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荒山古觀
書迷正在閱讀:再遇前夫,生個二胎好不好?、傳奇兵王、湖人球徒、山海異聞(H)、給我草原、我媳婦兒有病[快穿]、穿成當紅巨星、快穿霸氣女配[穿書]、反派圈水深千尺gl[快穿]、快穿論系統(tǒng)的重要性
聽那巫民如此說來,畢西門自然知道現(xiàn)在還魯莽不得,清秀的臉上堆出隨性謙和的一抹笑容來,“有勞這位大爺費心了,我不過是受了師父的派遣,下山游歷的道者,平時喜歡這些神鬼志怪只說,聽得好奇,才忍不住多問了兩句,大爺莫怪?!?/br> 說罷,畢西門轉(zhuǎn)過頭來,指著后面的幾個人道,“我們幾個原本不認得,只是在云州外面的鎮(zhèn)子遇到了,正好都要來這邊走動,才結(jié)伴而行,也好多個保障。他們都是本本分分的生意人,我們道家更是敬重死者,古墓這種地方,邪祟遍生,我學藝不精,委實不敢去。” 再看外面的天色,一輪血紅的已經(jīng)悄無聲息的從青蔥的樹林上頭落了一般,周圍的光線不知不覺暗了下來,周圍的倦鳥撲騰著翅膀無聲的滑翔進入鳥巢,天快要黑了。畢西門皺皺眉,有些勉強的對那巫民道,“大爺,你看這天色晚了,兄弟們也無處安身,能否借宿?” 那巫民聽了畢西門的話,沉默了片刻,退后一步,搖了搖頭。在畢西門后面的白眼狼見狀,忍不住想要上前一步,手也是已經(jīng)朝著腰間去了。喬二面色不變的身手攔在了他的面前,擋住了他想把槍掏出來的手,示意不可造次。 畢西門見那老者拒絕,苦著個臉,那老者搖頭嘆息道,“這個小道士人生得俊俏,這幾個生意人也都是做些小買賣的老實人,應該都不是什么華人。但是寨子里面自然有寨子里面的規(guī)矩,不可留外人過夜,現(xiàn)在天還亮,早些勸退,否則若有意外,后果自負。” 畢西門聰慧,看家家戶戶緊閉家門,本來熙熙攘攘的寨子里面無聲無息的沒有了動靜。就連吊腳樓上面的窗戶都封死了,竹樓的竹子上用桐油抹得滑膩膩的,是為了防止有人從外面爬進去,心里已經(jīng)明白了八九分。 當時時局動蕩,土匪響馬處處都有,只要這些人來了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血洗。加上云州雨林深處的那些三夫人之下的巫民,也是這些外圍巫民如鬼神一般的忌諱,驅(qū)蛇吃人以人煉蠱試毒的事情發(fā)生得不少。身家性命如何敢開玩笑,所以這些巫民不肯留人,也可以理解。 白眼狼本身就是一個莽夫,平時趾高氣揚頤指氣使,周圍的手下都不敢違逆他的意思。只看這巫民如此不通人情,不愿意留他們過夜,臉色也變得越發(fā)陰沉。他的手在腰間的槍上按住,緩緩的就要從喬二的手下拔槍出來動手,殺人滅口。 畢西門不是白眼狼這種殺人如麻的兇徒暴匪,他道門出身,道家講究因果報應,挖墳掘墓已經(jīng)是極為損陰德的壞事,妄加殺戮無辜更是不可。喬二按白眼狼不住,他畢西門卻按得住,他伸出手去,只在白眼狼手腕上一抓,白眼狼拿槍的手就紋絲抽不動了。 得饒人處且饒人,畢西門不愿意在這些巫民身上開殺戒。何況這些巫民雖然只是云州的外圍巫民,蛇蠱毒的邪術(shù)卻也家家都會一點,招惹上了,也是自尋煩惱。于是好言好語問那巫民得了周圍的道路,帶人趁著天色還亮離開了寨子。 一行人帶著裝著雜貨的箱子,走在黑沉沉的山林之中。腳步踩在厚厚的落葉層上,發(fā)出細微的摩擦聲,周圍夜行的小蟲也在放肆的鳴叫。畢西門一言不發(fā)帶隊走在前面,面色凝重的搖搖頭,嘆了一口氣,一雙陰陽眼中的陰眼,在黑暗中隱隱透露出一股子鋒利來。 白眼狼見畢西門嘆氣,腳下加快腳步上前,湊到畢西門面前,皺眉道,“世兄,眼下如何計較。我們在這荒郊野嶺,連個住處都沒有。要不要連夜回去帶了人過來,強行做了這一筆生意如何?” 畢西門看了看天上的星辰,又看了看前面的山路。在陰眼之中只見得黑漆漆的山路蜿蜒蛇行,藏在深山當中,難走得很,路上毒蛇爬蟲甚多,嘆了一口氣,輕聲說道,“不,看現(xiàn)在的這個情況,我們走路不方便,應該連夜趕不回去?!?/br> 白眼狼雖然魯莽,但是看畢西門面色凝重,心中似有算計,知道他是個有計較的人,她這么說,確實就是回不去。他皺皺眉,把不耐煩往心里壓了壓道,“那我們難道就要這樣在荒山之中過一個晚上么?” 畢西門聽了白眼狼的話,搖搖頭道,“先前和巫民說話的時候,聽說前面有一處以前的道觀。我出身道門,師父曾經(jīng)對我說敬重先人,遇到道觀,應該進去參拜參拜,上幾炷香。我們?nèi)ツ抢镄恍?,明天再到山中看看情況?!?/br> 那處道觀,本來是前人煉丹留下來的,后來皇朝覆滅,道觀自然也就日漸破敗。等到道觀最后的道者死了,這座道觀也就徹底的荒蕪,淪為了一個廢棄的地方。但是建造道觀的材料還算比較堅固,于是就廢物利用,在里面防止一些雜物。 那巫民說得支支吾吾,也不曾講明雜物到底是些什么。畢西門心里卻是透絲透亮,知道里面多半都是些棺材尸體之類的東西。這地方有不少外面的漢族人,漢人的習俗與巫民不同。巫民死了還要把尸體拖到地里面埋了當肥料,漢人講究敬重死者,卻不會這么做。 如此一來,也就形成了一種風俗的對比。本地的巫民死了,家里人就把尸體拉到地里面去深坑埋葬,所以在巫民的地里面耕種的時候時??梢钥匆姲咨墓穷^渣子,不足為奇。但是漢人卻講究一個落葉歸根,尸體養(yǎng)土這種行為,是大不敬。 巫民死了人,無聲無息埋了也就是了,漢人卻還要興辦葬禮,過了頭七之后才能入土為安。所以在這個時間段里面要有一個存放尸體的地方,吊腳樓潮濕悶熱,爬蟲毒蛇甚多,不利于尸體保存,所以寬闊通風,涼爽干燥的道觀反而成了一個停尸的最好去處。 畢西門之前微微嘆氣,就是通過簡簡單單的察言觀色,明白那道觀之中到底是些什么東西,所以有些不悅。將話與隨行的幾個人講明了,這些人都是刀頭喋血的亡命之徒,自然不會害怕尸體,倒也絲毫不介意在道觀過夜。那里清爽潮濕,好過這山中悶熱蚊蟲叮咬。 既然主意已經(jīng)定好,一行人也就朝著那道觀的方向默默趕路。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以后,一座高大的屋宇矗立在眾人門前。畢西門的陰眼看得分明,道觀前后錯落,結(jié)構(gòu)分明。大殿的瓦片殘破的墜下幾片,露出一個黑漆漆的空洞,房頂上滿是已經(jīng)枯萎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