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書迷正在閱讀:修真界為何支支吾吾、我在戀愛app里養(yǎng)反派、最佳影星、狂暴吧!女漢子、重生后男偶像封心鎖愛[娛樂圈]、帶著鬼王去巡街、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病名為愛[娛樂圈]、舔蜜、我養(yǎng)成了最后一位神明
說完之后又不知道這話該怎么解釋,只得嘆了一口氣。小時候那種快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這個時候取而代之的都是成年人的煩惱,總結成四個字,也不過是功名利祿。 曹槊雖然在嘴上埋汰者觀音婢,但是對觀音婢的處境也比較了解,“你別說那么多了,我要知道李世民是這么小心眼的一個人,我當初就不該對他那么好。” “二哥他其實不是一個小心眼兒的人,二哥是一個心胸寬闊的人。只是……” “只是看對誰呢?對我和他大哥永遠寬闊不起來,不僅寬闊不起來,還有一些斤斤計較?!?/br> 曹槊說這話的時候,拍了拍觀音婢的肩膀,“行了行了,你也別說那么多了,我心里把你當親meimei一樣,你也知道我以前只是自己一個人,沒有兄弟也沒有姐妹,到了他們李家,我從來沒把這當成婆家,跟我娘家是一樣的,自李世民以下所有的同輩都當做自己親生的弟弟meimei,要什么就給什么,對他們也是掏心掏肺的好。我自認為我沒變,但是這些人確實變了?!?/br> 管也沒辦法管,也只能跟著嘆一口氣,當初觀音婢也是這個心情,現在特別理解曹槊,也覺得自己沒變,變的或許只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 “所以跟其他的事情沒關,咱們都沒錯,錯的是他們兩個。” 觀音婢真的是這么想的,和曹槊兩個人對著嘆了一口氣,剛想告辭離開,就發(fā)現自己身邊并沒有自家婢女。 曹槊看她的動作就知道她想把婢女和仆婦們找過來,“別看了,我剛才瞧著你們家的楊氏悄悄的露了個頭,你身邊的人就過去她身邊了?!?/br> 觀音婢想著家里應該是有事兒了,“嫂子,我先回去一步,我看看是不是家里出事了?!?/br> 曹槊也是想著秦王府大概是有了什么問題才來找觀音婢,“你別在這里坐著了,趕快回去吧,等一會兒我替你向別人說一聲,別是孩子那里出了事兒,你快回去看看。” 觀音婢趕快答應了一聲,她也是覺得可能是自家孩子出了意外,這個時候只覺得渾身發(fā)軟,又沒有人扶著她,略微跌跌撞撞的往著一個小院子里去了。 就在他她剛出了這個院子,就看見自己身邊的仆婦們過來了。 觀音婢急不可耐的抓著一個人的手,“剛才楊夫人過來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家中的幾位小郎……” 仆婦們趕快搖了搖頭,“不知道剛才是何人給楊夫人委屈了,我們見到他她的時候她正在那里哭泣呢,奴婢們并不能勸她止住哭泣,要不然您去看看。” 實在是這位楊氏她的身份跟別人不太一樣,受一些委屈也是常有的,出來跟著觀音婢赴宴的時候,別人總是在背地里對著她的身份指指點點,在家里還好,也沒人說她,她不愛出來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 觀音婢松了一口氣,只要不是孩子出了事就行,站起來到了楊氏跟前,楊氏看見觀音婢頓時覺得有主心骨了,趴在觀音婢的肩膀上哭了起來。 “jiejie,你總算是回來了,我命怎么這么苦……” 觀音婢對著外邊揮了揮手,讓人到外邊去看著點,“有什么話你跟我說,別在這里哭,人家今天辦喜事呢,你哭哭啼啼的到底不像樣子?!?/br> 楊氏趕快用袖子抹了抹眼淚,“是二郎他……” “二哥他怎么了?喝多了還是跟別人起了口角?” “他……”楊氏慌亂的眨了眨眼睛,“你也說了這不是在咱們家,我就害怕隔墻有耳?!?/br> 觀音婢聽了就知道事情可能有些嚴重,“既然如此,咱們現在就回去吧?!?/br> 楊氏趕快點了點頭,兩個人一塊兒出了院子,觀音婢也沒有找人告別,直接帶著楊氏坐在馬車上,在馬車當中楊氏好幾次欲言又止,最后又低下了頭,觀音婢覺得事情可能比較嚴重,催著人趕快回家,回到家之后讓人把院子里面的人都趕了出去,守好各個門口。 對坐在旁邊的楊氏說,“如今到咱們自己家了,絕對沒有人在旁邊偷聽,有什么話你趕快說出來?!?/br> 萬一想著八成是跟東宮那邊有關系,如今秦王和太子的關系劍拔弩張,一個不小心說不定就能出事兒,這個時候觀音婢心里面真的是七上八下。 楊氏本來已經擦干了眼淚,這個時候又流了出來,又先是哭了自己命苦,“我怎么這么命苦……” 觀音婢當然知道這位公主命苦,但是這世間的女郎誰不命苦,只好耐著性子聽她嘮叨了幾句。楊夫人也知道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自己這輩子的命就是這樣了,如今守著兒子就行。 但是接下來的話是一定要說的,“今天我想去拜見平陽公主,就帶著一個婢女從湖心亭穿過回廊到湖那邊去,因為天氣太冷,水上又結冰,幾乎沒有賓客在,我發(fā)現,我看見……” 支支吾吾說不出來話,這讓觀音婢覺得心里七上八下的,忍不住催促她,“你發(fā)現你看見什么了,你倒是說呀?!?/br> 楊氏站起來用手帕擋著自己的嘴,在觀音婢耳邊小聲的說了出來,觀音婢不相信,“該不會是你看錯了吧?” “絕對沒有看錯……這種事情要是不能確定,我怎么敢來jiejie跟前胡亂言語,若是我說錯了,讓我日后遭受天打雷劈?!?/br> 觀音婢這個時候心如刀割,本來和東宮的關系就不和睦,家中上上下下幾十口人就擔心有一天太子發(fā)怒,全家流放到外地。如今東宮那邊還沒一個對策,二哥又招惹上了齊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