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成為反派的日子、一姐跟我炒CP 完結(jié)+番外、禁談風月(快穿)、七天七夜、拯救黑化男主[快穿]、學霸女友吊翻天、穿成七零美知青、炮灰太甜了怎么辦[快穿]、重生女王登頂路[花滑競技]、嫁千戶
當然, 南星的大軍也可以。 秦笙此次之所以愿意回到嘉和帝這邊, 也是有此原因,當然還有另外一件事, 只是這件比較要緊。秦笙覺得嘉和帝答應的可能性極高,只是他如今皇帝當?shù)钠鋵嵱忻麩o實,下了令也不一定就執(zhí)行,尤其是威遠候。她還得想個法子阻止威遠候知道。 秦笙想到了慕容月。至于如何做,她還要從長計議。 秦笙寫好回信, 待紙晾干, 裝入暗衛(wèi)特有的封蠟,便被丫鬟扶著去歇息。秦笙借口有些頭暈讓一個丫鬟去給她端些燕窩來,又嫌太悶了讓另一個丫鬟扶她出去在郎中看一看雨水。 丫鬟不肯帶她走遠, 秦笙便在一其中一根廊柱旁停下,趁丫鬟不注意,輕輕敲了三下廊柱。略等了一會, 看見有個人影晃了一下, 便跟著丫鬟回去了。 這是南星的人同秦笙約好的暗號, 誰能想到皇帝的暗衛(wèi)里竟然也有南星的人呢。秦笙還不知道南星是前太子的遺孤, 自然也不知道他手上有多大的能量。 夜深人靜, 陪床的兩個丫鬟被秦笙加了點料都睡熟了,那迷煙粉是南星的人給秦笙以防萬一的,秦笙就給她們用了一點點,就夠她們昏睡的了。秦笙動了動見她們毫無反應,才悄悄爬起來,也不敢點燈,取出上午回信時被秦笙藏在袖中的紙張,黑暗中摸索著用眉黛給慕容月寫信。 好在她要寫的也不多,就九個字: 縣主 以修橋易賜婚 秦 寫完后把紙張團吧團吧卷成小小的一個,起身把紙團卡在窗縫里,然后回去睡覺。早上起來,那個小紙團就已經(jīng)不見了。 秦笙覺得雖然她寫的不是很簡略,但甚在直白,南星的人應該知道她這是給誰的。不過秦笙卻沒想到她半夜偷偷摸摸用眉筆寫的信還沒送到正主手上,反而先到了南星那里。 南星最近也是忙得分身乏術(shù),但秦笙的事無論大小,他都要知道,尤其是那邊的情況,時時都有人盯著。南星看著手下人帶回來的鄒巴巴的信,他都能想象的出她半夜做賊似的摸著黑的樣子,看著上面的字更加哭笑不得。 但他卻看明白了她的用意。嘉和帝被威遠候忽悠著修橋通河還逼死了老臣的事,他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秦笙此時給慕容月寫這樣一封信,又以賜婚為交換,其用意不言而喻。換賜婚自然是指的她那想殺她的相公,南星心里記著,遲早會找這人算賬,只是若能提前讓秦笙擺脫他妻子的名分,南星也十分贊成。至于秦笙說的以修橋換賜婚,恐怕應該是以賜婚換修橋才對。秦笙應該是不想威遠候在云貴之處修橋的,而是要換往別處,但是換到哪里呢 南星想了幾處可能,眼皮微跳。然后喚人研磨,提筆替秦笙另寫了一封更完整的信遞給慕容月。他猜秦笙應當是想用慕容月來阻攔威遠候知道修橋被掉包之事,如今他發(fā)現(xiàn)威遠候似與五胡有勾結(jié)往來,秦笙這個打算對他百利而無一害,他自然全力促成。 南星吩咐以后,信很快遞到了慕容月手上。 慕容月看到信上的內(nèi)容,心中對于要壞父親的事自然糾結(jié)但更多的卻是欣喜。 上次她和慕容玨本來跟潘良玉談的好好的,她們找到了潘良玉父母雙亡的線索,幫助他報仇,但是潘良玉要休妻另娶慕容月。 潘良玉明明已經(jīng)默認了,但秦氏一落水,他就變卦了,著實讓她氣的牙癢癢。要是能賜婚的話,還是秦氏親自求的嘉和帝想想潘良玉得知這一切的樣子,就讓她覺得舒心。 至于父親那邊,她等到賜婚下來再說也沒問題吧 不過是晚點而已。 一切進行的十分順利。秦笙的要求,嘉和帝想也不想就應了,至于后面求他給潘良玉和慕容月賜婚的事,更是沒有不應的。嘉和帝不但更加熱切的給秦笙寫情信,還把潘良玉的放妻書直接給了秦笙。 秦笙別提多高興了,至于回京城 這不是正在等人架橋通河么,自然等修好了再說,嘉和帝那里她就偶爾回信安撫即可,就這樣吊著吧,她覺得嘉和帝還挺喜歡這種有距離的仙凡之戀的。 而慕容月將通知父親事情有變的人壓下來,不過是晚個十來日的事情罷了,卻沒想到,只這十來日,便已不再是由威遠候說的算了。 西北是威遠候的根基,但這個根基其實建立的并不長久。在先帝還在位時與五胡之間的那場最終之戰(zhàn)里,主宰這里的并不是威遠候而是南星。 西北到處都是漫漫黃沙,在蜀中大雨連綿的日子里,這里依然干裂燥熱,一陣風起,塵沙飛揚。 威遠候年屆四十,但保養(yǎng)得宜,這幾年在西北的沙場上也磨練出了一個將領(lǐng)的氣魄。只是這氣魄也助長了野心和貪念,竟然做出與虎謀皮的事情。 雄關(guān)險隘,原本寂靜的西北大營中,忽然爆出一陣打斗,隨即各處亮起火把,有將領(lǐng)帶著兵士趕來,便看見幾個人在營帳間逃竄,而這幾人身后還有兩人正在持槍交戰(zhàn)。 這一看不得了,眼前幾人分明是胡人的長相! 這五胡敵軍竟然已經(jīng)深入到大本營了嗎將士們震驚不已,趕緊沖了上去。 幾個胡人很快被捉住,但將士們的心情卻沒有松懈下來,反而越來越多的人被叫起來,查探各處是否還有漏網(wǎng)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