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2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tǒng)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他剛一問起。 殿外便傳來了太監(jiān)的聲音。 “啟稟陛下,允熥郡王殿外求見?!?/br> 第二十八章 大本堂重開 朱元璋自己剛剛才提起朱允熥,便聽到外面遞話人已經在殿外候著了,臉上不由一喜。 乖孫當真是知曉咱的心意?。?/br> 朱元璋一拍大腿:“快讓咱家乖孫進來,外頭下著雨,萬不要讓咱乖孫受了風寒!” 殿外傳來的沉穩(wěn)的腳步聲。 殿內,一直候在老爺子面前奏對的朱標,不由的翻起白眼。 老爺子如今這是一點都不知道收斂心思了? 少頃。 朱允熥已經是昂首挺胸,龍行虎步的走進中極殿。 迎著外頭透進來的光亮,朱元璋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間失了神。 當真是像極了咱年輕的時候。 那時,咱也是這般的赫赫威風,英俊倜儻! 朱元璋的眼神一晃,見著朱允熥頭上肩上的濕漉,抬起腿踢了一腳身邊的太子朱標:“怎么當爹的!” 朱標一臉的憋屈,看向好端端不知為何渾身濕漉的朱允熥,心里別提有多憋屈了。 這崽子自己和曹震那幫人說話,自己還吩咐了常家人,要他早些回宮,不光是忘了要回宮,還不知跑到了甚地方,弄成這般模樣。 這邊朱元璋罵著兒子。 前面朱允熥已經是虎虎生風的走了過來。 到了近前,他便停下腳步,抱拳叉手作揖:“孫兒拜見爺爺,拜見父親?!?/br> 朱元璋已經是開懷大笑的走上前,拍著朱允熥的肩膀,瞪眼責怪道:“這些日子聽說你開始習武打拳了?那也不能當自個身子是銅墻鐵壁,渾哪去了,身上弄得這般狼藉?!?/br> 朱允熥這時才低頭看向自己身上。 方才發(fā)現,自己一身濕漉,渾身寒氣。 他笑了笑,開口解釋道:“孫兒是去替咱家尋了一位大才!” 一旁的朱標目光一閃而過,頗是有些好奇。 然而朱元璋卻是已經搖起大手,沖著殿內的吩咐道:“去,取了咱的干凈衣裳,來給允熥換上!” 朱標趕忙壓下心中的好奇,出聲勸阻:“父皇,使不得,此舉僭越……” 朱元璋一瞪眼:“你不心疼你兒子,咱還心疼咱的乖孫。” 說著話的功夫,中極殿里的宮人已經取來了一套朱元璋的衣裳。 宮人們倒是分得清,只取了皇帝平日穿的尋常衣裳,洗的發(fā)白,上頭還帶著不少的補子。 朱元璋提著衣裳打量了幾眼,再看看眉目俊俏好似年輕時自己的朱允熥。 怎都覺得,這滿是補子的衣裳,一點都不適合自家乖孫。 朱允熥已經是臉上堆著笑:“孫兒謝爺爺垂愛……” 他話還沒說完,朱元璋已然開口:“就在這里換了,不聽話,討打!” 朱允熥無奈,只能是到了一旁換上朱元璋這滿是補子的衣裳。 等他再到老爺子和老頭子面前時。 朱元璋眼前又是一亮:“當真是長大了,爺爺的衣裳都能穿得下了?!?/br> 朱允熥露出羞澀:“孫兒是爺爺的嫡孫,血脈相連,這一身皮囊自是與爺爺、父親一般。” 這話說得漂亮。 朱元璋只覺得自己如今每日里面對那無數令人煩惱的國事奏章,若能時時有這個乖孫在身邊,倒是再也不會覺著令人頭疼了。 太子爺朱標在邊上哼哼著:“你且說,先前在宮外,你都去作甚了?!?/br> 他可還記著,剛剛這小子口口聲聲說是為大明尋得一位大才。 朱元璋亦是露出好奇:“允熥,今日你替咱尋到何等大才了?” 朱允熥點著頭恩了一聲:“回稟爺爺、父親,孫兒今日在西城,尋得那浙江布政使司臺州府寧海縣方希直,方孝孺是也!” 只見他滿臉的欣喜,好似是辦了一件天大事情的孩子,正在向自家的長輩討要好處。 朱元璋卻是面露狐疑。 一旁的朱標了然點頭,笑著解釋道:“父皇,這方孝孺便是您在洪武十五年,與兒臣說的,他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兒臣往后能一直用到他老的走不動道。” 聽著太子這么一解釋,朱元璋恍然大悟,拍著朱允熥的肩膀,興高采烈道:“原來你小子,是尋到那方希直了!” 他是想起來,自己當年確實如太子所說的那般,曾經夸贊過方孝孺此人。 只是那時候,方孝孺尚且不過二十五六歲,自己并未授其權位。倒是覺得是個可造之材,往后卻是能留給太子用作經世之才的。 如今見朱允熥竟然是找到了對方,朱元璋好奇道:“你是如何知曉此人,又是如何找到他的?!?/br> 朱允熥如實道:“希直先生的幾篇文章,孫兒過往都是見識過的,更是時常翻閱品味。近來,聽聞了先生入京訪友,便讓孫成留心探訪,恰好今日尋到了先生。” 朱元璋說:“你眼光不錯,看得出這方孝孺是個人才。但他還年輕,今歲想來也不過三十多?” 說著話,朱元璋看向一旁的太子。 朱標稍作沉思,輕聲回話:“今歲三十有四?!?/br> 朱元璋點頭再看向朱允熥,詢問道:“你是要舉薦他入朝為官?” 在朱元璋的心里是不愿意,這個時候提拔取材方孝孺的。 驟然令其身居高位,秉性未曾磨煉,只會是拔苗助長。 這也是為何,原本的歷史上,在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被別人舉薦到朝中,朱元璋卻只讓他去了漢中教授學問。 這便是要長久的打磨對方,等到太子上位,他也打磨好了性子,方才能堪當大任。 只是…… 若是乖孫看中了對方,想來朝中也是能尋到一兩個位子。 朱元璋注視著眼前的朱允熥,只等著這個乖孫開口為方孝孺求官。 一旁的朱標卻是已經皺起眉頭。 宗室為朝堂舉薦賢能并沒有錯,但免不了會被人詬病,是否是在提拔自己人,是否是在結黨營私。 朱允熥開口道:“孫兒前些日子,在東宮學堂言辭有失,如今東宮學堂雖有其他先生授業(yè),但孫兒總覺得缺了些什么。今日孫兒親見希直先生,便醒悟過來,學堂那邊是缺了先生那般學富五車有經國之才的賢能之人?!?/br> “正是因此,孫兒今日特來請見爺爺,希望能讓希直先生入宮,重開大本堂,為我大明宗室子嗣授業(yè)開惑,明正我大明宗室志向,修身養(yǎng)性。” 原來不是為方孝孺求官,也不是要結黨營私。 同時的,在朱元璋和朱標心中,都松了一口氣。 朱元璋更是愈發(fā)滿意起來站在自己眼前的朱允熥。 這乖孫當真是開悟了??! 方孝孺那人,端的是有才學的。 如今不過三十有四,放在朝中什么位置都不合適,但偏偏就是那大本堂的授業(yè)先生,卻是最最合適的。 一來能將人才留在朝中,二來無法參與朝政的同時又能聽聞思索朝政利于觀政學習。 最重要是的,如今將其召入朝中,于大本堂授業(yè),也算是為方孝孺積攢資歷。將來太子秉持朝政,也能更方便提拔重用此人。 再往后…… 朝中也便有了歷經三朝的中正賢明之臣,可以輔佐大明的江山社稷。 朱元璋當即不假思索道:“好!咱聽你的,明日便讓那方孝孺入宮重開大本堂,詔令宗室諸皇子皇孫于大本堂中學習?!?/br> 第二十九章 大明諸王 翌日。 朱允熥格外的起了一個大早,比往日里還要早上一些時辰。 在練完了一套很多年前學過的軍體拳之后,便是在孫成的指點下,耍起了大明軍中的刀法和拳腳功夫。 既然如今身在大明,若想未來嘗試一把御……上陣殺敵的痛快,現在開始習練武藝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練完功朱允熥已經渾身冒汗,在彩蝶、彩蓮的伺候下用進足足六個rou包子和一大碗白米粥后,洗漱一翻,特意換上一身青衫儒服。 當朱允熥滿頭的烏發(fā)被梳到耳后時,站在他身后的彩蝶不由紅著臉羞澀念道:“殿下真好看?!?/br> “你這丫頭!” 年長些的彩蓮合著雙手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朱允熥的臉色,含笑責備起了彩蝶。 朱允熥心滿意足的從銅鏡上收回視線,轉身輕捏彩蝶那張rourou糯糯的臉頰:“你家殿下何時不好看過?” 在彩蝶滿是懊惱的表情下,朱允熥輕笑出門。 今日是大本堂重開的第一天,加之授業(yè)的先生是自己特意請入宮,在往后還有大作用的方孝孺,朱允熥自是要表現的格外重視。 而大本堂本就由來已久。 當初朱元璋驅除元人,重塑中原漢人正統(tǒng),自小沒有受過多少學問的他,卻是對子女的教育格外的上心。 大本堂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上創(chuàng)立起來,當時朱標尚未成年,宗室諸位未成年的皇子,和朝中勛貴家的適齡子弟,都是在大本堂里就讀入學的。 只不過隨著太子成年,觀政參政,大本堂也漸漸的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