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73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tǒng)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shù)洫z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jīng)?。?/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諸位也不必擔憂,想來明日過午之后,最晚不過暮時,燕王殿下便會帶著大軍趕至平定城。” “燕王殿下也要來?” 百姓們聽聞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也帶著兵馬來了,一時只覺得意外。 張志遠望著這些在短短幾日里,受盡凌辱的百姓,眼底藏著殺意。 又是幾番安撫之后,這才將百姓們勸散。 這時,張志遠才看向城門內外。 “傳令全軍,依令行事吧。處理完平定州的事情,就地歇息,明日一早后營埋鍋造飯,開拔南下樂平縣。” 副將渾身一震。 張統(tǒng)領的軍令,是早就下過的。 凡是倭賊,不論死活,皆坑殺埋之。 只是在親眼看到過平定城里的景象之后,沒有人會再覺得這樣的軍令有什么不妥。 軍令,很快就被再一次通傳全軍。 夜色之中。 那些難以安歇的平定城百姓,就看著朝廷的兵馬,開始督促著那些投降了的倭賊,在城外下風難有日照的地方挖坑。 馬鞭不時的抽在挖坑懈怠的倭賊身上。 周圍的明軍將士,眼底毫無憐憫。 在明軍將士們辛苦的督工之下,不過半個時辰,一個巨大的坑洞就被已經(jīng)投降了的倭賊們挖好。 “將尸骸都扔進去。” 張志遠的副將親自督工下令。 倭賊們便開始在官兵們新一輪的督工下,將早先被城中軍民收集,搬到城外的同伴尸骸扔進坑里。 這一遭用時更短。 不過是一刻鐘的時間。 當倭賊們覺得自己的事情已經(jīng)做完,只要給這個坑重新填上土就算完事的時候。 副將則是雙眼陰沉,冷聲道:“你們,也進去?!?/br> 有懂中原官話的倭賊,頓時臉色劇變。 大明要活生生的坑殺他們! 一通在場官兵們聽不懂的嘰里呱啦聲響起。 倭賊們漸漸都明白了過來,眼中也露出了恐懼和憤怒,且開始有膽大的朝著官兵們低吼了起來。 副將臉色一冷,正欲下令官兵進逼。 張志遠則已經(jīng)是騎著馬到了這邊。 馬背上,張志遠望著開始出現(xiàn)混亂的倭賊們,當即拔出長刀。 “壓上去!敢有不從者,當場格殺!” 隨著主將一聲令下,官兵們頓時紛紛亮出刀槍。 “殺!” 平定城外,戰(zhàn)事已定,卻再次傳來明軍的喊殺聲。 依舊是刀盾兵在前,槍兵在后。 圍繞著此處大坑,開始不斷的向前收縮范圍。 倭賊們未曾想到明軍竟然會如此堅定,慌亂之中越發(fā)擁擠起來。 不多時,便有站在坑邊的人,失足跌進坑中。 “殺!” 官兵們持續(xù)齊聲喊殺。 有膽敢不退的倭賊,很快就招致明軍官兵們的格殺。 夜黑里。 開始有倭賊們的哀嚎聲發(fā)出,在明軍官兵們的步步緊逼之下,不斷有人掉進坑里。 官兵們腳步沉穩(wěn)。 便是有倒地不起的倭賊,也無法拖延他們的腳步。 張志遠高坐馬背,靜靜的注視著眼前的一切,連副將到了身邊都不曾發(fā)覺。 副將聽著倭賊們不斷掉進坑中,發(fā)出的哀嚎聲,微微皺眉,抬頭看向馬背上的張志遠,低聲道:“將軍,如此坑殺,將軍是否會招致朝中文官誹議?” “嗯?”張志遠這時才察覺到副將就在身邊,側目低頭看向副將:“本將做錯什么了嗎?” “這……”副將遲疑了一下,不由提醒道:“國朝仁義,便是當初北伐前元之時,也少有如此可殺降卒之事。朝中這些年將倭人弄到這里,也是為了開挖煤礦,節(jié)省我朝百姓之苦。 將軍此番坑殺降卒,于朝中文官而言,或許會覺得將軍弒殺成性,多增血腥,與本朝仁義不合?!?/br> 張志遠冷笑一聲:“我部奉命清剿倭賊,全殲賊軍,深夜不歇,挖坑掩埋賊子尸骸,使其入土為安,不叫地方生疫。我軍難道不是行仁義之事?不是仁義之師?” 副將愣了一眼,臉上那詫異的神色袒露無疑。 張志遠淡淡的看了副將一眼。 “你說是與不是?” 副將茫然的點點頭:“將軍所言極是?!?/br> 張志遠笑了一下,輕聲提點道:“京師中樞如何議論,那是他們的事情。我等身為武將,該是知曉,一切當以軍令為重。如何使之主帥軍令暢行,才是我等該思量的事情。 至于朝中?我等給那幫不知刀槍幾何之重,不知將士負重幾何的文官們一個說法,便也就是了?!?/br> 副將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轉頭便再次下令,催促著官兵們加快速度。 張志遠則是望著眼前的場景,面帶微笑。 他倒是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 那就是太孫才是大明朝最是不喜倭人的那個人。 若不然,如今的瀛洲,也不可能千里之內都難尋一個倭人。 便是有,按照張志遠得到的消息,也都是些倭女。 至于用處…… 張志遠不太愿意去回憶。 他只能說,鐵鉉那廝太過喪心病狂。 一想到鐵鉉,張志遠的思緒不由就被拉長。 按照朝中的消息來說,這一次南征、東征的兩位國公回京晉王爵,鐵鉉大抵也是要一同回京的。 他身上本就加著文華殿行走的職,還有兵部的職,若是一切都不出錯的話,不是入內閣就是主持兵部了。 鐵鉉這個喪心病狂的家伙,要回京了。 張志遠只要一想到這件事情,就對接下來不久之后的朝局變化,倍感好奇。 正當張志遠思緒亂飛的時候。 前頭的倭賊們已經(jīng)盡數(shù)被官兵們趕進了坑里。 這時候,城墻下的百姓們也終于是看明白了官兵們的意圖。 不用人召集。 百姓們很快就自發(fā)的帶著鐵鍬、鐵耙趕了過來。 “軍爺們歇歇。” “這點小事我等做就是了?!?/br> “小民們旁的事不會做,這和土地打交道的事情,卻是最熟悉不過的了?!?/br> 能親手埋了將平定城糟蹋一遍的倭賊,可是令城中百姓們欣喜不已。 坑邊的將領們將征詢的目光看向張志遠。 張志遠望著現(xiàn)場已經(jīng)被百姓們包圍起來,且城中還有更多人趕過來。 他當即點點頭。 隨即。 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歡呼聲。 被挖出來的泥土,開始被重新回填進坑里。 原本已經(jīng)在一旁準備就緒的馬軍營官兵們,還沒有開始干活,馬踏回填的坑洞。 就開始有百姓拉著石磙守在了一旁。 淳樸的大明百姓,口中的理由依舊是讓人難以反駁的。 平整土地,哪個能比得上石磙管用。 面對百姓們這等理由,沒人能挑的出毛病。 大明的子民,就是最熟悉土地的。 至子時末,大軍開始歇息下來。 寅時過半,大軍便在滿城百姓的注視下,開始沿著官道南下樂平縣。 越三日。 壽陽城頭,一份軍報經(jīng)由軍馬斥候,送到了朱允熥的手上。 身著軟甲的朱允熥,低頭審閱軍報,便轉交給身邊的曹震等人。 幾名軍中將領看完軍報,盡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