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節(jié)
因為,這個錦囊,他也曾經(jīng)看到過。 忍不住好奇的上前拆開,拿起掉落的竹片,嘴里呢喃道:“設此發(fā)石車,可破袁軍高櫓!” 然后,郭嘉就復刻了剛才曹cao的一系列動作,內心里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這這,這家伙還是個人嗎? 曹昂拿起那張帛布,上面詳細的描繪了發(fā)石車的制造程序,心里不由好奇,“父親,這明明是好事,為何你與郭先生如此失態(tài)?” 曹cao瞥了曹昂一眼,搖頭道:“確實是好事,可這個錦囊是林墨給的?!?/br> 聞言,曹昂心頭一怔,“奇怪,他不是在青州嗎,袁紹筑造樓櫓這才沒幾天,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沒能送到青州吧,怎么會知道這里發(fā)生的一切。” 這才是問題的所在啊我的好大兒,曹cao無力的嘆道:“這個錦囊,是幾個月前他就交給了我的?!?/br> 曹昂聽后下意識就笑了起來,這不是鬧呢嗎,幾個月前他就知道袁紹要做樓櫓了,他又不是神仙。 可是看著曹cao的樣子,完全不像在打趣,尤其是郭嘉,現(xiàn)在都沒回過神來,認識這么久就沒見他這般失態(tài)過,當即意識到這不是一句笑話,而是真事,不由咋舌道:“這怎么可能呢?” 反正帳內就只有他們仨,曹cao也不打算藏著掖著了,惆悵道:“不止是這個錦囊,連帶著錦囊一起送過來的還有一封信,那封信上告訴我,袁紹會偷襲白馬城,所以我們才能提前布下伏兵?!?/br> 這下,曹昂雙眼瞪大如銅鈴了,一直以來對外宣稱這件事可是郭嘉主導的,突然間就變成是林墨指揮的了,他有點難以接受。 好吧,偷襲白馬城這件事多少還能解釋的過去,畢竟林墨兵法、韜略都是當世一流的奇才,可這個錦囊就說不去了吧。 你幾個月前就知道袁紹要在我們軍寨前做樓櫓了?你林允文是妖孽? 什么叫驚喜?這個就叫驚喜! 不過對于曹氏三人組來說,林墨的這個錦囊顯然是驚大于喜啊,驚嚇的驚。 “不管怎么說,這對我們倒是一樁好事,子脩,拿著帛布去找營寨里工匠立刻趕制?!泵髅魇腔饬艘粓鲱嵏参C,可曹cao說這話的時候怎么也聽不出來高興。 曹昂訥訥的應了一聲好就拿著帛布緩緩走出了軍帳,掠過郭嘉身旁的時候,依稀可見那張過去恣意隨性的臉龐上還是彌漫著震撼。 但愿先生不要被林墨驚的留下了陰影才好啊。 “子脩!” 曹昂才走到軍帳門口就被曹cao叫住了,“知道該怎么說嗎?” 遲疑了片刻,曹昂就會意的點了點頭,“此乃父親在攻入蕭關之時在議政廳里撿到的發(fā)石車設計圖?!?/br> 不錯不錯,還算安慰,曹cao滿意的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待得軍帳里只剩下主臣二人的時候,曹cao才伸了個懶腰,感慨道:“好一個林允文啊,一手執(zhí)黑、一手執(zhí)白,以天下為棋局,我等皆為棋盤上的棋子矣?!?/br> 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認,曹cao心里都明白,林墨表現(xiàn)出來的手段,已經(jīng)開始脫離凡人手腕了,說一句驚為天人也不過分。 這等曠世奇才,幫了自己兩次,只是兩次而已,可這兩次都是拯救自己于危難之間。 一次是白馬城設伏,幫著自己把后方不穩(wěn)定的世家徹底按下去了; 這一次,免去了強行用兵被伏擊的危險,用發(fā)石車瓦解袁紹的樓櫓。 僅僅兩次,就讓自己受益巨大。 可是啊,曹cao痛切明白,他林允文不是在幫自己,說到底是在下棋,在圍定大局。 這盤棋上的三方勢力,自己與呂布任何一方傾覆,另外一方都無法自保,所以他需要把控住整個大局,不能讓自己輕易被袁紹給吞并了。 這是多大的手筆,真是令人驚駭。 他甚至都想寫封信去給林墨,申請多幾個錦囊回來。 這種要求、這種渴望對于已經(jīng)嘗到了甜頭的曹cao來說無可厚非,但如果能跳出立場俯瞰整個大局的棋盤就能清晰的明白,這并不現(xiàn)實。 因為林墨,從來就是呂布的女婿,他不屬于自己,所以,他的錦囊他的信,只是在幫助自己站穩(wěn)與袁紹對抗的腳步,卻從來沒有為他開疆拓土而貢獻半分力量。 不是他林允文辦不到,而是他不能這么做,他永遠是那么的清醒,直到這條路的盡頭是兩方人馬的不死不休。 也因為如此啊,曹cao才難過。 難過于林墨不屬于自己,難過于未來還要面對這種過慧近妖的對手,甚至不由發(fā)出一聲感慨,“天縱奇才林允文,得之可敵百萬軍啊……” 終于回過神來的郭嘉露出一抹苦笑,過去,盡管他林墨確實做出過不少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卻也不認為能當上這般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盛譽。 可是今天,這一刻,郭嘉選擇了默認。 他想破腦袋也想不通林墨到底是怎么辦到的,正如曹昂心中所想,白馬城一戰(zhàn)可以用兵法預判來解釋,可這個錦囊已經(jīng)脫離了正常人能理解的范疇。 天縱奇才林允文,得之可敵百萬軍……說的是真好哇。 曹營外,袁紹在張郃、高覽等悍將帶領大戟士的保護下,還撥出了五千騎兵跟隨,來到前線查看。 這樓櫓已經(jīng)有差不多三丈高,其實可以射到曹營的轅門了,但袁紹覺得可以再高一些。 四丈吧,四丈的話弓弩手放箭就可以射到曹營的內部,這樣一來大軍沖鋒的時候,弓弩手可以用箭雨壓制曹軍,輕輕松松的就能沖破曹營大寨了。 “儁乂、進勇?!?/br> 袁紹站在正在壘建的樓櫓之下眺望,輕喚了一聲后,張郃和高覽就湊了過來,拱手作揖道:“末將在。” “看這個趨勢,還有三日樓櫓就能建成,足可容納五百弓弩手并排放箭,即時你們便要率領大軍殺進去?!?/br> 袁紹嘴角勾勒一抹得意,左手捋著發(fā)白的胡須,右手押著腰間寶劍,笑道:“好好熟悉曹營地形,不可大意了?!?/br> “末將遵命!”盡管這兩人在歷史上都選擇了投降曹cao,但至少這一刻二人的忠心還是不需要質疑的。 很多時候,人生都是跟著強者走,歷史上的袁紹表現(xiàn)出來的無能狂怒,屬實讓兩人不能安心輔佐,怪不得他們二人。 在張郃高覽的保護下,袁紹走上高墻,俯瞰著整座曹營,開始在心里盤算著到時候如何進攻,外圍如何接應。 盡管兵力上是占據(jù)了絕對的優(yōu)勢,可曹cao好歹有十萬大軍,必須要利用這次機會一鼓作氣吃他一大半,否則等他逃回許昌,自己一城一寨的打也能打下,不過時間上就要拖上一年半載甚至更久。 公孫瓚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急于一統(tǒng)中原,收拾破碎山河,甚至是君臨天下的袁紹,他不愿意再等幾年。 袁紹心里也在想另外一個問題,到時候拿下了許昌,應該怎么處理天子,最好的結果當然是讓曹cao拉著他一起去死了。 怕就怕天子在忠臣帝黨的保護下,保全了一條命下來,現(xiàn)在的他跟當初的袁術一樣,稱帝之心旺盛,但他要聰明許多,不愿背負弒君篡位的罵名。 最好能讓曹cao的人把劉協(xié)給宰了…… 咯吱~轟隆??! 正沉浸在美好憧憬中的時候,曹營里突然傳來一陣如同驚雷霹靂的聲響,下一息,十幾塊大石頭飛了過來,狠狠的砸在了樓櫓上。 七八名袁軍當下就被砸的鎧甲破碎、口吐鮮血,連喊疼的機會都沒有便從高處滾落。 “主公小心!”張郃、高覽趕忙護著袁紹往下跑。 剛才的動靜是怎么回事,還有這些石頭,哪里來的? 沒等袁紹弄清楚發(fā)生什么事情,第二輪投石又來了,不僅把樓櫓上的工事全部砸爛,連帶著袁軍也被砸死了十幾人。 這下,袁紹都沒下令呢,上面的人就狂奔著跑了下來,再晚估計小命都要丟了。 再往后,一陣一陣的霹靂聲傳來,每次響動結束就是十幾塊大石頭拋飛出來,北國軍花費了幾千人,連續(xù)作業(yè)七八天才壘砌成的樓櫓就這么眼睜睜的看著被曹軍給砸毀了。 這可把袁紹氣的夠嗆,好不容易逮著機會可以破曹,竟然又被他給毀了,這不是耽誤我稱帝嗎? “曹賊!你個縮頭烏龜,給我滾出來!”袁紹氣的破口大罵。 袁軍自然是跟著大罵起來,作為罵聲已經(jīng)聽的耳朵起繭的曹cao對此不屑一顧,只是冷冷說道:“給我砸,狠狠的砸!” 要罵你便罵,反正我自巍然不動。 歷史已經(jīng)改變后,曹cao反而沒有像真正的官渡之戰(zhàn)那般頭大。 因為他并不需要急著進攻,只要做好防守就行了。 一開始他是寄希望于林墨能打敗袁譚,但并不敢完全指望呂布那頭。 自從打開了錦囊后,曹cao就有些飄了,這種妖孽級別的人,哪里是袁譚能對付的了,只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氖刈」俣纱笳?,不被袁紹給吞并了就行。 待到林墨攻破袁譚,袁軍一亂,到時候一鼓作氣沖上去,搶糧、搶戰(zhàn)馬、搶軍械…… 休矣,美矣……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怕到令人發(fā)指的關系網(wǎng) 袁紹同時在兗州、青州兩條戰(zhàn)線掀起了一場雙方兵力近八十萬的中原大戰(zhàn),自劉秀與王莽的位面之戰(zhàn)結束后,大漢便再沒有發(fā)動過這等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了。 這等驚天之戰(zhàn),一定程度上來說決定了王朝天下的歸屬。 如果袁紹能取勝,他便可一鼓作氣吞并兗、豫、徐、揚四州之地,加上北國四州,大漢一部十三州他一個人就占據(jù)了八州,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之主。 也因為如此,各方勢力想趁著他們戰(zhàn)亂時候分一杯羹難度是極大的,就算你頭上頂著州牧、刺史的頭銜,麾下為首的世家也會做出勸阻,他們更愿意等結果出來以后再做選擇。 譬如說劉表。 縱觀整個天下,最有實力插一手并且左右戰(zhàn)局動向的人就是他劉景升了,可惜啊,劉備和劉琦勸過幾次,他都無動于衷。 年邁已無壯志是一個方面,無法將四大家族擰成一股繩來發(fā)力也是一個方面。 荊州士族里以蔡家為主導,在沒有絕對的勝算之前,他們是不會輕易下注的,而只要蔡家不點頭,劉表想強行用兵,說實話也很難。 更何況劉表自己就是個看家護院的主。 歷史上的蔡瑁力勸劉琮向曹cao請降可不是因為曹cao與人和善,那是因為他腳下?lián)碛辛税酥葜?,理論上來說一統(tǒng)天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所以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投靠。 假如你劉備能有這樣的實力,他一樣可以討好你。 這就是世家,永遠是利字當頭。 很明顯,這個時期的劉備不過是喪家之犬,蔡瑁甚至都沒睜眼瞧他。 在新野城里也待了一年了,兵馬總算湊了個一千五百人,這一點人拉出去怕是只能遠遠看一看潁川的邊陲城墻。 劉備雖然是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可也明白凡事要量力而為的道理,只能一面治理新野,一面抽空去拜訪荊襄俊杰。 尹籍對劉備確實不錯,幾次三番的出面去找黃承彥,人也找到了,同時沒吃閉門羹,但黃承彥對于參與荊襄內斗明顯不感冒,也自認為幫不上劉備的忙,一直在打太極。 這可比龐德公和龐統(tǒng)還讓人壓抑。 不過,錯失林墨這件事對他的影響很大,劉備像變了個人似得,也不再自怨自艾了,他希望以自己的誠意來感化黃承彥,整一個冬季,他隔三差五就往黃承彥的住處跑,而且為表誠意還總會帶上關羽和張飛。 “大哥,俺跟著你來找這老東西已經(jīng)有七八次了,要不你跟二哥去吧,俺射狍子也比這有趣啊?!睆堬w徹底沒了耐性。 “三弟莫非忘了林墨?”每當這個時候,關羽就會給他來點猛料。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