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書迷正在閱讀:沙雕作精能有什么壞心思[穿書]、穿成反派六年后,我覺醒了、穿成小傻子后我蘇炸了、造夢 (高H)、潮濕角落 完結(jié)+番外、豬蹄調(diào)教目錄[1v1 h]、[娛樂圈]你到底有幾個好哥哥、孤是昏君,被冤枉的、總裁出軌記、誘他成癮(高H 1V1)
果然,長的好看的怎么會是炮灰。 禾斐面帶微笑,搖著折扇,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走上臺。 主持人打量了一下禾斐,似乎被禾斐的氣質(zhì)折服,沒有直接質(zhì)問,而是繼續(xù)問:“《春江花月夜》是誰寫的?” 沒錯,陶彥聽見以《春》為題,就“隨便”寫了一首《春江花月夜》 其實陶彥本意只是因為一柱香時間太長了,他寫的太快容易被懷疑,就挑了一首比較長的詩,再這慢點,好墨跡夠一柱香的時間。 柳茜茜沒有看陶彥寫詩,因為相傳大興皇帝是個草包,她為了給陶彥留面子,就沒有去看陶彥到底寫了什么,只是看見陶彥寫了很多,她覺得陶彥寫的很一般,比較時間很多,一首詩往往是一兩句的點睛之筆,這種段時間內(nèi)寫詩,寫太多是很吃虧的。 陶彥認(rèn)為古代人肯定大多都是文采卓絕,可是忽略這是一個民間比賽,而且我們在現(xiàn)代背的那些詩,哪一首不是代代相傳的千古絕唱。 主持人問第一遍的時候,陶彥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直到主持人又問了一遍,陶彥才回應(yīng)一句:“我寫的?!?/br> 看見陶彥帶著面具,穿著也比較普通,主持人多了幾分輕視:“請你也上臺上吧?!?/br> 柳茜茜自然知道被叫上去的人是因為寫的太好被懷疑漏題,她認(rèn)識禾斐,所以知道以禾斐的文采不至于,所以她一直在思考的是朔風(fēng)的人怎么也來大興了。 可是柳茜茜卻沒想到陶彥也上去了,直到陶彥走出三步,柳茜茜才反應(yīng)過來,陶彥也被叫上了臺。 陶彥穿的衣服是普通的淺藍(lán)色的衣服,布料也很普通,畢竟是偷偷跑出來,為了低調(diào),還帶著豬頭面具。 主持人說:“這位公子可以把面具摘下來嗎?” 陶彥思考了一下,想著也沒幾個人認(rèn)識自己,還能讓不知道坐在哪里的楊歡驚艷一下,就伸手摘下了面具。 果然人都是要看見的,陶彥頭飾只有一個普通的木簪子,把頭發(fā)束起,可是普通的衣服,普通頭飾,卻不能讓陶彥普通。 一雙眼睛有些懵懂的看著眾人,干凈的仿佛初生的嬰兒,嘴角掛著微笑,多好看我們就不多說了。 陶彥整個人的氣質(zhì)和禾斐不同。 禾斐雖然也是才子,但是他少年成名,如今年紀(jì)輕輕身居高位,身上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傲氣,雖然不會讓人討厭,還是會給人一種望而卻步的感覺。 而陶彥站在那里就是仿佛春天的暖風(fēng),不僅沒有任何殺傷力,反而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看到這張臉愣在原地的不僅有站在人群中的柳茜茜,還有坐在樓閣里看熱鬧的楊歡。 第9章 1.8囚籠中的金絲雀 陶彥有些僵硬了的站在臺上,雙手不知道該放在哪里,眼睛帶著慌亂,給人感覺就像做了虧心事的小孩子。 聯(lián)想一下剛剛主持人說的話,再對比一下禾斐的落落大方,人們不由把懷疑的對象偏重于陶彥。 “這兩首詩,是你們現(xiàn)場寫的?”主持人看了一眼兩人,然后問道。 雖然是問的兩個人,可是明顯目光停留在陶彥的身上的時間比較長。 “是。”禾斐輕笑一聲說,直視主持人的眼睛堅定,面色沉穩(wěn),看起來就像再說著家常,沒有任何需要掩飾的東西。 “是。”陶彥的聲音比較小,也是直視著主持人,雖然氣勢上弱了幾分,但是他的眼神清澈見底,也不是撒謊的樣子。 主持人雖然更懷疑陶彥一些,可是他也無法分辨誰說了謊。 “我有一個辦法,來確定兩個是否提前就得知題目。”一個聲音從閣樓上傳出。 眾人隨著聲音望去,看見一個衣著華貴,氣質(zhì)非凡的男子,正眼角掛著笑意,看著臺上的兩個人。 這個人說話有一種讓人信服的魅力,他說有辦法就一定有辦法,人們也都習(xí)慣性的仰望那個人,等到他說話。 那人就是楊歡,與生物來的王者風(fēng)范。 “我們現(xiàn)場再出一題,讓他們作答,比個高下。” 楊歡看向禾斐,問道:“禾兄可愿意?” 禾斐和楊歡自然是認(rèn)識的,誰也不會捅破對方的身份,現(xiàn)在都是在相互試探:“哈哈,自然是楊兄說什么是什么了?!?/br> 楊歡又把目光投向陶彥,陶彥往后推了兩步,有意躲閃楊歡的注視,可本就是居高臨下,躲又能躲到哪里? “你可愿意?” 陶彥低著頭,下意識的說:“全憑皇……憑你做主吧?!?/br> 楊歡隨后又說了一句:“不許輸?!?/br>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不知道是對誰說的。 禾斐和陶彥都知道,楊歡這句話是對陶彥說的,禾斐認(rèn)識楊歡,可不是陶彥,聽見楊歡話后,不由多看了兩眼這個能很自己站在一起比試的人。 可是他只看到了一個膽小怯弱,不敢自己的孩子,心中一開始就多了幾分輕視。 楊歡剛剛畢竟表示出來自己認(rèn)識臺上的人,所以這新的題目還是由主持人出,主持人和幾位評委商量后說:“為了防止漏題,我們就拿一些比較偏門的題目。大家都知道大興近百年來國泰民安,沒有戰(zhàn)亂,所以我們就以戰(zhàn)亂為題,寫詩吧?!?/br> 這個題目雖然不是很應(yīng)景,不過的確讓人想不到。 還是一柱香的時間,兩個人都遲遲沒有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