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電影人_分節(jié)閱讀_103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成為養(yǎng)殖大戶后、[綜漫]宇智波二代舞王
他們兩邊吵來吵去,對方最后蓋棺定論:“如果不能換《黑白》來,那今年就干脆別來了。” 謝蘭生也生了氣了,說:“不去就不去!” 頓頓,又道:“您有偏見,您當選片主席的這幾年我都不會再想去了!拜拜!!” 哼! 謝蘭生知道,雖然說戛納電影節(jié)選片團由10人組成,其中5人看外國片,最后電影節(jié)主席、選片主席、一名導演、一名記者、一名電影愛好者共同決定入圍名單,可實際上,主席或者選片主席經(jīng)常自己決定一切,一個人在家就看完了。他們實在不愛《山坎》,就算了。 放下電話,謝蘭生也覺得好累。 他怕自己妥協(xié)多了,棱角就沒了。 他聽說過,電影節(jié)有政治傾向,《山坎》證明這是真的。仔細想想,戛納電影節(jié)資金由法國國家影視中心、普羅旺斯大區(qū)政府和戛納市政府負擔,威尼斯電影節(jié)資金來自意大利文化部,而柏林電影節(jié)資金來自聯(lián)邦政府文化部,其實都難“獨善其身”,雖然,今年這新選片主席似乎尤其……更糟的是,這些電影機的主席一年一換,選片主席卻是一做數(shù)年的。 一邊不讓導演說好,一邊不讓導演說壞,好好地想講講故事為什么就這么難呢?一部片子從頭到尾總有“好的”也有“壞的”啊?!渡娇病分攸c是警察嗎?不是的,是啞巴,是“我”呀。 他覺得,電影這樣好的東西,應該是造福人類的工具,而不是國家戰(zhàn)爭的武器,他可能是太天真了。人類、國家有時沖突,這個平衡究竟在哪只有時間能給答案。他們需要一點一點地向前走,注意結(jié)果,試探邊界。 謝蘭生也十分明白政治復雜,可他還是忍不住想:你們是否太敏感了?一部中國文藝電影究竟能有多少人看?真會因為一個故事喜歡中國、討厭中國?警察“好”于是喜歡,警察“不好”于是討厭?喜歡討厭又能怎樣?還有,如果有人因為電影就喜歡了或討厭了,錯的是他自己本人?還是電影導演? 電影變成這個樣子,最后,一群導演討好這邊,一群導演討好那邊,好多事兒全變味兒了。 謝蘭生真想不明白。 在與主席“爭吵”這晚,謝蘭生在電視上面看到一個xx峰會,上面眾人宛如演員給觀眾們認真觀看,突然之間腦子里面就浮現(xiàn)出一句話來:電影,是高明的政治;政治,是高明的電影。 ………… 經(jīng)過這樣一遭子事,謝蘭生也懶得再帶《山坎》參加電影節(jié)了,包括一切的電影節(jié),他可不想再次經(jīng)歷戛納前的那些爭吵了。 說不定,他以后都懶得去了。 反正,他還有錢,而且不少,可以再拍好幾部呢?!拔乃噺团d國際”的Bill又把《生根》賣出10萬磅,也就是英鎊貶值后的15萬美元。 決定不去電影節(jié)的謝蘭生便開始帶著《山坎》在中國轉(zhuǎn)悠。 1994年,中國的大中城市“咖啡廳”如雨后春筍。 謝蘭生想“咖啡廳”的大多顧客比較“文藝”,說不定會喜歡電影,于是他便帶著《山坎》一家一家咖啡廳談,說幫對方打造特色、吸引顧客、贏取競爭、增加利潤。他說,自己可以放映電影,這樣,文藝青年在他們的咖啡廳里便能看到電影院里看不到的市面上也買不到的三四部文藝電影,其中《生根》曾在都靈一舉拿下最佳影片,《美麗的?!穭t在戛納一路殺進競賽單元,而且,這些都是中國片子。謝蘭生還說,如果有人想看電影,那他一坐90分鐘肯定還要再點東西,再消費消費。 他說動了挺多老板。 這些老板同意蘭生支個白布放映電影,用以吸引文藝青年。來咖啡館的顧客們想看電影就看電影,想自己聊就自己聊,不耽擱——謝蘭生并不缺資金,給電影做了字幕。 放映效果竟然很好。 不少顧客非常喜歡,尤其是年輕女孩子。他們看的非常入迷,有些人還輕輕抽泣。 謝蘭生覺得,果然,電影還是要給人看的。 他最開始就只想拍,一切源于創(chuàng)作沖動??蛇@幾年下來以后謝蘭生又不滿足了。 電影何其有魅力。他不希望他的電影只有歐美人能看到,他還希望他的片子能被中國人也看到,后者意義才更加大。 往小了說,謝蘭生想受到肯定、受到贊揚,往大了說,也是為了影片中的人和影片外的人。影片中人受到關注從而漸漸走出困境,影片外的得到思考、得到改變、得到成長。謝蘭生一直認為,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并不是權也不是錢,而是內(nèi)心不斷成長。 可咖啡廳畢竟不是專門用來放電影的,在被人看到的同時謝蘭生也非常辛苦。 謝蘭生必須根據(jù)實際狀況進行調(diào)整,于是最后有的幕布高有的幕布低,有的幕布大有的幕布小。一些合作咖啡廳的窗子太大光線太亮,謝蘭生還必須去遮。 讓謝蘭生最無奈的是咖啡廳開有天窗。 這個時候,他就必須爬上梯子用大紙板去遮天窗。 用大紙板去遮天窗一定要用兩只手,一只手蓋、一只手貼,謝蘭生每一回在梯子上都顫悠悠的。 一次,因為那家咖啡廳的大玻璃窗特別高,他只有站在梯子最高的一級上才能遮到。 謝蘭生的腳踝發(fā)抖,然而他卻堅持著,按住紙板,遮住光線,只為了給咖啡廳的四五個人看他的電影。 他沒廠標。既然中國不給公映,那可以在咖啡廳里給幾個人看也是好的。 然而,就在謝蘭生貼最后一塊透明膠時,一個孩子竟然抬腿對著梯子猛地一踹!想看他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