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無心之言
不管周伯符打算怎么樣對付周白這個叛徒,總之,在鄭家的安排下,三個秀才以及他們的跟班,都坐上船去公費旅游去了,至于旅游的地點,說來可笑,經過了一段討論之后,最后的結果并不是到福建最有名的武夷山去,而是去金陵游玩。據說,這是周伯符鼓動的結果,而他說服其他人的理由是:“反正是花鄭家的錢,相比窮鄉(xiāng)僻壤的武夷山,金陵能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多多了,尤其是秦淮河一帶。” 幾個秀才前腳一走,第二天鄭芝龍就回來了。其實鄭芝龍一直都沒走多遠,一直都在關注著這場旨在幫他刷聲望的表演。每天實際上也都有人把具體的情況匯報給他,而每次看到新的消息,看到那些秀才們感嘆說“不意福建竟有飛黃先生這樣的西學大才”“某當年也曾輔助孫元化造炮。孫先生在萊登壞了事,這便不說了,但要說造炮,自然少不得西學,尤其少不得三角。我在軍中,也見過不少的西洋學者,其中不乏對三角、幾何頗有研究者,然而這些人的學問,和飛黃先生的一比,那真是及肩之墻和數(shù)仞之墻之別。只可惜,沒能親見一面”之類的消息,尤其是在弄明白了及肩之墻和數(shù)仞之墻的典故之后,更是樂得合不攏嘴,甚至直接抓住站在身邊的弟弟鄭芝虎就自我表揚起來了。 只不過那鄭芝虎卻不是個肯湊趣的,如果這時候站在一邊的是鄭彩或者是別的什么人,那定然是要順著鄭芝龍的意思,讓鄭芝龍高興高興的。然而,鄭芝虎卻不是這樣,反而說:“這有個什么好高興的,一群窮酸,拿了大哥那么多的錢,自然要夸個幾句。再說了,不過是一群秀才而已,連個官都不是,他們吹吹,又有個什么屁用?” “你呀,你就是個粗坯,只知道砍人!這些事情呀,你完全不懂!”鄭芝龍搖了搖頭說。 對于大哥的這個評價,鄭芝虎倒是服氣的。他也知道,自己的腦袋瓜子比不上大哥,不過他還是不覺得這些舉動有個什么意義。 “大哥,你也知道我就是個粗坯,不過我還是不覺得,這樣有什么好處。這不但賺不到錢,還要虧進去本錢,有個啥好的?!?/br> “你呀!”鄭芝龍都不知道該說啥了。 “大哥你別生氣,你也知道我,我就是想不明白,胡說而已。” “滾尼瑪?shù)?!”鄭芝龍笑了起來?/br> …… 雖然對于鄭森的這些刷聲望的做法,鄭芝虎并不太支持,但是對于鄭森,鄭芝豹卻是非常喜歡的。這當中的一大原因就在于,鄭森也是他的得意學生。 作為一個武將家庭出身的孩子,即使在鄭芝龍的設想中,鄭森應該走科舉這條路,但是學學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鄭森去洪家的族學讀書之前,鄭芝龍就一直讓鄭芝虎安排鄭森學點武藝。 老實說,相比鄭森學“文”的“天賦”,他在學武的天賦方面就真的只是很一般而已。因為這個是真的沒辦法造假的。哪怕他看過一大堆的武功片,也看過不少的拳擊比賽和冰球比賽(看過的都知道,冰球比賽最大的看點其實是打架),但這并不等于他就能打得過別人。 但是鄭芝虎對于鄭森卻非常滿意,這主要是因為這么三點,一點是鄭森肯吃苦。這個時候,鄭家的下一代大多覺得,自己是輪不到做跳船幫砍人的事情了,加上富貴日子過得多了,練武的時候,也就吃不得苦,下不去功夫了。 不過鄭森和他們不一樣,因為鄭森知道,亂世已經開始了,而且還只是開了一個頭而已。今后自己和鄭家更多的還是要靠武力來經營。雖然如果可能,鄭森并不想親自上陣開無雙什么的,但是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xiàn)什么有風險的事情?秦始皇遇到過荊軻、高漸離、張子房行刺;漢高祖多次在戰(zhàn)場上親冒矢石,甚至還被項羽射中過一箭;唐太宗更是多次沖鋒陷陣,陣斬有名有姓的將領不在少數(shù);宋太祖甚至干脆就是崩于箭傷;我大明的那兩位祖,哪一個不是百戰(zhàn)余生?世間豈有不冒風險而能得天下的?學出一身的好武藝在事實上對于鄭森而言,比學會寫八股文要重要得多,又怎么敢不認真呢?于是相形之下,鄭森自然就表現(xiàn)突出了。 至于第二點,那就是當鄭森從洪家族學回來之后,鄭芝虎檢查了一下鄭森的武藝,卻發(fā)現(xiàn)鄭森真的就像海大富報告的那樣一直都沒落下練習,無論是反應的速度還是動作的敏捷協(xié)調,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自然也讓鄭芝虎非常滿意。 至于第三點,那就是鄭森愿意聽鄭芝虎吹牛皮。雖然鄭芝虎沒有配合鄭芝龍吹牛,但是鄭芝虎自己卻是一個喜歡吹牛皮的人,沒事經常喜歡給小輩們吹噓他當年是如何手持一把大刀,搶下一條又一條船的故事。 然而,鄭芝虎的口才并不算好,講起故事來,什么抖包袱啦,什么扮豬吃老虎啦,什么裝逼打臉啦,統(tǒng)統(tǒng)的不會,講來講去,無非就是: “二叔我第一個跳上了那條船,剛一落地,就有個雜種拿著刀朝著二爺砍過來了。于是二叔我用盾牌一擋,那貨就被撞趴下了,然后二叔我手起刀落,就砍死了那個沒用的雜種。接著我有砍翻了一個,然后又砍翻了一個,然后又砍翻了一個,然后那些沒用的就都丟了刀子,跪在船板上磕頭……” 這種故事其實熊孩子們都是很愛聽的,問題是鄭芝虎的每一個故事都是這樣,幾乎毫無區(qū)別,以至于到后來他剛開口,熊孩子們就知道他要說什么了,就搶在他前面替他說道:“二叔第一個跳上船,剛一落地,就一刀砍死了一個雜種,接著又砍死了第二個,然后砍死了第三個,然后是第四個,第五個,然后那些雜種們就一起跪下投降了……”于是其他的熊孩子們就一起哄笑起來,接著就在鄭芝虎反應過來之前,四散而逃,只剩下鄭芝虎在那里四顧茫然。 只有鄭森是個例外,鄭芝虎任意一次吹牛,只要鄭森在,至少就能保證一個不跑的聽眾。更為重要的是,鄭森可不是單聽聽的,他還會在合適的時候插話進來,通過提問呀什么的方式將鄭芝虎千篇一律的故事變得生動起來。其實鄭森倒并不是想要捧捧自己的二叔,而是想要通過和他的交談,更多地了解海上作戰(zhàn)的情況,為將來的海上作戰(zhàn)做準備。 “二叔,要是有一天,小侄對面的船上跳過來一個比二叔你還能打的,你覺得小侄該怎么辦?”鄭森很誠懇的問道。 “怎么辦?涼拌!”鄭芝龍兩眼一翻說,“一堆人一起上,圍著砍,用人堆死他。只要自己不怕,一個人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砍人是力氣活,就是你二叔我,真的要一口氣砍翻十來個人,也會累得像條狗。而且四面八方都是刀砍過來,武藝再高也擋不住?!?/br> “那二叔你每次跳過去,人家怎么不這樣對付你呢?”鄭森問道。 “二叔我又不是一個人跳過去的,我們人一般比他們還多呢。”鄭芝龍撇了撇嘴說。 “那要是對面跳過的人不比我們這邊少呢?”鄭森問道,“有沒有類似于戚爺爺?shù)镍x鴦陣那樣的陣勢能對付這樣的高手呢?” “船上狹小,加上到處都是些零碎東西,哪里擺的開什么陣勢?這不是陸地上,在陸地上,武藝再高,碰上了結陣而戰(zhàn),都沒太多辦法,但是在船上,還是實打實的要看自己的功夫呀?!编嵵垞u搖頭說。 “那火槍如何?”鄭森問道。 “那東西不好用,遠了打不準,近了最多打一槍,若是沒打中,就要被人砍了?!编嵵垞u搖頭說,“你二叔我遇到火槍不止一次,但是在海戰(zhàn)的時候,真能把火槍打準的,我是一個都沒見到?!?/br> “那用漁網行不行?”鄭森又問道。 “漁網?”鄭芝虎吃了一驚。 “對呀,那天我在侖蒼的碼頭上,看見兩個人打架,一個小個子的看上去完全不是另一個大塊頭的對手,不想他卻突然cao起一副漁網撒了過去,將那個大個子網在里面。那大個子雖有力氣,卻是動彈不得,被拖倒在地,一頓死打。我想,要是在海戰(zhàn)的時候,突然被人家用漁網網住了,是不是武藝再高也沒辦法了?” “嗯……”鄭芝虎想了一陣子,然后說:“要是事先沒有準備,真還沒什么辦法。就是有準備,也是非常兇險。比如說,手上有一把極為鋒利的小刀,就能割開漁網,只是這需要時間,真的拼殺的時候,哪有時間去干這個?除非正好在船舷邊上,先直接翻入海中,然后在水里割開漁網,但是還是兇險。嗯,這一招用來對付高手不錯,先讓一個人去和他糾纏,然后漁網撒過去,把兩個人一起網住,然后一刀子下去就……我真得防著這招一點。”鄭芝虎點點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