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騎虎難下的案情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詭案筆錄、無敵殺神、明梟、豪門小妻子:BOSS大人等等我、超級異能農(nóng)民
李壯從進了李家的門就一直在一個純純的東北人家長大,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和正常中國家庭無疑。 所以培養(yǎng)出的孩子就和其他的小朋友性格特點沒啥區(qū)別??磥砝顗殉讼嗝?,再過十幾年就是一個標準的東北小伙。 但是嘉文作為一名警察不能放任這件事情的發(fā)展,畢竟這很可能是一件違法行為的結果,大家看到李家安靜祥和的同時,也應該想到丟失孩子的父母像韓大栓一樣所經(jīng)受的痛苦。 回到警隊嘉文和周茜就把這件事情詳細的跟慕容雨說了一下,慕容雨當時就很重視,急忙找來韓浩成立了一個臨時調(diào)查小組,準備徹查此事。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是不是因為涉外的關系警隊才會如此謹慎和積極。還會舉出一些,德國人丟錢包,3個小時被找回。英國人丟皮包兩天被找回,本國人丟孩子幾十年找不回來的例子,表示自己的憤怒。 其實這一切的看法都十分的片面。其實除了國際形象的因素,國內(nèi)對于失蹤兒童的重視程度逐年增加。所有大國只有我國有專門的中央級別的打拐辦公室,每個省市都有自己地方的打拐辦。 公安部為了幫助丟失的孩子幾乎每年都有一次專門針對拐賣婦女兒童的專項整治活動。 只是這次的事情的確少見,所以慕容雨也很撓頭。 “首先必須先查清楚孩子的來歷,確認是非法拐賣或者其他渠道來的孩子我們才能再想辦法?!?/br> 慕容雨還是傾向于穩(wěn)妥起見,所以給整個辦案過程定下了基調(diào)。 “孩子如果真是外國人丟的咱們怎么辦?還能給他送國外去?!?/br> 韓浩倒是有些沙文主義,既然不是國內(nèi)家庭的受到傷害,這么多年過去了,大不了就這么過吧。反正孩子現(xiàn)在被照顧的也挺好。 “韓哥,你這么說可就太不把老外當人了,別滿腦子火燒圓明園,侵略的歷史又不是只有外國才有。 你看看咱們國家周邊的幾個小國,清朝以前的歷史就是一本咱們反復侵略的血淚史,現(xiàn)在還不是看咱們臉色辦事?!?/br> 周茜最愛看韓劇有點看傻了,整天幻想自己能找個老外浪漫一下。 “跑題了啊。周茜先去查查五年前孩子到李家的時候有沒有老外在國內(nèi)報案丟孩子的。 嘉文和韓浩去了解一下他們家目前的情況,看看有沒有直接溝通的可能。重點是查清楚他們這個孩子是自己偷來的,還是人販子賣給他們家的。 這兩點在法理上可完全不一樣。弄清真相我們再想下一步的辦法?!?/br> 慕容雨想的還是很現(xiàn)實的,如果找不到下家,你就是把孩子解救出來,一個八歲的孩子,你讓他怎么生活,難道送去孤兒院。 但是如果孩子當年是他們偷來的,那這件事無論如何都不能翻過去,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 出了辦公室韓浩還有些不忿。 “至于嗎?都五年了,嘉文你這是給咱們找事???” “呵呵,碰上了我怎么辦?當看不見,可不是我的風格。先查查真相的,我現(xiàn)在也有些后悔管這閑事了?!?/br> 其實嘉文也覺如果不是自己國家的孩子,這事弄這么嚴重有些不值得,只是現(xiàn)在騎虎難下,看來是要管到底了。 這邊的事還沒有頭緒,張義那邊已經(jīng)有了消息。 當初去韓大栓村子里的那伙外鄉(xiāng)人的資料已經(jīng)取了過來。 “從目擊者對那伙外鄉(xiāng)人的描述看,當時領隊的確有一副大齙牙。這個和昨天張明告訴我們的外號叫大金牙的人特點一致。 這里還有些有用的線索,你看一下。” 張義說完扔給嘉文一沓資料。 “聽說你們在查那個不是韓大栓兒子的男孩?也是被拐的孩子吧?!?/br> “別提了,這孩子現(xiàn)在弄得我們焦頭爛額,也不知道該不該查下去。咱們還是先研究這條線吧,幫韓大栓找孩子優(yōu)先?!?/br> 人都是有私情的,在嘉文心里幫自己人找孩子還是排在第一順位的。 張義提供的資料很詳細,里面有當時那伙人去韓大栓村子的時候開的面包車的車牌號。 他們走后留下的場地的照片。還有很多村民的口述資料。 可惜的是那伙人在出了村子后在不遠處的一個縣城消失了。 應該是換了車走的鄉(xiāng)道。再繼續(xù)追查,這伙人的消息就石沉大海。這件案子就成了懸案。 “這伙人還挺專業(yè)啊,估計出了縣城就化整為零了。這么多人一起走不可能不留下馬腳?!?/br> 張義沉思這說道。 “是啊,可惜沒有這伙人的照片,一會兒我去找張明看看他能不能憑記憶我手繪一份這些人的相貌再找韓哥辨認?!?/br> 嘉文決定兩頭一起抓,于是就打電話聯(lián)系了張明。沒想到他正在浪漫滿屋陪呂玲玲,收拾了一套素描道具兩人就一起去了浪漫滿屋。 嘉文的素描手法跟張義比還差了些,這一點是張義在上學的時候唯一比嘉文強的地方,所以這小子平時沒少因為這件事得意。 兩人到了也沒急著工作,先是吃了頓晚飯,然后找了個背靜的位置張明口述,張義現(xiàn)場來畫。 這種虛擬臨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jīng)常改改停停。畫師不但需要精湛的畫技還要能領會口述者的意思。 看著張義跟張明兩人開始忙碌,嘉文也沒有打擾而是跟呂玲玲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沒想到這時候從外面走進來一個三十幾歲的女人,身邊還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孩子。 看到來人呂玲玲眼前一亮,不是因為有了顧客高興而是來的小孩太漂亮了。 而嘉文也是心里一緊因為來人正是李壯和他“mama”。這么晚了這對母女來干嘛嘉文也不清楚但是心里就特別的留意。 母子倆找了個靠窗戶的座位點了一份薯條漢堡的套餐,坐了一會兒又從門外來了兩個成年人。 男的三十多歲,平頭,帶眼睛,看起來很斯文滿臉倦容。女的個子不高,卷發(fā),額頭很寬,表情很興奮,看到李壯母子主動走了過來。 沒說話先是上下打量了一遍李壯,想要伸手摸孩子的臉結果被男人制止了。 李壯的母親看到兩人倒是沒什么表情,給兩人點了兩杯咖啡。 卷發(fā)女人的目光一直在李壯身上。 “就是這個孩子?呵呵,真好可惜就是大了點?!?/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