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書迷正在閱讀:迷失在地球的外星綜合艦、用美貌征服世界[穿書]、穿書后被大反派標記、清宮之娘娘又精分了、丟掉渣攻以后[快穿]、淮陰侯她準備發(fā)癲、我的meimei來自日本、巡按的心肝寶貝[重生]、末世大佬清奇爆紅[娛樂圈]、成為女皇的條件是社死[蟲族]
互相欣賞完作品之后,幾個年輕人又開始高談闊論。起初無非是彼此的近況,有趣的傳聞,后來就慢慢談起了國事,針砭起時政來。 年輕人滿腔熱血,什么都敢說,說到義憤處,甚至拍案而起。 慕遠聽著覺得有趣,這群年輕人確實很有想法,雖然有些地方難免異想天開,那只是因為他們所站的位置不同,有些東西看不到罷了。慕遠自問若不是對原來那個世界中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了如指掌,以史為鏡,只怕見解也不會比他們更高明。 說到后來,有人嘆息一聲:“我們縱在此高談闊論又有何用?無法上達天聽,也不過是一些牢sao之言罷了?!?/br> 便有人附和道:“寒門豎子,縱有滿腔熱血,空有滿腹詩書,欲報國卻無門。” 又有人嘆了口氣:“我倒是想要像任堅兄那樣棄筆從戎,只惜手無縛雞之力,爹娘亦不允?!?/br> 聽到這里,慕遠的情緒也受到感染,有些低落起來,他也注意到自那群年輕書生開始談論國事起,紀三就沉靜下來,面上淡淡的笑意也斂了。 難道是因為那幾個年輕人說了什么不該說的?慕遠想到對方的身份,暗自揣度著,卻不好說些什么。 等到了無人處,倒是紀三先開口問道:“慕兄覺得方才那幾個書生如何?” 慕遠想了想,保守一點答道:“頗有些才華,那些詩畫都不錯?!?/br> “還有呢?”紀三一副“你明知我問的不是這個”的眼神。 慕遠沉思了一會兒,還是誠懇地回答:“有熱血,有抱負,有才能。” 紀三眼睛亮亮的,點頭道:“不錯,這些都是人才,都是國之棟梁。若都能為朝廷所用,于國于民,都是大善?!?/br> 紀三說著,眼神有些暗淡下去,低低嘆了一聲:“只可惜,一句‘寒門豎子’便阻斷了所有的可能。朝廷里除了翰林院還有幾個寒門子弟,不論是在京中,還是外放的官員,莫不是出自閥門世家,或者沾親帶故。尸位素餐者,不計其數(shù)。而那些真正有才能有抱負的棟梁之材卻只能埋沒。不僅有負于他們這一身才學,更是國家的損失?!?/br> 如今朝廷對于官員的選撥,采取的是類似于慕遠所知的“九品中正制”的制度,講究一個門第,出身。寒門子弟想要入朝為官,難度堪比鯉魚跳龍門。 慕遠靜靜地聽著,他知道,紀三說著一番話,不是想要聽他的什么意見,只是想傾訴一番而已,他也甘于做一個沉默的傾聽者。 果然,一會兒之后,紀三顧自笑了一下,低聲道:“讓慕兄聽我這些牢sao了,煩勞了?!?/br> 慕遠靜靜搖了搖頭,安慰道:“不會。” 之后兩人沒有再提類似的話題,但是一直等到離開小金山之后,那種略有些低落的情緒和氛圍才慢慢調節(jié)過來。 傍晚時分,幾人才到了大明寺。 慕遠所知道的那個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大明時期,這個時代自然已沒有了南北朝的歷史。只是巧的很,幾朝之前,也曾有過一個天子年號大明,恰巧在那時起建了這座寺廟,亦名叫大明寺。慕遠再一次為驚人相似的歷史感嘆了一番。 馬車寄停在山下,幾人沿著數(shù)百級的石階緩步向上,去拜訪這座莊嚴肅穆的古剎。 隨意在寺中游覽了一番,慕遠和紀三便被請到了主持的禪房中。 紀三昨日便說過要來大明寺向主持討一杯茶喝,方才一入了寺,墨硯便消失了一陣,想必就是去做安排了。 主持慈眉善目,像個溫厚老者,披著袈裟,坐在禪房中,面前擺著一副茶具。 兩人行了禮,在主持對面坐下。 紀三開口道:“大師別來無恙?!?/br> 主持雙手合十,念了個阿彌陀佛,說道:“多謝施主掛念,老衲無恙?!?/br> “如此便好。”紀三道。 主持又道:“還要多謝施主月前差人送來的雨前龍井,此物難得,施主費心了?!?/br> 紀三淡淡一笑:“大師是識貨之人。如此好物,送于大師,也好過在我這個粗人手中糟蹋了?!?/br> “施主過謙了。”主持又唱了個佛偈。 紀三翻掌在慕遠面前一比:“這位是我的好友,慕云直?!?/br> 慕遠順勢一躬身:“大師好?!?/br> 主持回了一禮:“慕施主,有禮了?!?/br> 主持打開手邊的茶葉盒子,炒好的茶葉清香撲鼻而來。 “這是老衲珍藏的大紅袍,得知貴客臨門,特請來招待。” 紀三輕輕一笑:“這可比雨前龍井珍貴多了,在下豈非占了大便宜?!?/br> 主持雙手合十道:“施主此言差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區(qū)區(qū)幾片茶葉,又算得了什么,何必著相?!?/br> 紀三低頭道:“是在下失言。” 主持泡茶的手法很好看。 慕遠曾經(jīng)也欣賞過茶道表演,其中的步驟大致相同。只是表演者多是妙齡少女,看起來便顯得靈動溫婉,賞心悅目。而主持是長者,更有一種厚重持長,沉淀了歲月風霜的味道。 不一會兒,明亮橙黃的茶水便被從小壺注入杯中,一股馥郁的蘭花香氣散開,沁人心脾。香味持久不散,口感亦極好,不愧是巖茶中的巔峰。 品完茶,又聊了一會兒,兩人便起身告辭。 主持送到禪房門口,合掌道:“寺中已備好禪房,兩位施主請自便,老衲還要做晚課,恕不相陪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