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jié)
幸好,楊冬燕不光有上輩子兒子們的孝敬,連帶這輩子的兒子也沒少拿錢給她花銷。 用魏大牛的話來說,老太太也沒旁的愛好,就喜歡拿金子銀子玩,那為啥不滿足她呢? 而方氏和小楊氏這對妯娌,這些年下來也完全適應了富貴人家的日子。 尤其是方氏,作為家中長媳,在窩頭尚未娶妻之前,她才是老魏家執(zhí)掌中饋的人。楊冬燕倒是可以奪權,但她圖啥呢?上輩子偌大的一個永平王府,她都無心打理,做什么要插手管這個小小的魏府呢? 于是,方氏從一開始的手生,到后來逐漸上了手。不說特別優(yōu)秀吧,但起碼沒出什么岔子。 哪怕后來窩頭娶了媳婦,作為大家出身的孟氏,也沒有跟婆婆爭奪管家權,而是安安靜靜的待在自個兒的院子,管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以及認真的備孕。 等方氏覺得是時候放權了,孟氏懷孕了。 這下還有啥好說的?方氏繼續(xù)管著家,一直到前兩年,才慢慢的將手頭上的事情移交給了孟氏。 至于小楊氏嘛,可別以為她這人只會吃,人家還會喝……呃,是會折騰孩子們。 小楊氏啊,她當初是做夢都想生出個兒子來,哪怕自家男人、婆婆都沒有逼迫她,那她也想生個兒子。這倒不是因為重女輕男啥的,而是因為一個不可說的秘密。 直到今個兒,小楊氏依舊記得當年一家人在鄉(xiāng)下地頭過得日子。那時可真是苦啊,吃不飽穿不暖,她最大的夢想就是隔三差五的能吃上一個雞蛋。 誰知,夢想還真有成真的一天,當然不是說現(xiàn)在,而是在她懷上豬崽的時候,通過談判得到了天大的好處,每天都能吃兩碗撈干飯并一個雞蛋! 我的乖乖,放在如今啥都不算的事兒,擱在那會兒絕對是天大的喜事兒。 小楊氏記得,那時候的方氏可嫉妒她了,嫉妒她每天都有蛋蛋吃。 這些當然談不上什么秘密,小楊氏心中最大的秘密就是…… 她當年罵兒子失敗了! 你想想,楊冬燕為啥隨手一撈就能撈到吃的用的甚至錢呢?唯獨她,怎么罵都沒有用,上輩子的兒子喲,一點兒都不惦記她。 別以為小楊氏就真的沒腦子,人家只是在尋常事情上不愛動腦子,真的攤上事兒時,還是很愿意靜下心來思考問題的。 她覺得有兩種可能的。 其一,她上輩子的兒子們都是混賬玩意兒,沒一個是惦記死去的老娘的。自然而然的,她要不到供品。 其二,兒子們倒不是混蛋,可因為家里太窮了,實在是太窮太窮了,所以無能為力。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在老魏家窮得連叮當都不會響的時候,他們每年都不給老祖宗燒紙錢,也不給老祖宗放供品。像每年供奉黑豬白羊這些事兒,那是老魏家發(fā)達以后才有的。 她是這么算的,直到某一次方氏逼逼她,她才意識到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她上輩子沒兒子??! 意識到這個可能性時,小楊氏差點兒就嚇哭了。 其實,在那時老魏家的日子已經(jīng)過得很不錯了,反正吃喝是肯定不愁了??删退氵@樣,小楊氏還是被嚇壞了,她擔心的不是這輩子的事兒,而是下輩子。 試想想,這輩子是老太太能撈到供品,大侄兒又上進能耐。她做了啥?她啥都沒做呢! 所以,萬一等到下輩子,她失去了這倆人,又沒有兒子給她上供,豈不是要窮苦一輩子? 從這一點上來看,哪怕是傻子,那也是有她特有的邏輯的。 總之,小楊氏做夢都想要一個兒子,她都想好了,一定要好好養(yǎng)兒子,養(yǎng)得健康壯實的。為啥呢?因為一定要長命百歲,不然等她掛了,沒幾年兒子也跟著掛了,那不是白瞎了嗎?其次,要培養(yǎng)出能耐來,只有自個兒能耐了,不愁吃穿了,才有余力來供奉祖宗。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孝順…… 小楊氏預想了很多很多,幾乎把畢生的腦子都用在了這事兒上面。她想得透透的,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慮到了,連邊角細節(jié)部分都沒有放過。 然后,她生下了豬崽。 再然后,就是豬小妹了。 再再后來,小小妹也出生了。 兒子呢?兒子去哪里了?如果沒有兒子的話,就算她這輩子日子過得好好的,那下輩子呢? 小楊氏哭唧唧,她覺得方氏真是個烏鴉嘴啊,搞不好上輩子她就沒兒子,然后這輩子還是沒兒子……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內(nèi)心太悲痛了,人到中年,小楊氏生了個胖餃子。 餃子多好呢,那身子骨倍兒棒,打小就熱愛一切運動,上躥下跳的展示著他那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能耐。等略大一些,又送去了永平王府學武藝,再后來因為在學習上面不開竅,索性就走了武將之路。 到目前看來,一切都在正軌上。當然,武將跟文臣是不同的,在和平年代要想建功立業(y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不過也沒啥的,耐心等待總歸是有機會的。 大功告成,現(xiàn)在只差她咽下最后一口氣了…… 呸呸! 小楊氏得空了就告訴餃子,當兒子的要孝順,等她沒了以后,一定要好好上供。當然,也因為對兒子上心,小楊氏主動自發(fā)的做了很多事兒,一改原先懶散的毛病。 還有饅頭…… 饅頭啊,他是大房的孩子,但因為方氏管著中饋,事情特別特別多,一度忽略了他。還好這孩子好養(yǎng),沒人管著也不妨礙他一心進學,但偶爾他還是會羨慕只比他大了半歲的餃子哥。 餃子哥多好呢,他有個恨不得一天到晚跟他黏在一起的親娘,有個一口氣能吃半桌菜的大姐,有個花容月貌好看得不得了的二姐,還有一個一巴掌下去能把餃子拍成餅餅的三姐。 真幸福??! 羨慕對吧?成啊,小楊氏立馬接手了饅頭,橫豎養(yǎng)一個也是養(yǎng),養(yǎng)兩個也是養(yǎng),沒差的。 小楊氏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等她死了以后,記得多上點兒供品。 多么樸實無華的請求呢? 光聽著就特別讓人感動。 無論是饅頭還是餃子,都牢記著小楊氏的話。這餃子還好,他都習慣了小楊氏時不時的來這么一出。饅頭就不行了,他回頭就問他娘…… “娘啊,二嬸她啥時候死呢?” 方氏反手就是一巴掌糊在饅頭的腦殼殼上,費了一些力氣才明白了前因后果,她很是無奈。 心說人活著就管好這輩子,你連這輩子都沒管好,管啥下輩子呢?她也抽空勸了小楊氏,但效果不佳。 考慮到人家小楊氏也沒干出太離譜的事兒,不就是要求將來死了以后,子孫后代多供奉供品嗎?這個要求也不算什么,方氏沒多猶豫,就將這事兒給拋到了腦后。 …… 總得來說,老魏家是很和諧的,就算偶爾有人抽個風啥的,但也無傷大雅,對吧? 只這般,康元五年到了。 二月會試,三月放榜。 讓人吃驚的是,廖先生還真就是榜上有名。只是,鄉(xiāng)試考了濟康郡第九名的他,這次的會試卻是排到了二百名開外。 這個成績不能說好,但也可以了。 窩頭安慰廖先生,說他當年都沒考得那么好。又道,殿試的情況跟會試有所不同,說不準能考得更好呢。 一般來說,殿試除了頭榜前三是固定的話,二榜取多少名并不是固定的,有時候少了只取幾十人,也有取過一百多人的先例。但可以確定的是,二百名開外就肯定只能是同進士了。 同進士如夫人,這要是沒考上之前,只會覺得同進士已經(jīng)好上天了??梢强忌弦院竽??同進士其實就是殿試落榜的意思,你說心里好受不? 廖先生挺好受的…… “你不必說這些,我已經(jīng)圓了鄉(xiāng)試的夢,來南陵郡參加會試,既是因為朝廷要求這么做,也是想跟你見一面,當面道聲謝。能考上便是我萬萬不曾想到的事兒,斷然不會再奢望其他。” 同進士又如何?廖先生其實也沒什么太大的志向,相反,因為先前教了太多年的書,他已經(jīng)將目標定在了縣學或者府學的學官上。 如果是縣學的學官,但凡是個舉人,且言行舉止不要太過了,就一定能被聘上。府學的難度就高了,可如果是同進士的話,那就沒問題了。 興許他還能去試一試省學那邊,萬一被取上了呢? 廖先生明白自己的情況跟窩頭是不同的,旁的不說,在一群年過半百的考生中,窩頭一個少年郎自然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但窩頭考殿試時年僅十四歲,他今年已是五十有一了。 再說了,他還瘸了一條腿。 哪怕朝廷有令,像他這樣并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殘疾也能參加科舉走上仕途,但想也知道等吏部考核選官時,肯定是要吃大虧的。至于殿試就更不用說了,當今又怎會取一個瘸子當進士呢? 不得不說,廖先生還是不夠了解當今。 待四月殿試后,他被取中為二榜進士,位置特別尷尬,二榜的倒數(shù)第一,但去處卻格外得襯他的心意。 他以為最好的結果就是能讓他當上濟康郡省學的學官,就這樣都是夢寐以求的事兒了。結果,他被選去了國子監(jiān)。 吏部考核、禮部授禮,所有人都沒有為難他。他當時以為世上還是好人多,直到后來才明白,原來是當今的授意。 當今念他是新政發(fā)布后,第一個通過會試的殘疾者,又從窩頭處聽說這位是他的先生,正好今年又是一年一度的回京述職年,從濟康郡的郡守處得知,這位在幾十年里堅守私塾先生的位置,明明是年少被人迫害,卻始終不曾放棄人生…… 多么勵志啊! 這樣的人才,送到國子監(jiān)多合適呢! 聽聞事情辦成后,當今還特地喚來了他那愚蠢的弟弟,即三王爺。 將廖先生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當今滿臉的認真嚴肅,語重心長的勸解三王爺當個人吧。 三王爺:??? 有話好好說,我咋就不當個人了? 當今的意思是,瞧瞧人家,從小就是一帆風順的,冷不丁的遭遇了幾乎可以說是毀了人生的慘事,可人家多堅強呢,非但沒有自暴自棄,還認真生活努力上進,即便蹉跎了二十多年的光陰,最終還是獲得成功走上巔峰。 “那我哩?” “你?你從小不干正事兒,小時候仗著皇祖母疼你寵你,變著法子的搞事兒。后來皇祖母沒了,這不是還有父皇幫你兜底嗎?父皇駕崩后,我每回說你幾句,你就往母后那頭跑。看看你自己,再看看別人……” 三王爺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是啊,他都投胎到皇室了,為啥還要努力上進呢? 皇子上進是什么?親王上進又是什么?哥啊,你腦子是不是不清楚??? 然而,甭管他心里逼逼了多少,實際上也只能聽著當今對他的說教。好在,當今也就只能說說罷了,說夠了還是放他離開了。 三王爺頭重腳輕的出了宮,沒立刻回他的親王府,而是讓人駕著馬車去了公主府。 他想找他的小伙伴好生倒倒苦水,結果卻被告知小伙伴去了老魏家。 劉侾啊,他曾經(jīng)不止一次的說過,每次只要他想起了那個待他如珠似寶的老祖宗時,都會跑去找魏家老太太。他說,魏老太太就跟他親祖母一模一樣。 想到這里,三王爺又索性往老魏家去了。 這位也是魏家的老熟人了,隔三差五往這邊跑的,其頻率甚至超過了豬崽她們姐妹仨回娘家的次數(shù),被魏家人私底下稱呼為四小姐。 對了,還有五小姐呢! 五小姐這不是就待在楊冬燕跟前嗎? “老祖宗!您可得為我做主啊!我爹他簡直不是個人!不對……反正他太過分了,這次您必須得幫我,一定要幫我好好教訓他!還有我哥,您快動用家法吧,狠狠的收拾他!” 劉侾頂著他那張俊俏的臉兒,正嗲聲嗲氣的撒著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