢討了自己先入為主的錯誤,就聽到系統(tǒng)提示音。 【總結(jié)“因地制宜”,兵法技能經(jīng)驗 40,lv4,41/400】 又漲兵法技能了,看來還是要和林百戶多交流??! 每次和林默珺交流,蘇澤都能漲一波兵法技能,難道她就是傳說中的“經(jīng)驗寶寶”? 看著就要快要到lv5的兵法技能,蘇澤又多了去校場的想法,東南地區(qū)的局勢越來越不安定,早日將兵法技能肝到lv5,也能讓長寧衛(wèi)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