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書迷正在閱讀:非人類穿越時空的日常、師父難當(dāng)、養(yǎng)歪師弟后他人設(shè)崩了[重生]、匪風(fēng)悍氣、怎么追男孩子 完結(jié)+番外、如昨、女帝和長公主、夫郎是個戀愛腦 完結(jié)+番外、把你裙子穿上 完結(jié)+番外、新歡 完結(jié)+番外
經(jīng)此楊曄也再次被李家的家底給震撼了,難怪李橙時時頂撞宋庭游,憑借著宋家那眼高于頂?shù)牡滦?,還會對李橙和顏悅色。 步行去京城的路上,楊曄雜七雜八亂想了很多,清早的京街已經(jīng)十分嘈雜了,這個點兒正是夜市和午市替換的時間段,說話的聲音不如白日夜里大,可收攤兒開門的聲音平平砰砰,在悠長的街道里更是響亮。 楊曄步子快,一路上也瞧見了不少上朝的官員,有著急趕著往紫禁城方向走的,也有在剛剛支起的小攤兒上吃餛飩喝稀飯的,紀朝京官是九品以上方可入殿上朝,而這九個品階的官員里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日日早朝,五品以下的則初一、初六、十五才上早朝,一個月就上三天。 他瞧見那些神態(tài)自若還在早餐攤前吃早飯的衣飾紋樣皆是五品以上的官員,而急匆匆的往往都是些五品以下的官員,日日早朝的高官兒們摸準了早朝的習(xí)性,對時間的把握也更加穩(wěn)當(dāng),自然是不像一個月上三次早朝小官兒的惶恐。 楊曄瞧著這一派現(xiàn)代上班的模樣,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在里頭。 楊曄進紫禁城到大殿外頭時,宦官將他引到偏殿去候著,這會兒里頭已經(jīng)等了不少官員,他進門竟有好幾個老態(tài)龍鐘的官員上了招呼行禮,皆是一些比他官職低的七八品官員,其中有兩名都是在翰林院任職的,他客氣的與之寒暄了幾句,信步朝著站在最里頭正望著他的溫寒去。 “你還是來的早,跟以前在縣學(xué)里一樣。” 溫寒道:“我也才剛剛到,生怕楊兄還同昔日在縣學(xué)一般踩著點兒來,這朝不知李兄到哪兒了?!?/br> “放心吧,上學(xué)堂如何能跟上朝比?!碑吘股蠈W(xué)遲到最多被夫子責(zé)罵兩聲,而上朝遲到則要被罰俸祿,遲到過三還是要挨板子的,他可不信李橙敢遲到。 話音剛落,李橙也被宦官引著過來了,兩人笑道:“說曹cao,曹cao就到?!?/br> 三人聚在一起,不乏有目光掃來,作為新人,會被大家打量也情理之中,他們也安然自得的沒去理會,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喬公公前來宣眾官員上朝。 按著憑借順序,一排四人,分成兩列依次進入大殿,諸官員統(tǒng)一將手中的朝板置于左手彎處雙手蓋合,一一到齊之后,喬公公高聲宣話,眾官員行禮叩拜,一套復(fù)雜的程序走完后才正式上朝。 新官入職,少不了自我介紹,置于龍椅上的皇帝提了一句,楊曄便知趣的從隊伍中出列,回皇帝以后會報效朝廷云云的話,順道也讓諸位官員認識認識新科狀元,接著就是李橙和溫寒了。 時下沒什么大事,今日早朝主要就是讓諸位官員見新人罷了,一些例行公事的話和程序之后,諸人便再次行跪拜大禮恭送皇帝離殿,整個上朝攏共就那么幾句話的功夫,卻是花費了將近一個時辰的時間,繁文縟節(jié)實在太多了。 早朝結(jié)束后并不代表諸官員就能回家了,而是各自到自己的崗位上去做事兒了。 楊曄在翰林院任職,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記錄皇帝的言行,掌修國史,草擬一些典禮的文稿,相當(dāng)于皇帝的秘書機構(gòu)。其實無國家大事時,還是比較閑的,現(xiàn)下沒有什么大的典禮要舉行,皇帝也未曾發(fā)布大的詔令,目前也就修修國史。 第一天上任,有人帶著教著做事,一切倒是都很順利,坐在梨花木涼椅上寫字抄書,可比早朝時在大殿跪來跪去舒適多了,不多時就到了中午,享用了飯食之后,下午時間過的也快,申時就可以離開了,也就是三點到五點之間的時辰。 楊曄算了算,這一天上班的時間也不是很長,除了早上要來的很早之外,一切都還尚可,反正他又不用天天上早朝,不上早朝八點到翰林院就行了。 美中不足的一點便是宋庭游也是翰林院的官員,而且還是他夠不著的高官,不過像他那般的官員,也沒多少時間搭理他,再者,少傅大人偶時也會在翰林院晃悠,為此,倒是也不用太過擔(dān)憂了。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端午節(jié)快樂! 感謝在2020062322:02:18~2020062521:27: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南南木24瓶;偽淑女_宋宋10瓶;口袋里沒有糖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73章 連續(xù)上朝了十來天,楊曄幾乎摸準了上朝的路子,于是同楊成寫了封信回去,讓大哥準備著送福禧齋的糕點材料來京城,再者從家里抽兩個能干的人到京城。 這些日子上朝,翰林院的老油條們知道他是少傅門下的人,有意討好,幾乎日日都有人請他下朝了去喝茶,京城這些小官兒別的不行,但是說話捧人倒是很有一套,他同這些官員去了兩三回,每次都是往茶樓那一條街去,這些日子茶確也沒白喝,出去晃蕩的次數(shù)多了,也便知道這些官員和有權(quán)勢的人愛往哪兒竄了,由此也尋到了開分店的地方。 他下朝后跑了好幾日,總算是把店鋪給拿到了手,不過為此也耗光了他手上握著的積蓄,之后店鋪的運轉(zhuǎn)資金,還得要從家里拿錢出來才行。 阿喜日里無事,偶爾便會帶著家里的仆人去新買的鋪子打掃,鋪子位于文街,整條街平層的鋪子并不多,大多數(shù)都是三個四個樓層的茶樓酒樓,以及一些大型的金銀首飾店,還有樂器店,總之都是引人花大錢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