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業(yè)界NO.1
《論語》什么的,太高端了,消受不起,還是老老實實搞點啟蒙讀物回去吧。 沈采萱在書肆里轉了一圈,幾個書架都大致瞄了一眼,愣是沒看到“三百千”的蹤影,只得直接開口道:“來本《三字經》!” 這會兒掌柜的不在店中,看店的是個十五六歲的伙計,新來不久,對書肆里的各類書籍還不太熟悉。 聽了沈采萱的要求,那伙計愣了愣,有些不確定的說道:“《三字經》?這是什么書?呃,咱們店里有賣這種書嗎?好像沒有吧?” 沈采萱也愣了愣,心中暗暗吐槽:“不是吧,其他生僻的書籍倒還罷了,可《三字經》應當是最普及,也是最暢銷的書籍,你竟然連自家店里賣不賣《三字經》都不清楚!哥們兒,你這業(yè)務水平差得有點離譜啊!” 沈采萱頗為無奈:“算了,沒有《三字經》的話,拿本《百家姓》也一樣。” 那伙計一臉迷惘,眼里滿是困惑:“《百家姓》?” 沈采萱無語良久:“又沒有?那么《千字文》呢?《千字文》總有的吧?” 那伙計依舊困惑不已:“《千字文》?” 一旁的沈采薇見狀,忍不住問道:“你到底要買什么書呀?為什么你報出來的書名,人家聽都沒有聽過?” 沈采萱撇撇嘴:“沒有聽過,那是因為他……”孤陋寡聞! 說著說著,沈采萱隱隱意識到了不對勁。 “三百千”被稱為“蒙學第一書”,古代的孩子開蒙讀書,照規(guī)矩是“三百千”,進而學習“四書”、“五經”。 換言之,但凡讀過書的,都應該知道“三百千”的存在。 眼前這個少年能夠在書肆里當伙計,他或許不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但他一定讀過一些書,認識不少字。 理論上來講,他應該讀過“三百千”。 可事實上,別說讀過了,眼前這個少年聽都沒聽說過“三百千”。 就算是孤陋寡聞,這孤陋寡聞得也太離譜了些,完全不合常理! 沈采萱心念電轉,不再直截了當?shù)脑儐枴叭偾А保D而打聽起了開蒙的相關信息。 原來,這兒的孩子開蒙讀書,用的是教書先生自行編撰的啟蒙讀物。 不同的教書先生,編撰出的啟蒙讀物各不相同,因而,整個青州,至少有幾百種啟蒙讀物。 要論啟蒙讀物哪家強,當屬宋氏家塾。 要知道,青州宋氏乃是傳承幾百年的書香門第,他家家塾的教學質量有目共睹——他家前后出過多個舉人,甚至還出過進士——自然而然的,他家編撰的啟蒙讀物被譽為青州第一。 聽到這兒,沈采萱算是明白了,“三百千”尚未橫空出世,如今的業(yè)界no.1是宋氏家塾編撰的啟蒙讀物。 沈采萱道:“宋氏家塾的蒙學書在哪兒呢?拿一套我瞧瞧!” 那伙計道:“那些書咱這兒可沒有?!?/br> “啊?那些書也沒有?”沈采萱忍不住吐槽道,“你們書肆看上去蠻大的,怎么要啥啥沒有?” “不、不是,小姑娘,你有所不知?。 蹦腔镉嬕荒槦o奈,“宋氏家塾的蒙學書不輕易外傳的,外面的書肆怎么可能有的賣?” 沈采萱不解:“不輕易外傳?這是為什么?” 那伙計道:“宋家為何能夠接連出舉人?還不是因為他家家塾教的好,用的書非比尋常。那么好的書,怎么能夠隨隨便便流入外人手中呢? “要知道,舉人的名額是有限的。倘若外人得到了好書,學業(yè)有成,考中舉人,同時應試的宋家人中舉的希望就會變小。 “說不定,宋家人本來能中舉的,卻因為自家的書外傳,便宜了別人,搞得自家人反而沒中。那宋家豈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沈采萱聞言,徹底無語了。 藏私當然可以,但要不要這樣藏私呀? 你說你把對四書五經的獨到見解藏起來倒也罷了,可是蒙學書籍,充其量也就相當于現(xiàn)代的小學一年級課本,如此的淺顯易懂,這也要藏,至于么? 不過,話說回來,書是人家編撰出來的,版權屬于人家,藏不藏的,那是人家的自由,外人管不著,也管不了。 買不到宋氏家塾的蒙學書籍,沈采萱就退而求其次,讓那伙計將店里所有在售的蒙學書籍都拿了過來。 結果一翻…… 嘖嘖,這也太次了吧? 到底是見識過“三百千”的人,沈采萱對市面上的蒙學書籍有些看不上眼,再一問價格,得,她徹底打消了購買的念頭。 沈采萱心中計較了一番,最終一本書沒買,轉而買了一套筆墨紙硯回去。 出了書肆,坐上騾車,交代張有糧打道回府之后,沈采萱忍不住嘆了口氣。 沈采薇問道:“四娘,你是在為找學堂的事情發(fā)愁么?” “可不就是!”沈采萱道,“剛剛那個伙計說了,城東的學堂不少,最出名的是織錦街附近的正德學館,那兒的先生乃是一位很會教書育人的老秀才。正德學館的先生好,距離咱家又近,四郎要是能在那兒讀書,就再好不過了。 “偏生正德學館的入學時間為每年春天,其他時候概不接納新生,而且不是交錢就能進去,得要通過先生的考核,方才能夠獲得入學資格。如今已是夏天,早就錯過了入學時間,而且那什么考核……說實話,我擔心四郎過不了。畢竟,四郎都沒正兒八經的讀過書?!?/br> “這點小事,瞧把你給為難的!”沈采薇輕描淡寫道,“正德學館門檻高,很難進去,那就換一家門檻低,容易進去的唄!反正府城的學堂有的是,總能為四郎找到一家學堂的。” “找到學堂不難,難就難在要找到好學堂?!鄙虿奢嬉荒樛锵В罢聦W館挺合我心意的,偏生輕易進不去……可惜了?!?/br> “進不去就進不去唄,這有什么好可惜的?”沈采薇道,“四郎都這個年紀了,早就錯過了最好的讀書時機,很難讀出什么名堂來了。咱家也不指望他能夠考中童生、秀才,之所以送他去學堂,無非是想讓他多讀點書,多明白點事理。既然如此,也就沒必要讓他削尖腦袋往最好的學堂里鉆了,隨便找個過得去的學堂,讓他在里面讀兩年書,也就差不多了?!?/br> “話是這么說,可是……”沈采萱秀眉微蹙,“唉,怎么說呢?一流的學堂就在擺在家門口,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不得不把自家的孩子往二流的學堂送……我這心里實在是有些不舒坦?!?/br> 沈采薇略一沉吟,說道:“既然你認準了正德學館,那你也別不情不愿的另找學堂了,索性讓四郎留在家里,等到明年春天,再送他去正德學館讀書?!?/br> 沈采萱遲疑道:“這會兒距離明年春天還有半年時間呢,這么長的時間,都讓四郎待在家里,不妥吧?這樣會耽誤他讀書的?!?/br> 沈采薇道:“怎么會耽誤他讀書呢?待在家里,照樣可以讀書。你可以像之前那樣,教他讀書識字,給他布置功課。這樣認認真真學上半年,或許學不到太大的學問,但小的學問總是能夠學到一些的。相信到了明年春天,他就可以通過考核,進入正德學館了呢?!?/br> 進入正德學館…… 聽了這話,沈采萱很有些心動,幾乎被沈采薇說服了。 沈采薇再接再厲,繼續(xù)勸道:“沈世貴和沈正樟從小讀圣人書,卻不干人事,這是為什么?仔細想想,這固然是因為他倆人品敗壞,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家里太寵他倆了,平日里什么都不讓他倆干,養(yǎng)成了他倆坐享其成的惡習。 “現(xiàn)如今,咱家的生意還沒有做起來,正是最關鍵的時刻。倘若四郎去了學堂,就無法親身體會到做生意的種種不易,保不齊會以為家里做生意很容易呢!長此以往,難保他不會像沈世貴和沈正樟那樣,養(yǎng)成坐享其成的惡習。 “依我之見,這半年里,與其讓四郎去學堂讀書,從書本里學習事理,倒不如讓他留在家里搭把手,從日常的點點滴滴里學習做人的道理。” 沈采薇所說,沈采萱深以為然,至此,她徹底被說服了。 回到家中,沈采萱先是將鹵水調配好,放入鍋中慢火熬制,然后匆匆用過午飯,便與張有糧和沈采薇再度外出了。 這一回,他們仨不在城里轉悠了,轉而去了城外。 原來,大多數(shù)食材好辦,只要肯花錢,在城里就可以買到,可制作涼粉的原料卻不好辦,就算肯花錢,也無法在城里買到。 他們此行,就是想去城外的荒山上尋找涼粉草、薜荔果或愛玉子的蹤跡。 青州府城三面環(huán)山,府城的東門、西門和北門之外都有連綿不絕的山巒。 因為沈采萱想在回程的時候順便去一趟城北的回春堂,便讓張有糧驅車前往北門。 出了北門,騾車順著一條沿河的鄉(xiāng)間小路往大山的方向走。 “四娘,你看!”還沒走多久,沈采薇便伸手指向車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