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拯救爛桃花大佬(快穿)、皇太子的喜宴、豪門危情:總裁兇猛、透視小相師、都市逍遙醫(yī)尊
竟是死不瞑目。 陶安輕哼一聲,一身輕松,他站起身來,拍了拍袍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塵,只說道:回吧。 當天晚上,孟則知就收到了錢博裕(鄭國公世子,孟則知名義上的舅舅)的奏本。 好好好。孟則知喜不自禁。 萬歲,到底是有什么喜事讓您這么高興候在一旁的陶安笑瞇瞇的問道。 孟則知不介意與他分享自己的喜悅,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氣:捷報,盤踞在東南諸省的倭寇已盡數(shù)被蕩平,共殲敵六千余人,我軍僅傷亡二百余人,東南沿海倭患已除。 恭喜萬歲,賀喜萬歲。陶安當即躬身賀道。 孟則知眉開眼笑,能打勝仗,說明練兵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接下來就可以放心的去進行海上貿(mào)易了。 李瀾,擬旨。 是。中書舍人李瀾當即回道。 孟則知一共叫他寫了四份圣旨。 一是命神機營調(diào)三千官兵押運兩千只火槍,一萬五千基數(shù)的彈藥南下支援錢博裕。 二是命錢博裕為正使,劉文山為副使,率士兵一萬人,領(lǐng)戰(zhàn)船一百艘,寶船七十艘(原本只有四十艘,剩下的三十艘是最近幾個月造的)出使西洋,允許自行籌備力士、買辦、翻譯等隨行人員若干。 三是命皇商方家將早先籌備好的絲綢瓷器、火柴香皂等貨物交付給出使船隊。 四是命工部左侍郎奔赴東南沿海諸省興建炮臺,加強海防。 做完這些,孟則知心曠神怡。 該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等著真金白銀源源不斷的落進他的口袋里了。 因著這件事情,接下來的好幾天,孟則知的心情都非常不錯,直到八月初五這天 砰砰砰 沉悶的鼓聲驚醒了孟則知,他半夢半醒:怎么回事 王廣志(陶安的干兒子)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啟稟萬歲,有人敲了登聞鼓 登聞鼓 孟則知腦中的睡意一掃而光,刷的一下坐起身來。 古人素有擊鼓鳴冤一說,不同于一般府縣衙門口的大鼓。登聞鼓,是懸掛在午門外的一面大鼓,是皇帝的鼓。 依《大揚律》,非敵兵圍城、太子駕薨、民有冤情,不得擊鼓。凡登聞鼓響,不管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須上朝。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章精彩評論: 三七:我還記得攻曾經(jīng)只是個老middot;處男middot;學(xué)究,歲月不饒人啊! 第78章 皇帝上朝,百官自然也要到場。 看見趙令武進來, 一眾官員紛紛拱手見禮:宋國公。 趙令武滿面紅光:盧大人, 趙大人, 劉大人 自從寧武帝登基之后,宋國公府在一眾勛貴里的位置便水漲船高, 儼然成了領(lǐng)頭羊一般的存在,便是正兒八經(jīng)的國舅爺鄭國公父子也差他家一籌。 誰讓寧武帝喊了他二十多年的父親呢,偏偏寧武帝又是個孝順的, 登基不過兩個月, 賞賜便如流水般抬進宋國公府, 哪怕這份孝順主要是針對蕭氏,可說到底獲利的還是他趙令武。 托他的福, 趙以敬前些日子又說了一門親事, 女方是長興侯家的嫡女, 年紀比趙以敬小了一輪不止如今的宋國公府權(quán)勢滔天, 就像當年趙令武獲封宋國公之后再無人敢提及他贅婿的身份一樣,趙以敬和庶妹luanlun的丑聞自然也在一夜之間煙消云散。 所以總的來說, 兩家還算門當戶對。 他宋國公府總算是熬出頭了。 趙令武撫著胡須, 喜上眉梢。 就在這時, 有一太監(jiān)高聲喊道:皇上駕到! 眾臣當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原本熱鬧的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孟則知走到御座上坐好:眾愛卿平身。 謝萬歲。 等了一會兒也不見有人出班奏事,孟則知開口問道:大理寺卿何在 登聞鼓歸大理寺管轄。 眾臣面面相覷:臣等不知。 陶安。 孟則知正要派人去傳喚, 隨后便聽見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大理寺卿小跑著走進來, 跪下說道:微臣肖云旗,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孟則知沉了沉氣:你可知登聞鼓被敲響一事 啟稟萬歲,臣正是從午門而來。大理寺卿一臉遲疑:只是臣等實在是拿不了主意。 怎么孟則知說道。 回萬歲,肖云旗直起身來,手持芴板:依《大揚律》,為防止無端刁民惡意上訪,規(guī)定凡擊登聞鼓者,先廷杖三十。 對。孟則知記得有這么一個說法,他端起御桌上的茶碗,潤了潤喉嚨。 可那擊鼓之人,是、是奉圣夫人。說完,肖云旗拜倒在地。 什么孟則知喝茶的動作一停。 奉圣夫人 這、這算什么事 是啊,好端端的 一時之間,滿朝皆驚,文武百官們議論紛紛,而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齊齊看向站在武官之中的趙令武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