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wǎng)戀到渣男以后
“哼!這個李子明果然沒安好心,當年衛(wèi)國之難時,我便觀此人對我姬姓之宗不甚禮敬,而今竟是助紂為虐,實在可惡!” “呵呵,現(xiàn)在最難過的只怕是晉國吧?這對咱們齊國來說,正是隔岸觀火的好時機。一旦楚國拿定主意要北面爭霸,晉國與鄭國必定是首當其沖,屆時便看他們晉人會如何處置了!” 此時齊國人的心態(tài)倒是曖昧許多。畢竟,對他們來說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此番李然背棄中原姬姓諸國,他們作為看客,吃瓜便是,大動干戈那自是不必。 “胡鬧!諸位說得此言,何曾想到過我姬姜守望之誼?” 可他們的言論卻是第一時間遭到了晏嬰的駁斥。 作為齊國最有賢名的大夫,晏嬰對于這種看他國笑話以當取樂,甚至是思以趁機而入的想法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在他看來,姬姓之邦縱是再弱,那也是如今天下的正主。面對別國的災(zāi)難而感到幸災(zāi)樂禍,這豈是身為大國的胸襟? 第二百五十七章 耍無賴的楚王熊圍 面對齊國上下的幸災(zāi)樂禍,以及朝野上下,那些企圖等楚國北進與晉國爭霸時便趁機入局的想法,晏嬰第一時間便對這些卿大夫予以反駁。 畢竟齊晉兩國,那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而齊楚的關(guān)系,天南地北的,說他是遙相呼應(yīng)恐怕都顯得是有些牽強。 況且,若坐視楚國的勢力日益勢大,這對于齊國的復霸之路而言,本身也是徒增了變數(shù)的。 而如果他們這些中原的兄弟之邦,仍是在那里勾心斗角,又豈能擋得住強楚的再一次崛起? 晏嬰與他們不同,他是真正的以天下的安危為己任的。 而且與子產(chǎn)一樣,他同樣是懷揣著“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的民本主義信條的。所以,“行仁政,施仁義”那更是他的基本執(zhí)政理念。 只可惜,他與子產(chǎn)所不同的是,晏嬰他并不是齊國的執(zhí)政。所以,他的影響力之于齊國,更多的是只體現(xiàn)在輿論上。而他的執(zhí)政理念,卻很難是能夠落到實處。 因為,齊侯雖說對他也算得是言聽計從,但與叔向在晉國的處境一樣,當他面對齊國內(nèi)部日益強大的卿族勢力時,他也只感到無奈。 前有“崔杼弒君亂國”,現(xiàn)有“田乞邀買人心”,晏嬰對于這種僭越非禮行為的反感,那始終是一以貫之的。 也正是因為他對“禮”的重視,所以他才會對那些如今在那幸災(zāi)樂禍的齊國卿大夫而感到不恥。 而這種表面君子,背地小人的行為,在他眼里只能稱之為“下作”! 晏嬰的目光冷冽,他自是不會與這些人為伍。 “還請君上修書一封,遣楚國,質(zhì)于楚君?!?/br> 對于諸樊戰(zhàn)死,李然受封一事,晏嬰的態(tài)度很明確,不能完全歸咎于李然,這件事必然是要楚國負責! 姬姓之邦的君主當然不能這么白死,他齊國自然要有自己的態(tài)度! 而齊侯當然也當即是明白了晏嬰的意思,便立刻是按照他說的辦了。 …… 另外一邊,身在楚國的李然,這些日子可就相當?shù)牟缓眠^了。 他先是收到了子產(chǎn)的信札。 鄭國畢竟與楚國最近,消息往來自是最為快捷。 一如他自己所預(yù)料的一般,子產(chǎn)這回是真的震怒了。 吳國與晉國乃是戰(zhàn)略同盟的關(guān)系,所以,那自然便算得是鄭國的盟友。而李然身為鄭國的大夫,竟是相助楚國,以致吳王諸樊戰(zhàn)死! 這不是叛國是什么? 當然,子產(chǎn)的用詞不會這么鋒銳,他的言語相對是要委婉一些的,可意思卻還是那個意思。 子產(chǎn)在信中嚴厲的批評了李然的這種行為,并且一定要李然給他一個說法。 而李然也能想象得到子產(chǎn)而今所面臨的困境。 畢竟鄭國新政才剛剛有了起色,國內(nèi)上下都指望著子產(chǎn)。豐段等人那更是一直等著子產(chǎn)這邊出現(xiàn)差錯。 此事一出,子產(chǎn)必定會遭到國內(nèi)反對派的一致譴責,即便是當國罕虎那也是攔不住的。 子產(chǎn)情急之下,說得幾句狠話,一方面自然也是出于自保。而另一方面,他也的的確確是被這件事給氣壞了。 而就在李然準備給子產(chǎn)回信之時,另外一封快馬加鞭送來楚國的信札也一并到了。 李然打開一看,竟是晉國羊舌肸寫予他的。 同樣,羊舌肸也對李然相助楚國一事也是進行了措辭極為嚴厲的批評,還將而今晉國朝堂之上的風向告訴了李然。 只是,他并沒有急于讓李然給他一個說法。 羊舌肸與子產(chǎn)不一樣的是,羊舌肸所處的環(huán)境并沒有子產(chǎn)所處環(huán)境那般危機四起。 所以,羊舌肸只在信中批評了李然,末了又對李然進行了一番“淳淳教導”,讓李然要切記天下之安定,皆應(yīng)以姬姓之邦為先,以姬姓之邦為要。若是助紂為虐,自誤于歧途,那遲早是為天下所棄的。 簡而言之,就是應(yīng)該一切都以姬姓優(yōu)先。 而從這兩封信札便不難看出,這兩人與李然之間關(guān)系的異同。 一個乃是與李然亦師亦友的羊舌肸,一個是與李然同舟共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親密盟友。 所求所謀,兩人也都不甚相同,對于李然相助楚國之事的態(tài)度,當然也不盡相同。 只是盡管羊舌肸的來信更強調(diào)立場,也并沒有子產(chǎn)那般的嚴責。可李然這心里,卻還是清楚明白的。 畢竟,這件事說一千道一萬,始終是他有錯在先。他本以為自己算無遺策,能夠生擒諸樊,勸諸樊罷兵而還,可誰知,竟是會直接害死了諸樊。 而且,還直接一手創(chuàng)造了一國之君竟是會直接戰(zhàn)死沙場的先例! 如此一來,吳國實力大損,楚國再也不用顧及吳國,反而能夠騰出手來北面爭霸,這與他當初來楚國的目的可謂亦是背道而馳。 可事已至此,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寫了兩封回信,分別是予羊舌肸與子產(chǎn)。 這件事,他是謝罪也好,解釋也罷,無論如何,始終是需要他的一個交代的。 翌日,當他把兩封信札交給護衛(wèi)送出了章華臺后,他便立刻是去覲見了楚王。 因為他知道,他被楚王封為葉公這件事,肯定是被楚王添油加醋的對外宣揚了一番的,要不然,全天下的人何以如此之快就知道了此事? 而楚王之所以要這么做,顯然是為了逼他就范! 在逼他李然成為楚臣這件事上,楚國上下真可謂是煞費苦心! “哦?子明先生求見寡人?今日不知先生找寡人有何事相商?。俊?/br> 楚王得知李然已經(jīng)是派了孫武前去葉邑擔任縣尹一職,所以自然以為李然已是徹底認同了葉邑縣公這一身份,所以對此也是格外高興。所以,如今見得李然前來,當即是滿臉堆笑。 “大王,都這種時候,咱們就不用藏著掖著了吧?” 李然臉色一沉,卻十分不痛快的與他直接懟道。 可楚王卻仍是一副故作不明的模樣,稀里糊涂的表情霎時間浮現(xiàn)在他臉上。 “先生這是何意?這話寡人怎么聽不懂啊?” “臣與大王曾有言在先,三件事畢,臣必離楚,大王當時也是答應(yīng)過臣的。然而如今大王卻以這種手段想要將臣困于楚國,豈不是背信棄義?如此所為,大王如何能成為楚國上下臣民之表率,又有何信義,讓楚國成為天下諸邦共尊的盟主?” 李然打開了話簍子,甭管好不好聽,只管是一股腦的全都給抖摟了出來。 他也是真的怒了,畢竟現(xiàn)如今的形勢對他而言已是十分不利,楚王卻還擱這兒揣著明白裝糊涂,這不是耍無賴又是什么?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楚王如今還真就是耍起無賴了。 “哎呀,原來是這回事啊……來來來,先生不必動怒,快快請坐,快快請坐。” “此事啊,確是寡人所揚言出去的。可誰讓先生為寡人是立下如此蓋世奇功呢?先生之功,之于寡人,便是當年管仲之于齊桓,趙衰之于晉文??!既如此,寡人又焉能不讓天下人知曉寡人的這一番愛才之心?” “況且先生又何必生氣?當年管仲欲除齊桓,而齊桓日后反能容得管仲為相。今日先生雖仇視于寡人,而寡人之大門卻始終為先生敞開。如今,周邦既是容不下先生,先生何不就……” 堂堂楚國之王,竟當著李然的面耍起了無賴,而且這話說得,竟還直接搬出了齊桓晉文之故事,還在那是說得振振有詞! 是啊,宣揚你李然的功績,的確是我干的。 我不僅要楚人知道你李然的功績,我還要讓整個天下都知道你李然的功績,不然何以彰顯出我楚王對待有功之人的敬重態(tài)度? 反正,你現(xiàn)在也是為中原諸國所棄了,干脆不如就留在楚國唄? 若論當今諸國厚臉皮,他楚王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背地里擺了李然一道,當著李然的面居然還能搬出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招攬于他。 此時此刻,不禁是讓李然第一時間想起了諸葛孔明的那句“傳世”名言來。 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有三危 面對楚王這耍無賴般的態(tài)度,李然一時氣急。 背后捅刀子不說,還捅得如此理直氣壯之人,他李然確是還頭一次見到。 這讓他不由想起了諸葛孔明大罵王司徒的那句傳世名言來: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但這話顯然只能在肚子里來回晃蕩,嘴上那肯定是不能說的。 “大王此舉實在不妥??!大王此舉雖是表以惜才,但恐也是脅迫之意!若大王乃是用此等的方法來對待天下賢士,試問誰還敢來楚國替大王效力?” “臣出身洛邑,自來便與中原姬姓之邦牽絆甚深,大王如此擺臣一道,便是要臣絕于姬姓之邦,那么臣的這一世名聲又將何存?” “所以,大王這不是在助臣,而是在害臣?。 ?/br> “待得來日,若天下人皆知前來襄助大王,卻最終反而會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試問屆時天下賢達誰還敢來?” 李然直接把話說明了,臉上神色那叫一個難看。 這楚王熊圍,可謂是想盡一切辦法要將他困在楚國,其司馬昭之心是路人皆知。 此時若再與他說話拐彎抹角,顯然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意義。 莫不如直接是把話給挑明了,大不了是將他惹怒了又待如何? 可誰知楚王聞聲,不但沒有被惹怒,反而是將李然這一攬子的責罵是照單全收了! 只見,他輕輕一拍自個兒的額頭,當即是裝作恍然詫異道: “哎呀呀,寡人怎的沒想到此處呢?先生說得對,說得有理,寡人此舉的確是顯得cao切了些?!?/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