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時空之抗日獵人、我讓渣攻痛哭流涕那些年[快穿]、男主總想讓我破產(chǎn)[快穿]、(綜同人)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田園神醫(yī)、老板總想宰我祭天、特工少女:讓我看看你的心!、反派大人!跟我一起去打怪吧、瘋狂安利員[快穿]、這個宿主不太直
沈西棠淡淡地說:表演開始了。 他話音一落,大家的目光就都轉(zhuǎn)移到了臺上。 第一個上場的好像是江家三娘子。 只聽見樂聲響起,江家三娘子表演得是在一首曲子奏完之前畫一幅畫。 只見她身姿輕盈,在臺上揮灑筆墨,動作如行云流水,窈窕婀娜的身姿吸引著每個人的注意,作起畫來倒像是在舞蹈。 一曲終了,她將剛才作的畫展示在眾人面前時,大家都驚嘆了一聲。 她竟然將蕭府的后花園給畫了出來,雖然畫技并沒有精湛到出神入化,但這份巧思卻讓人嘆服。 本來第一個上臺表演是有些吃虧的,但她心思極為巧妙,一開始就與眾不同,讓人印象深刻,之后的表演若不是非常出色,是很難蓋下她的風(fēng)頭的。 臺下的貴女們臉色都沒有剛才那么輕松了。 接下來的好幾位貴女的表現(xiàn)其實不錯,但有了珠玉在前,就顯得有些平平了。 輪到魏明玉時,她彈唱了一曲異國風(fēng)味的曲子,曲調(diào)是大家沒有聽過的,她的歌聲又十分嬌嬈美妙,總算是又讓氣氛活躍了起來,只是她在彈唱的時候一直癡癡地看著沈西棠,那點心思實在是瞞不住人,可沈西棠卻視若無睹,一直沒往她那邊看。 魏明玉一曲彈完,沈西棠也不曾側(cè)目,她不由有些低落。 之后,眾位貴女依次都被叫到了名字,燕夕霧和燕朧月一起琴和琵琶合奏,兩人不愧是姐妹,默契十足,合奏的樂聲比獨奏要動聽得多,也是獲得了眾人的掌聲。 姜尋等了許久才輪到她,等待的時間里她也沒閑著,讓鶯巧幫她借來了許多工具。 她上臺后,有幾個丫鬟按照她的吩咐搬了一個桌子上臺,鶯巧為她把各類茶具擺好。 我看各位貴女們都表演了歌舞樂器等等,這些我都比不上她們,想來也沒有別的拿得出手的技藝了,唯有茶藝還算不錯,所以,我給眾位做幾出茶百戲吧。只是這茶百戲皆在茶面上,大家可以上臺來觀看。姜尋的聲音不輕不重,不急不慢,緩緩道來非常婉轉(zhuǎn),聽起來非常舒服。 在場的除了嚴(yán)慎之外,還有兩位在花朝節(jié)那天見識過姜尋煮茶的技巧,那天就嘆為觀止,今日聽姜尋又要展示,便二話不說地站了起來、 嚴(yán)慎想到那日喝的那碗茶,不禁回味起來,遲疑片刻,也站了起來。 有人帶頭,自然就有人跟著上臺觀看了。 魏明玉心中惱火,倒想看看她煮茶能煮出什么花樣,便也叫上交好的幾位貴女一起上臺了。 一時間,偌大的臺子上,竟擠滿了人,全都以姜尋為中心,圍著她看她如何做這茶百戲。 沈西棠就站在她右側(cè),離得很近,甚至能聞到她身上裊裊清香,沈西棠撥弄佛珠的速度加快了些,明明她的臉平靜溫婉,但他卻想著如何能讓她咬著唇,含著淚望著自己,發(fā)出婉轉(zhuǎn)嬌吟。 第96章 冒名頂替的貴女10 姜尋先給眾位作了一番解釋, 茶百戲, 又稱分茶, 可以與琴、棋、書并列, 也算是一種陶冶情cao的技藝,煮茶時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在茶湯中現(xiàn)出文字和圖像,若山川河流,花草樹木,宛如一幅幅水墨圖畫, 故也有l(wèi)squo;水丹青rsquo;之稱。 寧朝人人愛茶, 但只要茶百戲和普通的品茶不同, 需要極其高超的沏茶技巧才能做出來, 只在一些貴族間流傳, 甚至平民百姓很少有人見過,而這些貴女們雖然可能有人聽說過, 但無一人會分茶。 許多不懂茶百戲的貴女聽了姜尋的解釋隨即露出恍然的神情,原來這便是茶百戲, 聽起來似乎很神奇, 像是在茶上面作畫, 實在是想象不出來。 你能做出來這水丹青魏明玉冷冷道, 我可是聽說,只有那些大師才精通分茶的技巧, 沒個十年八年是學(xué)不來的。 姜尋淡淡地說:所以說,有些事還是要靠天賦。 這話一出,魏明玉的臉就漲紅了, 羞惱地怒視著姜尋,這話不就是在罵她蠢笨沒天賦,所以覺得其他人也是這樣。 魏明玉咬著牙,半天沒再說話。 那么就請開始吧,我們大家都等著看呢。站在魏明玉身邊的一位貴女見魏明玉吃癟,語氣不善地說。 姜尋輕聲道:莫急,這便開始。 姜尋靜下心來,神色一凜,整個人像是換了氣場,從一位纖柔的美嬌娘變成了飄逸脫俗的大師。 她清冷的面孔吸引著每一個人的目光,讓人有些難以分心去看她手上的動作,但若是靜下心來去看她的手,就會被她那纖纖玉手給抓住眼球。 只見那雙蔥白細(xì)嫩的小手,拿著一根茶臼用力地捶碎餅茶、又用茶磨將茶研磨成細(xì)粉、再拿茶羅篩取茶粉 姜尋低垂著眼瞼,像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動作非常慢,也很細(xì)致,可以看得出,做茶百戲的準(zhǔn)備工作也是十分繁瑣復(fù)雜的。 正所謂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在此的這么多人里,能看懂她的每一個步驟的人,只有寥寥幾位。 沈西棠,嚴(yán)慎都是茶藝高手,而蕭望鶴也經(jīng)常出席茶會,所以他們對于茶百戲是有深入了解的,他們的目光都非常認(rèn)真,對姜尋的看法又有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