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賈代善聽到賈璉這話,先是一愣,后又一點頭道:“璉兒此言有理,只是糧草輜重可與豢養(yǎng)殺手不同,殺手二字不寫在誰臉上,這些人平日混入普通百姓之中,與常人無任何不同,實在難查;這糧草輜重一來輕易藏不住,二來糧草不能存放太久,儲備每年都要換新的,在這上頭下功夫,實屬不易。” 賈璉道:“祖父,糧草上動手腳不易,糧種上動手腳卻容易得很。如今春耕在即,若是糧種出了問題,雖然兩湖和江南可以補種一季,但其產(chǎn)量必然大大減少,到時候若是遇到天公作美,朝廷賑災及時,或可舉全國之力度過難關;若是再遇到年景不好,別說儲備軍糧,但求不鬧饑荒、流民,已是朝廷之福。這時候再鬧邊患,則朝廷內(nèi)外交困,雪上加霜?!?/br> 賈代善聽了這句話,深以為然的同時,也不禁大為擔心。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吳越春秋》記,越國謊稱饑荒,向吳國借糧萬石;次年,越國將糧食蒸熟后還萬石于吳;吳國見越國還的糧食顆粒飽滿,分發(fā)給百姓做糧種,造成吳國大饑。若是甄函關真的在糧種上做手腳,后果不堪設想。 “此事當真棘手了,惟愿戶部官員巡視各地春耕的時候,還能趕得上吧。”賈代善道。 賈璉卻面色凝重的搖了搖頭:“連大伯巡邊都出發(fā)了,為何巡視春耕的遲遲未動?璉兒聽說是臨出發(fā)前,戶部查出貪弊窩案,這時間當真巧得很,不得不令人生疑。再說了,咱們家是武將之家,可沒人在戶部任職,甄函關就是想在糧種上動手腳,巴巴的將賴尚榮送來,不是反而提醒咱們最近必有要事了么?” 賈代善捋了一把胡須道:“這個倒不難解,越是聰明之人,越思慮周全,思慮周全,則總愛防范于未然。這甄函關要在糧種上動手腳,卻將咱們困住,倒是提醒了咱們:解這糧食危局的關鍵,在咱們府上。” “咱們府上?”賈璉略一沉吟,抬眼道:“我知道了。祖父,我若此時去江南,不知是否來得及?!?/br> 賈代善看著賈璉,也瞬間明白了賈璉的用意:“是啊,甄函關讓賴尚榮前來行刺的目的,可不僅僅是讓咱們生疑,因而把力量留在京城,還是試探。賴尚榮并非弱質(zhì)之流,甄函關只要關注咱們府上一舉一動便可知下一步改如何。 若是咱們府上出殯,就證明賴尚榮得手,咱們無瑕分心,他們越發(fā)可以放心大膽的在糧種上做手腳;若是咱們府上一切安好,而甄函關久不見賴尚榮,則證明賴尚榮失手,也證明咱們府上還留著高手。 同時,甄函關將化骨樓暴露給咱們,是給咱們提個醒,即便化骨樓如今練邪功的人不多,也定然不止賴尚榮一個,若是咱們有異動,便繼續(xù)前來行刺。若是咱們當真偏向虎山行,攻打化骨樓,甄函關更是求之不得,到時候咱們的力量被化骨樓牽制,等發(fā)現(xiàn)糧種被人動手腳時,只怕已經(jīng)晚了。甄函關將事情算到如此份上,只怕也布置了不少鷹隼在南下路上攔截信鴿,就是飛鴿傳訊,也恐打草驚蛇,唯有派人去一趟江南了?!?/br> 賈代善說了一篇話,休息一下道:“璉兒,你去吧,將人都帶上。京城里,你不用擔心?!?/br> 賈璉自然知道輕重緩急,也知道事關萬千百姓,但一想到自己將人都帶走后,榮國府內(nèi)防守空虛,說不擔心是假的。但是事情有輕重緩急,江南的事,已經(jīng)迫在眉睫。 古時候生產(chǎn)力低下,常言道:神仙難過正二月,便是因為這兩個月青黃不接,許多百姓忍饑挨餓。若是甄函關有什么法子讓百姓領了不發(fā)芽的糧種,百姓手上自留的糧種多半會用來充饑。到時候糧種不足,就算破了此案,也難以挽回了。所以兵貴神速,此事萬萬耽擱不得。 而當初的胡博達,便是遠近馳名的大善人。戴權雖然伏法,西海國在朝廷的探子并未被一網(wǎng)打盡,若是有哪個積代行善之人登高一呼,或是免費,或是低價賣給當?shù)匕傩占Z種,百姓必是一呼百應。祖孫兩個越想越覺事態(tài)嚴重,當晚,賈代善就入了宮。 景和帝雖然時常派徐元前往榮國府傳達口諭,或賞賜藥品,但當真親眼見了賈代善,還是頗為驚訝。當即免了賈代善的禮,又賜了座,才道:“有些時日不見,破軍清減了不少?!?/br> 賈代善笑道:“微臣謝過皇上體恤?!?/br> 景和帝知道賈代善養(yǎng)病期間還親自入宮而非遞折子,必是有要事,揮手讓徐元并其他宮人都下去,才問道:“破軍此次入宮,可有要事?” 賈代善組織了一下語言,將軍糧、輜重于國計民生之重要性說了,末了道:“微臣聽說巡視各地春耕的戶部官員尚未出發(fā),特來諫言,請皇上早日派遣戶部官員到各地巡視。”卻將賴尚榮行刺一事隱去不提。 景和帝道:“破軍養(yǎng)病期間還為國事勞心,朕心甚慰。這戶部暫緩外出巡視,原是事出有因。原定戶部左右侍郎并幾位郎中各自帶人分別巡視兩湖、江南和陜西、川蜀等地。欽天監(jiān)連日子都擇好了,原是定于和九省統(tǒng)制賈大人一同出發(fā);只是臨行前三日,戶部爆出貪弊之案,牽連甚廣,若不徹查清楚,朕如何敢用這些人替朕巡視各地?” 賈代善自然也聽說過此事。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三省六部,戶部也好,其他衙門也好,貪弊之事難免。為何此事早不爆發(fā),晚不爆發(fā),偏偏臨巡視各地春耕出發(fā)前就爆發(fā)了?戴權曾是異族細作,甄函關似乎又是戴權的謀士,除了戶部官員的不法之事,恐怕甄函關手上還掌握了不少其他要員的把柄,只待要用的時候才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