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運動漫主角是怎樣煉成的、[綜武俠]當琴爹穿越武俠世界、[綜]如果我們有另一種可能、[綜漫]立海高中男子網球部、[綜漫]瑟瑟發(fā)抖、我的男朋友是小蜘蛛[綜英美]、[劍三]極道魔尊、[綜漫]忍者佐子、[綜漫]帽子架在線追妻、[香蜜]錦玉良緣
“無錯!有理!” 這四個字敲打在陳廷敬的心頭,他猛地屏息,雙手慢慢的握緊成拳,難以置信的抬起頭,嘴唇蠕動。 同樣不可思議的還有在場所有其他臣子,尤其是以工部尚書余國柱為首者面無人色,哪里還不明白康熙的怒火朝向的是他們而不是陳廷敬。 他們只覺得全身冰冷,竟是連爬起來的力氣也一下子均無,只能癱軟在地上。也有不死心的人將目光投向面上嚴峻的納蘭明珠,希望他能出面說一句話。 納蘭明珠一聲不吭。 那太子呢……? 這些人渴望的目光投向太子。太子年幼又是初次上朝,若是吐出個一言半語…… 令諸人可惜的是太子胤礽此刻正抿唇沉思,上朝之前康熙曾叮囑他在朝會上應該多讀多想多思考。 更重要的是,康熙雖然沒說,胤礽卻是深知:少說話。 面對這些人求助的目光,他心有疑問卻決定相信康熙并等待下朝以后再去詢問一二。 “陳廷敬,遷至工部升任工部尚書,南懷仁,遷至工部升任工部侍郎……” 康熙看也沒有看殿下諸人,開口就是大動干戈。 當然,他原本計劃中的工部尚書并不是陳廷敬,而此刻這名以廉潔為名,屢次禁奢靡之風的官員卻正式進入他的法眼。 既然你們不愿,那就休怪朕攪個天翻地覆! 三十歲出頭的康熙現(xiàn)今依然是壯志未酬的年紀,此刻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倒是決定迎難而上! 作者有話要說: 感嘆下:這章好肥碩(叉腰) 明天開會一天都在外頭,更新一章12:00哦!,, 第六十四章 “工部尚書換人了?”胤祉驚訝的望著赫奕,盡力壓低聲音小聲嘀咕著。 現(xiàn)在正是午膳時刻, 架著春日天氣好, 胤祉帶著赫奕、張北還有一干太監(jiān)侍衛(wèi)溜去小花園內一邊賞花一邊用膳。 只不過剛坐下, 赫奕就偷偷透露了這個消息。 “沒錯。奴才聽聞明珠大人給大阿哥傳話,說是讓大阿哥千萬謹慎, 不要觸怒萬歲爺。”赫奕接著說話。 “余尚書是老了?!必缝韸A了一筷子菜, 漫不經心的發(fā)話。猶記得年前在工部,余國柱可謂是親力親為, 沒有他的協(xié)助,工部的人哪里會如此聽從一名小阿哥的吩咐。 可偏偏年后尤其是康熙將索額圖挪至工部見習后, 余國柱的行為就發(fā)生了180°大轉變。先是明里暗里將自己用的順手的工部員外郎調走, 隨后更是弄來幾名在工部排不上號的、偏生有后臺掛名的主事司務來協(xié)助。 若不是有魯師傅等人,后續(xù)的研究……呵呵! 余國柱所為……說到底,就是覺得索額圖被安排到自己身邊,就說明自己的態(tài)度偏向于太子。即便胤禔根本不會視自己為敵, 但是手下的人…… 胤祉抿緊嘴角。 大哥方才十四歲, 太子方才十二歲, 但明珠和索額圖兩派卻已是水火不相容的狀態(tài)。雖說胤祉深知后世九龍奪嫡的殘酷, 可一想到先前對自己手足情深的兩人卻是在兩派勢力的參合下逐漸面和心不和…… 而無能為力改變這一切更令他本已煩亂的心緒又低落幾分,唯有自嘲一笑。 胤祉手托著下巴,幽幽嘆了一聲。 許久,他才強打起精神細細詢問:“工部如今換了誰?” “是先前的左都御史陳廷敬陳大人……” “……哦?”胤祉眼前一亮。陳廷敬可是納蘭性德常常和他提起的人物,陳廷敬與徐乾學為故友,而徐乾學是納蘭性德之師, 能被納蘭性德推崇之人,在胤祉心中的地位登時上了一層樓。 不過說起納蘭師傅……胤祉若有所思,總覺得最近在宮中幾乎沒有見過。 “張北,你回納蘭府上的時候沒見著納蘭師傅嗎?”胤祉側首好奇詢問:“本阿哥怎么覺得好像師傅從盛京回來以后,這一個月都沒見著人?” 張北沉默一瞬,遲疑許久才輕聲說道:“……主子,納蘭先生身體不大好,這些天都請假未入宮當值?!?/br> 雖然被納蘭性德收為養(yǎng)子,但張北性情頑固依然稱其為先生,師傅。 “不大好?” 張北的話頓時引起了胤祉的注意。他下意識拉住他的袖口,盯著張北的臉色仔細的盤問:“出了什么事?” “是寒癥?!睆埍边B忙解釋:“納蘭府上奴才也問了。納蘭師傅素來有寒癥,一年要發(fā)個兩三回,只是這一次尤為嚴重。自從回京以后,納蘭師傅時而冷戰(zhàn)時而高熱,口唇指甲更是多次發(fā)紫,喘不上氣……” 說著說著,張北情緒也逐漸低落:“往年說是幾日半月就痊愈,可偏偏眼下已經快過半月也未有好轉的跡象,反倒是越發(fā)嚴重只能臥床休息。納蘭明珠大人還問萬歲爺求了太醫(yī)去府上?!?/br> 張北感受到胤祉手指用力,目光不由自主落在他裸|露出的胳膊肘上,可以見到胤祉用力之狠,用力之猛以至于手臂上都暴起了青筋。 口唇發(fā)紺、冷戰(zhàn)發(fā)熱……一個個疾病的癥狀合在一起,一個熟悉的名詞出現(xiàn)在胤祉的腦海之中。 是瘧疾! 康熙的金雞納霜是從哪里得到的?胤祉下意識的想到金雞納霜上……金雞納樹原產地并非是在中國,在大清也根本沒有后世那般種植,唯有嘗試從傳教士手中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