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書迷正在閱讀:青山不改[綜武俠]、快穿之幸福行動、[韓娛快穿]男主角怎么又TM是你!、[綜漫]要積極!不要喪!、初秋知深冬gl、[綜漫]命犯宿敵 完結(jié)+番外、[綜漫]曾是壬生狼 完結(jié)+番外、反派消極怠工以后 完結(jié)+番外、我在龍族當(dāng)龍王 完結(jié)+番外、法老王的貓癮癥 完結(jié)+番外
眾人一聽,紛紛高興,這明教雖然只有謝知非一個人,但做的好事比那佛教的和尚道教的道士好太多,若是謝善人要收明教徒,他們一定要去。 算是吧。謝知非點點頭。 見諸人紛紛嚷著要做明教弟子,謝知非神色一肅,浩然中正之氣從謝知非身上散發(fā)開,原本吵吵嚷嚷熱熱鬧鬧的眾人紛紛弱了聲音。只見被諸人圍在中間的謝知非凜然道:若是做了我明教弟子,便須依我明教教義行事,萬事為民,不為私己。如若身為明教弟子卻違背教義行事,便會受相應(yīng)懲罰,大則以死謝罪小則廣而告知。若信奉明教的教義卻難全然依教義行事,便做我明教的教徒,同心同勞,恩澤萬物。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明教的教義聽著很好,可是要做的話卻很難,如果真像善人說的那樣行事必須依著教義,那十有八九都會受到懲戒,不少人紛紛打了退堂鼓:那我們便做個信徒。 一個人如此說,十個人如此說,之前說著想做明教弟子的眾人,此時愿意繼續(xù)堅持做弟子的,似乎一個都沒有。即便知道這是常態(tài),即便他自己也不敢保證一心一意如此,更何況其他人,然而謝知非心里依舊會有遺憾:信奉隨心,來去隨意,如此挺好。 見謝知非如此,眾人不知該如何是好,他們斗大的大字都不識得,更別說那些大道理。 不愿見謝知非難過,站在前面的人急中生智踩了周書生一腳,被寄以厚望的周書生吃疼之下靈機(jī)一動,立刻轉(zhuǎn)移話題道:教主還沒說呢,若我們要做明教的弟子又要怎么樣才算明教弟子? 燕南天也大聲道:沒錯,燕某想做明教的弟子,可符合明教弟子的條件? 每個入教的弟子都會受到考驗,若卻實是心向明光,一心為公的人。由明教弟子引薦,再對圣火起誓,將名字傳入光明頂,篆刻明教弟子木牌,便是我明教弟子。謝知非看向燕南天,點頭道:若燕大俠愿如我明教,我可為你引薦。 在場近千人,愿意為謝知非劫獄的有數(shù)百人,然而不在明教教義前止步,愿入明教的,只有燕南天一人。 謝知非依自己所說,刻了一枚桃木牌給燕南天,木牌的背面是明教的火焰圖騰,木牌的前面是燕南天的名字。 幾日之后,廬江縣的水堤終于修好。 此次離開建成光明頂之后,謝知非將坐鎮(zhèn)光明頂少有離開,這水堤或許是謝知非在場指揮的最后一處,想到這處,謝知非感慨千萬:我將擇地建光明頂,若有人愿意便同我一起前往。若不愿,為免王家他日迫害,那日去廬江縣救我的人,我將贈諸位一筆路費,攜家人去別的地方定居。 這天下間,走到哪兒都不安生,只要是喘氣的活人,沒有兵就要受很重的勞役。 與其如此,還不如隨謝知非一起,好歹謝知非比他們知道的那些門閥世家好太多:善人莫說這些,那日我們?nèi)ゾ壬迫撕缶蜎]想過繼續(xù)留在這里,善人去哪兒,我們就去哪兒。 謝知非站起來,先前謝知非蹲在堤邊的時候背影還有些蕭瑟,而此時謝知非站起來,諸人只覺他比平日似乎高大了許多,但高在哪兒,大在哪兒,卻說不出:那好,大家便隨我一起。 在哪兒建立光明頂,謝知非拒絕了來自陸危樓的誘惑:昆侖山。 昆侖山的確是個好地方,微微花雨、浩浩天風(fēng),萬祖之山、龍脈之祖。但是昆侖山隔淮南道太遠(yuǎn),謝知非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投入了無數(shù)的jīng力這才在淮南道有了能讓淮南王家家主都眼紅的聲望,根基深厚,讓數(shù)百人愿意隨他不顧xing命的奔波,可謂是占盡了淮南道的人和。 在這明教創(chuàng)建之初,謝知非又怎會舍得丟了這里去別的地方。 因此,謝知非在大開大地圖之后,自有一番打算:淮南道光山縣,王母觀山。 在淮南道,王母觀山并不是最高的山脈,然而這里兼具大別山的雄峻和淮水的清純,自有一股靈氣。最重要的是,王母觀山四周平曠,唯王母觀山一枝獨秀。即便王家真的不顧自己在淮南道已經(jīng)臭名昭著的聲明要來剿了他們,明教的人只需在王母觀山上往遠(yuǎn)處瞭望,便可知對方一切行徑。 而王母觀山中植被繁茂,昔日登山道路已被荒糙掩蓋,莫說王家派了一萬人來,即便王家將所有兵力全放過來,也不易攻下王母觀山。 謝知非帶著諸人一路目標(biāo)明確,走了兩日之后,停在了王母觀山之下:此處,便是日后的光明頂。 燕南天看了看左右,起兵不同于占山為王,天下不管哪方勢力起兵,均有實力雄厚、資源豐富的城池,進(jìn)而尋四通八達(dá)的咽喉之地桎梏四周。然而謝知非選的這處一樣都不占! 莫說桎梏四周,王母觀山雖然易守難攻,然而距離最近的城池不歇腳也要走半日猜到,而此時那處因瘟疫之故幾乎成了鬼城。再看王母觀山四周,不臨大道亦不借大河,jiāo通不便。 燕南天見謝知非似乎正決定了在這里,皺眉道:我們一路走過來,這里曾爆發(fā)過瘟疫,四周可謂荒蕪人煙,現(xiàn)在還要上著森山老了的,你為何選在這里? 周書生等人到不覺得有什么不對,在哪兒不是住,這里雖然爆發(fā)過瘟疫,但瘟疫已經(jīng)過了,這里挺好。 只是眾人不明所以,而這隊伍之中,謝知非是老大的話,成為了明教弟子的燕南天便是老二。此時老二發(fā)問眾人便看向謝知非。 正因為這處四下荒蕪,少有人煙,田地幾乎無主,才免了我們?yōu)榻o大家分田而四下奔波。說到這里,謝知非無奈的嘆了口氣。歷史上真正泥腿子出生的就三個,劉邦那一段天下還沒這么亂并不適用與謝知非,而朱重八是參兵而不是起兵,如此一來,唯有一個可供謝知非學(xué)習(xí)。 然而這個唯一可供謝知非學(xué)習(xí)的對象,這條路最初的時候也不被人看好,此時說出來怕是沒人會信星星之火一旦形成氣候便可成燎原之勢。謝知非的目標(biāo)并不是王家,而是神州,待明教的理念真正傳遍神州的時候,明教便四處起義,局時必定聲勢浩大,若能連成一片,那便極其駭人。 只是這道理太難懂,而謝知非知曉,不過是因為他提前看到了那個結(jié)果。 謝知非換了的這個說法,周書生等人倒是一片贊譽(yù)。對于他們來說,屬于自己的土地便是好東西,即便這土地沒有過戶的手續(xù),可這城鎮(zhèn)都沒人了,去哪兒過戶去。 拿到手里了,就是自己的。 燕南天見謝知非撥開及腰的野糙往山上去,皺了皺眉跟上去。 眾人好不容易登上王母觀的主峰,昔日游客鼎盛的王母觀此時早已人去樓空,破舊的寺觀里空dàngdàng的,鋪了厚厚的一層塵埃,還好許多處出現(xiàn)破損。 而在王母觀內(nèi)廂房里,還能看到不少平整躺著的枯骨,可見這里曾是治瘟疫的一處地方,只是瘟疫太過兇猛,最后這里的人都離開了。眾人將王母觀內(nèi)枯骨埋了以后,將四周打掃gān凈,這才占時住了下來。 燕南天看著觀眾已經(jīng)入了夢想的周書生等人,對同樣未曾休息,站在峰頂chuī冷風(fēng)的謝知非問道:教主接下來如何做?我們在這里,四周消息并不靈通,糧食補(bǔ)給都很難。 謝知非自知白日那番話可以瞞過周書生等人,卻很難瞞得過燕南天:山下良田荒蕪,待為眾人劃分土地之后,糧食補(bǔ)給可以自產(chǎn)。消息停滯無需擔(dān)憂,初期我們并不需要如何靈通的消息,我們不知道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很難知道我們,這是件好事。 現(xiàn)在最要緊的,是將光明頂?shù)碾r形建出來。謝知非肯定道:我們需要讓天下的人都知道,明教光明頂,在這里。 盛世古董,亂世huáng金。 盛世之時一兌一千的比例在這時候早已變了,謝知非包裹里萬萬計的huáng金,在這時候便水漲船高。以謝知非在淮南道的聲望,當(dāng)謝知非創(chuàng)明教修光明地的聘工消息在各城鎮(zhèn)發(fā)出去之后,在謝知非聲望和重金雙重誘惑下,不管是木匠還是石匠,都愿意跑十里荒蕪,到王母觀這里來gān工。 修建大型門派建筑這事,以往謝知非都是jiāo給別人去辦,然而這一次,燕南天比謝知非還要一抹黑,在這件事上不頂用。而即便謝知非將周書生等能識得一些字,懂得一些的人提拔起來,依舊不能緩解謝知非的忙碌。 即便有陸危樓等人根據(jù)王母觀山的qíng況,點燈熬夜設(shè)計好的華麗圖紙被謝知非畫了個大馬叉然后給陸危樓返回去:難怪明教會被被天子盯上,這華麗的設(shè)計是得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這是一塊肥地,被打了也是活該! 否決了陸危樓的建議之后,錢再多細(xì)算下來也不夠用的謝知非直接拉著人說:能省則省,能簡則簡,只要住進(jìn)去不漏水漏風(fēng)日曬雨淋就好,雕花石刻之類的便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