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特工如何解決單身問題、[洪荒]我養(yǎng)通天那些年、[綜]鄰居皆是救世主、憂郁大叔是總裁的白月光、與妝(父女)、心頭血(高H、雙重生、1v1、HE)、玫瑰予我(高H)、帝國囚籠(高H,SM)、陪她看日落、我氪金出來的老攻
正經(jīng)的香餑餑呢! 而作為即將被群雄競逐的那頭鹿,玉錄玳對此還一無所知著。只樂淘淘指揮人折騰她的馬車,為即將到來的木蘭秋狝做準(zhǔn)備。 來了大清幾個月,終于可以往京城外溜一圈兒,玉錄玳萬分期待著! 但這會兒水泥雖然產(chǎn)量日益增多,卻還緊著河道、城防等方面。至少明年之前,是甭想用在鋪路搭橋上。是以官道還是那個官道,雨天泥濘、晴天揚塵,特別考驗交通工具。為使旅途無憂,玉錄玳索性閉門謝客,真·閉門造車。 本來,在她的設(shè)想里,杜仲膠有了、彈簧有了。連大名鼎鼎的黃履莊都被她說服,放下手中正研究的器具,加入到她的研究小分隊了。那更輕便、不顛簸,集美觀于實用為一體的馬車?yán)懋?dāng)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結(jié)果…… 她只知道大拿被譽為東方愛迪生,善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卻不料他還觸類旁通,吹毛求疵,啊呸!是精益求精。 盡管不是第一次看到杜仲膠,黃履莊還是如獲至寶地湊上去看了又看。那眼神兒,絕似風(fēng)流才子遇見了絕世大美人兒。 激賞中帶著nongnong的癡迷。 看得雖不是真正原創(chuàng),但好歹第一個將它帶到大清的玉錄玳自豪臉,滿滿的與有榮焉:“怎么樣,黃先生,這個杜仲膠還行吧?” 黃履莊皺眉:“東西絕對是好東西,但質(zhì)量上應(yīng)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使用么,就完全是在暴殄天物了!這么好的東西偏如獸皮、鐵皮一樣用,豈非殺雞用牛刀?” 對對對,是這樣的沒錯! 玉錄玳心中的小人兒狂點頭,不停給大拿點贊: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專業(yè)的,就是專業(yè)的。 可面上,這戲精卻風(fēng)雨不透,只做一臉困惑的樣子:“先生覺得這杜仲膠的品質(zhì)還能再優(yōu)化,作用上……” “作用這根本就沒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作用!”事關(guān)專業(yè),黃履莊誰的面子都不給。連玉錄玳的話頭也是說截就截,看得寶格楚不斷皺眉,很想教教這位何謂尊卑。再是某專業(yè)的大拿,也還是格格府上的一奴才。 偏玉錄玳絲毫不以為意,還很有點欣賞黃先生的率直。 瞧瞧這認真向?qū)W,洗耳恭聽的樣兒! 也許是被寶格楚的眼刀子扎了太多下,黃履莊終于想起自己面前站的是誰了。忙拱拱手,不那么走心地說了句格格贖罪:“格格有所不知,小民屢嫌那木制小車,也就是您說的那個自行車車輪過于厚重又不耐磨損,嘗試以鐵替代之。然鐵器一直被朝廷管制,哪能叫我等升斗小民隨意取用?” 黃履莊皺眉,神色間很是遺憾。 畢竟材料短缺,就很制約他的研究。好在進了和碩襄格格府后,雖不敢說要多少精鐵有多少精鐵,可以隨意取用。但供給他做點小小研究,卻是足夠的。光沖著這點,黃履莊就覺得這波投靠不虧了。 更何況他在這還見到了杜仲膠這等夢寐以求的材料呢! 洋洋灑灑一大段,玉錄玳才終于聽明白。合著黃大拿早就嫌棄木質(zhì)車輪的蠢笨、易損還阻礙速度了。一直暗戳戳尋找種可以媲美皮子,又勝過皮子的材料。頂好柔軟又堅硬,可塑性強,還可中間充氣的。 而現(xiàn)在看著,這黑乎乎其貌不揚的杜仲膠,可不就是他的理想型么! 玉錄玳結(jié)結(jié)實實被驚呆:“……充氣?先生怎么會有這種想法?” 你們發(fā)明家眼光都這么超前的么? 黃履莊樂:“這又不是什么新奇的。泱泱中華,地大物博。很多東西一直都存在,只格格沒注意過罷了。早在宋時,就已經(jīng)有充氣皮球了。書曰:蹴鞠以皮為之,中實以物,蹴蹋以為樂也。亦謂為卵傘,袼做牛彘胞,納氣而張之,則喜跳躍……” 還真不知道宋人這么會玩兒的玉錄玳尬笑:“再有前例可循,也得先生博聞強記。這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不然木訥如我等,即便看到了也只置之一笑,何曾想到這許多?” “哪里哪里?”黃履莊謙遜而拜:“格格獻上牛痘、水泥、杜仲膠之方已經(jīng)惠及天下。愛國義學(xué)的籌措更是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赫赫之功,簡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又豈是小民這星火之光可以匹敵一二的?!?/br> 作為盜版發(fā)明者,玉錄玳臉皮再厚那也不好意思在真正的大拿面前裝X。 忙連連遜謝:“先生,使不得,使不得。我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已,哪有那許多高尚情cao?不過是,生在大清,為大清子民,享大清庇佑。自然而然的,就希望大清更好更富強罷了?!?/br> “到底國安民昌盛,才會有更多人惠顧我琳瑯閣你說是吧?” 黃履莊點頭稱是,心里又給玉錄玳添了個為國為民、毫不居功的標(biāo)簽。謙遜又有慈心,還極力支持他的各項發(fā)明研究,最是個滿大清都找不到的好東家了。 又一輪的彩虹屁與被彩虹屁后,玉錄玳狀似好奇地問:“既然先生想到了給車輪充氣,那么……如何充氣呢?” 沒有打氣筒的年代,這個會很難吧! 玉錄玳記憶里光環(huán)全速啟動,試圖尋找打氣筒設(shè)計相關(guān)的知識。好盡量巧合不突兀地提醒提醒黃先生,盡可能縮短杜仲膠輪胎的上路時間。 然后,她就又被科普了。 就見黃履莊笑答:“格格無需擔(dān)憂,這個問題早有解決辦法。早在宋朝,就有專門給皮球充氣的器具,謂之打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