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書迷正在閱讀:作配、yin父癡女(18禁父女文)、不可言說的親密(H限)、繼父【禁忌h】、快穿之女主逆襲計劃(h)、男主總想毒死我(H 1V1)、高攀(校園1v1)-woo18.vip、黃色廢料學習小組、蒹葭紀[H]、蘇瓷(NP)
當然由于喻苗同學的自律,只有累狠了需要充電的時候他才會放縱自己一下,加上畢聲被迫上崗以后每天的工作量也不小,兩人時間對上的機會并不很多,也就是聊以慰藉而已。但其實只要知道這個人就在那里,便如同心湖里插著定海神針,再不會有任何的不安和躁動了。 除了魏爻和喻苗這兩個關系戶,剩余五十個人均是內訓營里的佼佼者,畢聲之前翻閱了一下隊里學員的志愿表,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奔著二番去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喻苗還是第一次聽畢聲講課,事實上這也是畢聲第一次解鎖老師的身份,他本就特別討厭麻煩,幸好帶的都是尖子生,多少能省心省力一些。 訓練室里人基本到齊,節(jié)目組架著四五臺攝像機,喻苗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盤腿坐在了第一排靠邊的位置,這樣既能夠將畢聲看的清清楚楚,還能避免自己偷窺被發(fā)現(xiàn)。 隔了一會兒畢聲推門進來,學員們紛紛起立要打招呼,被他揮揮手攔住了:“不用,坐好?!?/br> 簡簡單單幾個字,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于是大家又都坐了下來,看著他走到正中間預留的沙發(fā)上坐下。 “第一次考核是舞劇轉折點的一個片段,故事線都熟悉了嗎?”畢聲一開口就直奔主題,沒有任何多余的廢話。 內訓第一天所有人都簽了保密協(xié)議,也第一時間拿到了舞劇的故事梗概,喻苗仔仔細細讀了好幾遍,對情節(jié)早就爛熟于心。 見眾人點頭,畢聲又接著說:“ 第二章 節(jié)末尾,主角打算辭職,這里有一段和自己內心的對峙,也就是二番需要表現(xiàn)的情緒點,既有拮抗的矛盾沖突,又要做到視覺上的和諧,這一段主角的編舞已經完成,等下我會示范,為了突出界限感,會有一張道具桌,各位需要根據(jù)音樂和劇情,完成二番的編舞并表演,作為第一次考核的評判依據(jù)?!?/br> “有配舞嗎?”人群中忽然有人問。 “沒有?!碑吢晸u搖頭。 喻苗沒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便小聲詢問坐在他身后的蘇元柏。 “就是到時候沒有主演,你需要一個人完成兩個人的對角戲。”蘇元柏耐心的解釋。 喻苗點點頭,不少人都在議論紛紛,要在短短二十天里完成重要章節(jié)的編舞,同時還要根據(jù)主演的舞步完成獨立表演,這對舞者的技能和表現(xiàn)力要求都非常高。 通常有配舞的情況下會有調整感情的參照。完全獨立表演,這些則都需要在腦海里完成構圖,這就需要對舞劇的內涵有更深層次的把握,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清楚了的話我就先放視頻。”畢聲皺了皺眉,不習慣這種交頭接耳的嘈雜,于是開口道。 教室里瞬間安靜下來。 沒辦法,這人天生好像就有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明明在座的不少年紀比他還要大,但面對他時,不由自主的就會涌起一種心悅誠服的尊敬來,無法對他的任何指示說不。 投影上很快放出了一段舞,熒幕上的畢聲穿著西裝,步履踉蹌的跌進房間,倒在地上后幾個地面動作的連接,一個喝醉酒的夜歸人形象便活靈活現(xiàn)的展示了出來,緊接著短暫的停頓后,他像是被從夢中驚醒,瞬間直起身子坐起,茫然四顧,拉扯著一絲不茍的領帶和襯衣,像是想要擺脫身上的束縛。 音樂聲變得激烈起來,他開始了一段非常糾結的心路歷程,一時像是要不顧一切打破枷鎖,一時又唯唯諾諾諸多顧慮,他緊緊掐著自己的脖子嘶吼,卻也給自己的身體以溫柔的擁抱,他像是在和什么人戰(zhàn)斗,推搡進退之間有著很多的不甘與落寞。 最終他像是被人大力推倒在了床上,徹徹底底的睡了過去。 播放結束后,空氣凝滯了幾秒,才爆發(fā)出了掌聲。 實在是......太驚艷了! 作者有話要說: 喻苗:學習使我快樂! 白樺:老師令我恐懼! 魏爻:訓練讓我圈粉! 畢老師:工作害我禁欲! 第103章 男神私教了 同樣是一個人的演出, 畢聲卻很好的勾勒出了兩個人的形象,他所詮釋的畫面感會引導你進入豐富的想象空間,你只覺得那個與他抗爭的人物就活生生的正站在他的面前, 盡管你看不見, 但你能清楚的意識到, 他看見了。 他讓你相信一個并不存在的身影, 其實就住在你的腦海里,他的舞蹈, 足以入侵你的意識,震撼你的認知。 嘆服之后,是與剛才的喧囂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沉默。 如果說剛剛的竊竊私語里面還有很多對考核方式嚴苛的質疑,看完畢聲的表演之后,這些質疑就全都變成了自嘆不如的慚愧。 即便要求嚴苛, 總有人是能做到的,不僅能做到, 還做得近乎完美。 “十五分鐘準備,等一下試跳?!碑吢暱戳丝幢?,冷淡的宣布:“跳完我這里會有一個排位,你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位置調整接下來的練習?!?/br> 喻苗心臟跳的飛快, 怎么也沒想到, 畢聲的課程不是漸進式的,而是跨越式的,而且一跨就是好幾階。再看其他人,雖然有些突然, 卻沒人像他這么詫異, 于是他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的差距。 內審排在前五十的,有一半都有過豐富的舞臺經驗, 另外一半最少也是有三年以上專業(yè)訓練功底的,畢聲的要求雖然嚴格,但并不算特別過分,畢竟舞臺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作為一個專業(yè)舞者,隨機應變的能力至關重要。而且越是沒有準備的演習,在熨平了練習效應之后,實際上越能精確的反應出每個人的實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