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BE的一百種方式[快穿]、跪下,叫我女王?。齑?/a>
但沒有用, 什么用都沒有。 一個嬰兒近乎是什么都做不了。他敏銳的、憑借著本能和模模糊糊明白的一點兒東西,盡量在白天黑夜不哭鬧,讓母親不那么勞累。 惶惶而過數(shù)百年,再清晰的記憶也開始在時間的磨洗下漸漸模糊,到現(xiàn)在,慧凈還能夠記住的就是暖陽下,母親抱著自己在那顆桃樹下?lián)u晃的景象。 其它很多事情,因為不重要,都已經(jīng)忘記了。 忘記了發(fā)生的事情,卻大致模糊的知道,他們態(tài)度的變化因為什么。 一位很老很老的和尚說他身俱佛骨,乃大能者轉(zhuǎn)世,當入佛門。 慧凈已經(jīng)想不起來那時候是什么景色,但是他依舊記得當時母親握住自己的胳膊有多疼。 母親終究是不愿自己的孩子離開她的身邊,看清楚這點的和尚也也沒有逼迫他,最終,他留在了母親身邊。 這場讓母親恐慌許久的意外,反而成為了村子里人對他們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原因。 只是,母親最終還是沒有留住他。 魔佛波旬,那一段時間是遷途中的噩夢。 太多人不喜歡離開故土,無論是歷史中還是現(xiàn)在。人,尤其是大規(guī)模的遷移都是因為活不下去才會離開mdash;mdash;這不僅僅是因為故土難離難舍,而是因為每一次遷移都代表著高昂的死亡率。 遷移,是會死人的。 沒有代步工具,少有的牛車用來堆著途中需要的糧食。人除了用兩條腿走,別無他法。 而那些要求遷移的佛修還不斷的要求他們加快速度,越快越好,卡著凡人的極限,不肯停下半點兒。 這樣的要求下來,年老體弱的很快便倒下了。 這種時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的,能有青年人背著,而沒有的hellip;hellip; 都被甩在后面,直至拋棄。 慧凈的母親便是如此,只能跟隨著母親的慧凈也是如此。 被拋棄的后果,便是遇上等待狩獵的野獸,成為它們的食物。 只是慧凈終還是沒有想到,他還能活下來。 一個lsquo;傻子rsquo;救了他。 她比自己高,也比自己厲害,但卻什么都不會,慧凈給她起了名字叫做止戈,卻沒有說那塊碑是村子里他根本不能觸碰的lsquo;圣物rsquo;。 她的力量給了慧凈安全感,什么都不會又讓慧凈有了被需要的感覺mdash;mdash;他那時不懂什么叫做責任,卻有了堅定的,要把止戈帶出去的想法。 最后,他再次遇到了給自己起名字的老和尚。 然后,慧凈終于松了一口氣,也終于撐不住了。 他病了。 喝藥的日子慧凈一點兒也不喜歡,藥太苦,什么都不懂的止戈一開始誤打誤撞的直接灌下去還好,可后來當他需要盯著對方不要折騰她結(jié)痂的傷疤,那就是真正開始lsquo;斗智斗勇rsquo;了。 一個不想對方再次受傷,一個卻是難受的忍不住要發(fā)泄mdash;mdash;需求總能快速的催人變得lsquo;聰明rsquo;,止戈很快學會了用小勺子一口一口的給慧凈喂藥,動作不得不說溫柔(緩慢),當真是把lsquo;受刑rsquo;的時間延長了十幾倍hellip;hellip;hellip; 這些事情,現(xiàn)在再回想起來,當真是嘴角忍不住上揚。 只是當止戈恢復記憶說自己為安樂的時候,有些東西就不在了。 安樂不是止戈,他們沒法一起玩,她的眼睛總是看著遠方,即便是溫柔柔的坐在那里,慧凈也依舊覺著對方hellip;hellip;莫名其妙的嚇人。 后來,當慧凈進入圣佛云鄉(xiāng)修行的時候,他隱隱約約的明白了一些事情。 譬如,安樂究竟是什么人。 但他沒有說,這件事被他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別說提,想都不會想。 那時候,他沒有想到自己能夠成為前任地藏王的繼任者。 他無疑是信輪回的,作為佛門治理轄區(qū)范圍,這里每個人都是懂的部分佛法,和基礎的類似緣起緣生的禪論,又或者念上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以及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什么的,這些慧凈也是明白,并堅信不疑。 有緣,便當修。 他的未來人生仿佛宿命般的安排的清清楚楚,但慧凈沒有生出半點反抗和不滿的情緒,事實上,除了有些擔心自己可能無法承擔這樣的重任和心里的忐忑,慧凈沒有其它或許該有的情緒。 只是一年一年過去,慧凈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懷疑安樂的身份。 尤其是mdash;mdash;他親手查出來圣佛云鄉(xiāng)有欲界的jian細的時候。 不過再怎么審訊,都沒有牽扯到安樂,為首的甚至多次想置安樂于死地。 這是苦rou計嗎? 慧凈不知道,但當那些前輩要求他和安樂解釋其中誤會的時候,慧凈心里是抗拒的。 所以當儒門天下有名的俠儒請他幫忙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去了。 他不想這么快的見到安樂,也不想與對方撕破臉,最終兵刃相向。 只是參與七行宮事情的時候,慧凈才真正的明白人性的復雜莫測。 說愛著孩子的母親不過是利用孩子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但真當死亡降臨之時,卻一把推開孩子用自己柔軟脆弱的身體擋住前來的長劍。而口中忠義不斷之人,最終給了自己主人一刀,可又撫養(yǎng)起主人的子嗣hellip;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