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答對題目的東北學霸外國人擺了擺手,帶著勝利的微笑前往餐桌的另一邊,精挑細選了一碗“珍珠翡翠湯圓”。 他最喜歡吃軟乎乎甜膩膩的甜食,所以早就看上這碗湯圓了。 一群嘉賓飽含著錯過一個億的悲傷情緒,盯著首戰(zhàn)勝利的歪果仁,緩緩用瓷白的勺子,撈起一顆翡翠綠的湯圓丸子,再緩緩送入口中—— 只見他先是咬了一口,破開了皮兒的湯圓,就這樣流出濃稠甜蜜的芝麻餡兒。 翡綠色的軟糯湯圓皮兒留下牙印,明晃晃地告訴大家,這顆湯圓有多軟糯好嚼。 吃到湯圓的東北歪果仁享受地閉上了眼睛,他不是做節(jié)目效果,而是真的沉浸到美味里了。 這湯圓實在是太好吃了,芝麻餡兒香甜無比,細膩柔滑。至于外皮兒則帶著菠菜的淡淡清香,中和了甜味的餡兒,軟糯可口,煮得恰到好處,既不會非常粘糯,又不會過于韌勁。 恰恰就是他喜歡的中式美味。 再睜開眼,這位學霸老哥一邊咽下湯圓,用東北口音的中文炫耀了一句,“啥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不就是了嘛,懂沒。” 中文詞匯到用時方恨少,落淚了。 其他外國人嘉賓酸了。你吃就吃了,至于降維打擊嗎。 “導演,快繼續(xù)問,我們也要答題?!?/br> “就是,不能只讓他一個人吃?!?/br> “……” “好,第二道問題:有一只非常饑餓的狼,在我們國內(nèi)的地鐵里遇見了七只羊,一站路的時間是三至四分鐘,假設(shè)這能讓狼吃掉三分之二只羊,那么四站過去了,你們知道還剩幾只羊?” 正開始摩拳擦掌的外國人嘉賓:??? 說的什么東西,能不能再復述一遍。 好可怕的節(jié)目組,難度又升級了。 剛才是給出兩個選項的單選題,這回竟然是集合了數(shù)學計算的中文題。都說中國人數(shù)學最厲害,這種題他們肯定不會放在眼里。 但是不少外國人的數(shù)學真就差勁,換成母語的算術(shù)題都要傻一下,更別提漢語的了。 出到就biss。 結(jié)果竟然怕什么來什么,節(jié)目組好狠的心。 原本在讀漢語言文學研究生的那位京城嘉賓,剛剛還特別高興。因為他在漢語文字游戲上有些優(yōu)勢,剛想說再來幾道也不怕,結(jié)果馬上就遇上了最苦惱的數(shù)學題,瞬間失去了信心。 他們費勁地在腦子里把數(shù)字轉(zhuǎn)換成母語,用最快的速度一算。 “是四只羊加三分之一只羊?!苯K于有個嘉賓算出來了,充滿自信地答題。 “不對。”節(jié)目組編導大手一揮。 ???? 怎么可能錯,難道是答題格式不對。 “那就是三分之十三只羊?!鞭D(zhuǎn)換成分數(shù)試試。 “錯了?!?/br> ……竟然還是不對。 這位連續(xù)痛失機會的京城嘉賓,忍不住瞟向飄香滿滿的對面餐桌,東北學霸外國人朝他得意一笑。 “……”落寞地別開眼睛。還是別看了。 見同伴兩次都沒答對,一群得出了同樣結(jié)論的嘉賓默了,紛紛在心中檢查答案:是不是我們也算錯了? “我知道了,是七只羊?!?/br> 忽然有個冷靜的服裝商外國人重新答道。 節(jié)目組編導這回點頭,“對了,你可以去那邊吃東西了?!?/br> 一群猝不及防再次被搶走機會的嘉賓:“???” 為什么啊。就因為你是做生意的,數(shù)學特別好,所以才答對了嗎。但是七只羊是什么歪理,你怎么算出來的。 這位京味的服裝商外國人看出來他們的疑惑,也沒等節(jié)目組要求,就主動冷靜解釋道:“因為咱們國內(nèi)的地鐵不給吃東西啊?!?/br> 咱們國內(nèi),地鐵禁食。 一群嘉賓:“………” 痛苦,原來不是數(shù)學題,而竟是普法題。 這真的不離譜嗎。 他們再次紅著眼,只差流著不甘的淚水,看著冠上法治公民標簽的服裝商嘉賓,用端牛排的姿態(tài)端走了咸豆?jié){泡油條。 只見他優(yōu)哉游哉地端起奶白濃香的咸豆?jié){,大聲地呷了一口,發(fā)出“嘖”的一聲。然后才慢條斯理地撈起泡在豆?jié){里,切成了塊狀的小油條粒兒,痛痛快快地咀嚼起來。 咸豆?jié){的調(diào)味特別微妙,既提升了豆香味,又不喧賓奪主,完全不會蓋住它本身的豆味兒。 不像有些做得差的豆?jié){,腥味重,又讓人只能喝到咸味。還有一些甜豆?jié){,味道淡得不行,純靠加糖增味。 至于油條的口感,那就更是微妙。漂浮在豆?jié){中的油條,外表炸得金黃焦脆,撕碎了泡一泡再吃,內(nèi)里空洞的組織柔軟而含有豆?jié){汁,酥軟而濕潤,還沒來得及泡軟的地方則非常有韌勁。 豆?jié){油條兩者一結(jié)合,簡直是完美。 服裝商外國嘉賓舒坦地嘆了一聲,跟同樣在吃東西的東北學霸外國人眼神一交換,明白了,來互相換著吃,嘗嘗不同的味道。 幸好他很有規(guī)則意識,沒一會兒就反應過來了。真香。 于是他學著前面東北嘉賓的炫耀法,“地鐵禁食,讓出行更文明,哎——懂了吧?!睅е赜蚩谝舻摹鞍ァ弊质蔷A。 餓著肚子在對面遙遙相望的嘉賓們:我們有一句F○○K Y○○,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