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小城故事 NP 慎入、請你吃黃瓜(1v1 H)、楚州謠、煙花之盛(1v1甜文)、我靠直球風(fēng)生水起[娛樂圈]、我的狙擊手,跪那(sm/主奴)、劣質(zhì)奶油、隔墻花 (兄妹)、我家隊長又甜又颯、鬼胎
黃從河編織的那朵蓮花,最外圍是有五朵蓮花瓣,第二層有四朵蓮花瓣,一層圍著疊著一層,到最后蓮花最里那層只有兩瓣相對應(yīng)的蓮花瓣。 正朵蓮花宛如徐徐的開放,栩栩如生,煞是好看的。 “真巧,真好看。叔,你太厲害了?!秉S亦云雙目一亮的盯著黃從河手心的蓮花后,朝黃從河豎起一個大拇指,不吝嗇的夸道。 只是,黃亦云唯一有些不滿意的是,那小巧的蓮花由于是竹子編織而成,然而那竹子雖然被裁成一條條,但是有反面和正面。 反面是白色的,正面則是綠色的。 叔也沒那么細(xì)心,用反面和正面編織這朵蓮花雖然小巧好看,仔細(xì)一看下去,但是這小巧的蓮花有兩種顏色,破壞其中的美感了。 “叔,你能不能夠用一種顏色編織出一朵蓮花出來,這樣看起來更美觀,更好看呢?”黃亦云想了想后道。 “大妹,爺給你編織。保管比你叔編的好看呢?”一旁的黃平程也聽到大妹的話后,連忙的道。 黃平程聽到大妹夸老二之后,黃平程忍不住羨慕。 “好,爺,你用白色的那面竹子編織出蓮花出來,編織出來,這蓮花更好看?!秉S亦云也沒有拒絕黃平程的自薦。 姜不虧是老的辣,加上黃平程早在一旁觀看了黃從河編織的蓮花過程,黃平程編織出蓮花的速度比起黃從河還要快上許多,并且編織出來的蓮花更加的栩栩如生。 一巴掌大小潔白如霞白色的蓮花浮現(xiàn)在黃平程手上。 “看吧!爺就說了,爺編織出來的比你叔好看了?!秉S平程腦袋一抬的,雙目一亮,等著大妹來夸自己的道。 “是呢?爺編的比叔好看,爺真厲害。爺你和叔兩個多編織一些這種蓮花出來,白蓮花和青綠色的蓮花都要。”黃亦云不吝嗇的夸道。 “好好好。” “啊,一下子編織了這么多蓮花出來了,竹筐和籃子都沒編織出來呢?大妹,我和你爺編織出這么多蓮花出來,你這是干啥呢?”黃從河有些不解的問道。 女孩子家家,喜歡漂亮的東西,黃從河也能夠理解和明白,編織幾個出來玩兒就算了,大妹一下子就讓自己和爹編織了十?dāng)?shù)個蓮花出來了,他們兩個都騰不出手來編織籃子和竹筐之類的東西。 這些蓮花大多是編織出一些白色的蓮花,青色的蓮花也有,但是不多罷了。 “大妹有大用呢?到時候,叔就知道了。”黃亦云神秘的道。 “大姐,我們回來了?!边@個時候二妹帶著四弟他們從外頭走了進(jìn)來喊道。 這幾個小家伙,說許久沒有吃過自己做的田螺了。 加上自家水田也種上了,美名其曰的說又可以給自家水田的田螺撿出來,不禍害自家的稻苗,又可以撿回來吃。 今日下午的時間,二妹就帶著一群小家伙去自家水田撿田螺去了。 黃亦云見弟妹回來后,身上弄的臟兮兮的,撿了一大木桶的田螺不說,另外的木桶里頭還有不少田雞泥鰍之類的。 看來他們撿完田螺之后,又去釣田雞去了。 至于黃李氏婆媳三個,正在前院收拾那塊菜地。 只剩下黃亦云爺孫三個在家編織東西。 第一百零二章:豬吃的 “哇,這蓮花好看呢?”五妹來到后院后,見地面上一朵朵白色的蓮花后,連忙的跑了過來,拾起了一朵,左右看了看的,頗為稀罕的道。 “五姐你手臟,你看,都把這蓮花弄臟了,弄臟了就不好看了?!绷弥肛?zé)黃亦桑道。 “哼,要你管呢?”五妹朝六妹冷哼一聲,扭頭不理六妹道。 “得了,都趕緊去洗洗,大姐做三個菜,馬上就開飯吃飯的,今日大姐做三道你們沒有吃過的菜兒?!秉S亦云見五妹和六妹兩個就要吵鬧了起來后,連忙的道。 往日里頭五妹和六妹兩個就不對付,六妹喜歡擠兌五妹,五妹又喜歡氣氣六妹,她們小兩姐妹就是喜歡這么吵吵鬧鬧的。 今日黃亦云去旱田里頭移栽番薯苗的時候,見自家培育出來的番薯苗兒長勢非常的好,茂密和旺盛之后,黃亦云便摘了一些番薯苗兒回來,打算今日晚食炒給弟妹吃。 路過自家菜園子的時候,又見黃李氏她們在把南瓜苗兒掐了一些,讓南瓜苗分叉長出來苗兒來,好讓南瓜苗多結(jié)出一些南瓜出來后。 黃亦云見此后,便自告奮勇,把這活計給攬了過來。 又摘了一些南瓜嫩苗出來。 今日主食,喝粥。 黃亦云打算炒個番薯苗、南瓜苗,再炒個春筍炒臘rou。 黃亦云將紅薯葉的老葉及老梗去掉,洗凈,撈出瀝干水。 切好姜蒜放在一旁備用。 鍋燒熱,放入適量油,加入蒜片炒香。 蒜炒香后,放入紅薯葉大火快炒,加入一小勺鹽,少量合粉后,起鍋裝盤。 番薯苗兒這菜兒炒起來簡單,也不耗時間,菜又好吃。 做南瓜苗有些復(fù)雜。 先要把南瓜苗的老皮給剝?nèi)?,洗凈切段,再切了一點豬rou備用,打了兩個雞蛋備用在一旁。 然后,點火,放油把鍋熱到陣陣冒煙。然后下豬rou,爆香出rou味出來后,再下南瓜苗,爆炒下南瓜苗,放鹽炒。 等南瓜苗炒熟了,先盛起來。然后晾在一旁。往鍋里加入一些油和鹽,然后放油下去,等油熱了之后,再放打散的雞蛋倒入鍋內(nèi)煎了起來,煎至兩面金黃色后,便把先前炒好的南瓜苗一起放入鍋內(nèi)和雞蛋一塊爆炒幾下。 等充分的攪拌入味了后,便可以出鍋。 至于春筍炒臘rou要費上手腳和功夫了。 黃亦云先是把春筍剝殼洗凈,尾部的春筍不要,直接切下埋進(jìn)黃泥土里頭的春筍,這部分的春筍好吃又甜,入口也嘎嘣脆的那種。 切成大片大片,放在一旁備用。 新鮮的大蒜切段,臘rou切片。 材料備齊之后,起鍋,不放油。 鍋燒熱之后,放臘rou進(jìn)去爆香,直至爆出豬油出來之后,放入春筍進(jìn)去,用大火爆炒春筍,放鹽,直至把春筍炒到兩面金黃熟透之后,再放入蒜白繼續(xù)翻炒,差不多后,把干辣椒和蒜葉、合粉放下入鍋中炒熟之后,便可以出鍋了。 “哇,好香呢?”等黃亦云把菜端出去后,五妹使勁的嗅著鼻子道。 “這是什么?娘瞧著有些像番薯葉子呢?” “還有這個,嬸子怎么看著像南瓜苗呢?” “大姐,這些不都是給豬吃的嗎?我們能吃嗎?”五妹一瞧,真的是番薯葉和黃瓜苗后,有些遲疑的問道。 然而,番薯葉和黃瓜苗不管是在現(xiàn)在還是前世八零九零的時候,這些都是給豬吃的,沒人會吃,在這個時代,還是在比較富裕的青山村,番薯葉和南瓜苗,是給豬吃的代名詞,沒人想著人會吃這兩個東西的。 “挺好吃的呢?爽口、清甜。”黃從江直接夾了一筷子番薯葉吃后,雙目微微一亮的道。 其他見此后,試探性的夾了些吃,見味道好極了后,一個個迫不及待的夾著菜就著粥喝下去,也不管這是不是豬吃的了,反正好吃就行了。 黃家吃飯的時候,一般不說話,特別是大妹大姐做的飯菜的時候,越是不能夠說話,一說話就少吃了幾口飯菜,不說話就可以多吃不少東西的。 “哇,沒想到這番薯葉和黃瓜苗這么好吃,竟然是沒有想到,原來豬也可以吃的這么好的菜,以前這些全部被豬吃了,真可惜,是不是前些日子縣上許大娘說的那句話,好白菜都給豬拱了。”六妹添了添嘴唇后,臉上露出可惜之色的道。 “噗。”黃亦云聽到六妹這話后,撲哧的一聲笑了出來。 幾個大人也有些無奈的望向六妹,既好笑又好氣的樣子。 “你聽來的什么渾話,什么好白菜都給豬拱了的,你別學(xué)些有的沒的,小心娘揍你?!秉S江氏聽到六妹這話后,頓時臉一板的道。 六妹見黃江氏生氣后,吐了吐舌頭也不敢反駁。 “這筍子脆口清甜外,吃起來還嘎嘣脆的,也挺好吃的,不過,這筍子咋的和我們冬天吃起來有些不一樣呢?”黃李氏有些奇怪的道。 “怕是和生長季節(jié)不一樣吧!”黃從江有些遲疑的回道。 當(dāng)然不一樣了,這分明是兩季的筍子,口感自然不一樣了。 “大哥,我見竹林還有許多筍子,冬天酒肆就收筍子,他們酒肆賣的老好了,要不我們挖去賣給酒肆了?!秉S從河突然朝黃從江道。 “成,待會咱就去?!秉S從江點了點。 這春筍怕賣不出去價錢了。 春筍有些人喜歡吃,有些人不喜歡吃。 但是,春筍不喜歡吃的人占據(jù)了多數(shù)。 因為大多數(shù)人吃春筍多吃上幾塊后,便會有種惡心想吐的感覺,口感也不似冬筍那般嫩。 黃亦云也沒說,隨黃從江他們?nèi)ァ?/br> 自己說了,他們不一定信,只有自己碰過壁后才知道。 “大姐,咱明日還吃這兩道菜不?!蔽迕靡蚕矚g吃這兩道菜后問道。 “現(xiàn)在再吃番薯葉不成,現(xiàn)在正是移栽番薯葉長成的時候,等移栽成活,要掐苗給番薯長成的時候,你想吃多少,娘都給你摘下來吃,反正咱家也沒有喂豬,就便宜你們了?!秉S江氏聽到五妹這話后,連忙的道。 “大姐,這些都是豬吃的,我們撿豬吃的了,那我們豈不是豬了?!逼叩鼙犞笱劬?,濕漉漉的望向黃亦云問道。 “噗嗤。七弟太可愛了。沒有誰說這東西一定是給豬吃的,豬可以吃,咱人也可以,有些東西呢?我們?nèi)丝梢猿?,豬不一定可以吃,明白嗎?”黃亦云見七弟懵懂睜著大眼睛,說著無辜的話,卻把自家一家子都給罵上了,黃亦云忍不住的掐了掐七弟的面頰。 黃李氏和黃江氏也有些無奈的望向七郎。 第一百零三章:存錢建房 “娘,今日路上我碰到村長,村長說買地基都是給自家建房用的,去鎮(zhèn)上的縣衙備案,造冊登記一畝地地基只要二兩銀子。 但是地基是村里頭的村民建房子,都是自家住的,一般哪家哪戶買地基的時候,村長都會多劃幾丈地基給買地基的村民?!秉S從江想到這事后道。 “這樣的話,咱買半畝地就成了?!钡綍r候村長能夠給自家多劃幾丈就看兩家的關(guān)系了,關(guān)系差的,少劃幾丈,關(guān)系好的多劃幾丈也沒有啥。 “大妹和我想到一塊去了?!秉S從江點了點頭,既然村長可會多劃幾丈地基,就沒有必要買上一畝地,買上半畝地可以省下一兩銀子呢? “老大,你想清楚了,打算買地基建房了?!秉S李氏也正了正神色問道。 “想清楚了,就買地建房,事情咱一步做到位,不拖拖拉拉的了,這次房子建成后,咱家可以住十幾二十年可以不用修葺。 給爹娘也住的舒服一些不是,兒子在鎮(zhèn)上找了抗包的伙計,一天有四十五個銅板,不包吃,趁著五月、六月清閑的時候去鎮(zhèn)上做活計,兩個月下來,我和從河兩個人也有近六兩銀子的收益了。” “娘這兒有二十一兩銀子。距離老大你說的要四十兩銀子要少了十幾兩呢?”黃李氏算了算后也道。 “咱爹不是也編織一些背簍籃子什么的嗎?到時候,我每天背一背往鎮(zhèn)上去買籃子去,兩個月下來,至少也能夠賺上一兩銀子吧!?!秉S劉氏有些不確定的道。 因為鎮(zhèn)上買背簍籃子的少,不像是縣上人多,買的人多。 黃劉氏見自家男人每日起早摸黑的干活,也心疼黃從江,想要給他分擔(dān)點。 “如今步入夏天了,到晚上的時候,水田里頭也有黃鱔冒出來乘涼,別人家水田不去,我們家的水田倒是可以去捉點黃鱔賣給鎮(zhèn)上的酒肆。 還有白天多少釣點田雞上來,也能夠賺點錢貼補(bǔ)一下,算一算的話,這項收益,多則四五兩銀子是有的,少則也有二三兩銀子?!秉S亦云想了想后道。 其實,黃亦云還想過,直接去釣黃鱔比較好,不用天黑去,白天就能干,就算村民看到了,也不會說啥。只是黃亦云不知道,釣不釣的上黃鱔,不知道成不成,就沒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