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書迷正在閱讀:再逢明月、延遲分化abo、監(jiān)司大人,我可以、18X男主播、他在她里面、然然旭日(H)、故事細(xì)膩(1V1 )、學(xué)生會長和小干事[校園H]、《穿到唐朝當(dāng)小姐》(NPH)、不軌
江桓玉一愣,險些哭喊道:“陛下……是臣一時糊涂!臣……” “陛下圣明。”他還未開口,身后便傳來一聲低沉的附和,江桓玉愣在當(dāng)場,竟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他心知肚明。不敢回頭,也不必回頭。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剛才被提及的覃太傅。覃魁邁出一步,從隊列中站出來,規(guī)規(guī)矩矩行了一禮,道:“陛下,這禮部之事,老臣有所耳聞,但從未參與,平日里,這些小輩常與老臣切磋棋藝,偶爾攀談兩句,也是常有的事,滿朝文武,都是為國盡忠的棟梁之才,老臣輔佐陛下多年,絕不是這等殘害忠良之人,還請陛下明鑒?!?/br> 孟胤成神色緩和幾分,道:“太傅的為人,朕一清二楚,定不會冤了輔佐兩朝的肱股之臣?!?/br> 覃魁行了一禮,歸回隊列中:“謝陛下?!?/br> 這偌大的朝堂,此刻卻仿佛聽不到一點聲響。江桓玉跪在地上,仿佛聽不清兩人的談話,卻好像連身后大臣的腹誹之語都能聽清。 他們一定在笑他…… 笑他攀附來,周旋去,最終只成為了黑白棋格間的……一枚棄子。 “這書信來來往往,總會有所破綻。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泵县烦衫渎暤溃盀槠仁剐焓汤删头?,你不僅以太傅之名,威脅臨安知府,見徐侍郎不從,你就連他家中的婦人都不放過,徐侍郎為人誠孝,被逼得大病半月,你真當(dāng)朕一無所知,真當(dāng)你這瞞天過海的計倆,可以為所欲為?!” “微臣……”江桓玉顫抖不已,哽咽道,“微臣認(rèn)罪,是微臣怕?lián)俗镓?zé),逼迫徐侍郎頂罪!這信也是微臣寫的!可……可微臣在得知徐侍郎父親入獄后便已心生悔意,絕對沒有再誣陷其母親!請陛下明察!” “朕已不想聽你分辨了?!泵县烦梢凰κ种械挠駢?,極不耐煩地回到龍椅上,嘆了口氣,“江桓玉,你擔(dān)任禮部尚書不過半年,到現(xiàn)在,你可曾問過同僚,這禮部究竟是做什么的,禮部有何規(guī)章?” “我……”江桓玉大腦一片空白,他跪了太久,這身子已經(jīng)彎得幾乎貼地。入京為官,實在步步驚心。從刑部道禮部,他本以為這迎合才是求勝之道。迎來送往,樂此不疲,背靠大樹,只要會乘涼,就絕不會又餓死的那天??傻阶詈蟆?/br> 他將苦笑藏在眼里,江桓玉終于緩緩直起身子,又重重磕了下去,大呼一聲:“微臣知罪,微臣罪該萬死!請陛下責(zé)罰!” 第八十九章 棋局定勝負(fù)漸分明 這一腦袋磕下去,竟是長長不起,直到江桓玉被殿外的侍衛(wèi)架走,他低垂的頭也沒有再抬起過。 滿朝文武全都噤聲,無人再敢多言一句。孟胤成背過手,擰著眉,深深嘆了一口氣,吩咐刑部徹查下去,必定讓這位禮部尚書把知道的全都交代出來。 可誰都知道,他不會再交代出什么了。 棄一子,總好過滿盤皆輸。這禮部的天恐怕又要變了。 “人就押下去了?”賀棲洲道,“現(xiàn)在呢?” 秦歌道:“還能哪去了,刑部啊。哎你說……這江桓玉好歹是之前的刑部侍郎,這回進了刑部,這刑部尚書會不會看在昔日同僚的份上,對他網(wǎng)開一面?” “不會?!辟R棲洲想也不想,“保他已經(jīng)無用,刑部何必保他這一會,江桓玉這樣的庸才,能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走一趟,也算圓他黃粱一夢?!彼D了頓,又道,“皇上可有繼續(xù)追查這罪臣之女一事?” 秦歌思索片刻:“皇上倒是沒提了,直說禮部尚書的事務(wù),由禮部侍郎暫時擔(dān)任,若還有合適的……” 賀棲洲搖頭:“不會再有合適的了?!?/br> 葉懷羽聞言,眼睛一亮:“徒弟,你這意思是……小徐大人他,終于要熬出頭了?” 賀棲洲笑笑:“是。” 徐問之不在當(dāng)場,他若是在,一定會被秦歌和葉懷羽的歡呼聲震個半聾,然后被秦歌舉起,往空中拋上好幾個來回。受了這么多苦,忍了這么多的磨難,這位傲立雪中的徐大人,終于要盼回本該屬于他的東西了。 上元燈會,賀棲洲對徐問之的那番預(yù)測,可算要成真了。 賀棲洲喜道:“徐兄在哪呢,你們可見到他了?” 這一問,兩人卻都愣住了,葉懷羽作為監(jiān)正,平日里無事不會上朝。而秦歌是上朝的,他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搜腸刮肚許久,他才道:“我……似乎沒注意到徐大人。他上朝時該是在的,也許沒有出聲。不過陛下既然說了這禮部尚書讓他暫代,這會他肯定就在禮部了,你要去找一趟?” 這時候去禮部,倒不是不行……只是禮部如今又在風(fēng)口上,賀棲洲跑這一趟,欽天監(jiān)會不會被人牽連?他望向葉懷羽,想征詢他的看法,后者卻半晌沒反應(yīng)過來,等到兩人大眼瞪小眼好一陣后,這位監(jiān)正大人才回過味兒,忙笑道:“懂了懂了!你隨我進宮,這眼看又要到中元了,咱拿個章程,讓你去禮部問問這中元節(jié)辦不辦!” 賀棲洲笑道:“下官遵命?!?/br> 宮闈一重又一重,賀棲洲不是第一次走,只是以往,沒有那么多同路人。雖是三三兩兩,但總歸各有各的圖謀,賀棲洲在禮部的院門外,看見了零星幾個來自其他部的同僚,他們進進出出,都帶著笑,隔得老遠(yuǎn)都能聽見他們傳來的道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