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jié)
“喲喲喲,不愧是我兒子?。 ?,趙和釗心下得意,給平哥兒來了個舉高高,哈哈哈的大笑聲充斥著整個院子,看來兒子還是最親他啊,真是他的好兒子。 平哥兒喜歡刺激,被他逗得嫩嫩的嗓音咯咯咯直笑,見爹停下來,還不滿的撅起小嘴,rourou的小拳頭去拍打他的肩膀,不夠哇,還要再來! 大伙兒都被小孩兒的反應樂著了,沒想到會來這么個轉折,一時間都笑得前仰后合,整個老宅都是歡樂的笑聲。 王言芝也在其中,看著大堂哥的胖兒子,樂得眉開眼笑的,笑著笑著便想到了自己和孟平的將來,手下意識的就放在腰腹間摩挲,不知道她的孩子來了沒有,以后肯定也會像平哥兒一樣有活力吧? 在老宅沒待多久,說了會子話李氏就帶著人回家去了,茹寶看大嫂準備洗衣服,神色了然,她就說嘛,洞房花燭躲難得唉,昨晚兩人肯定鬧了。 見屋里沒她什么事,她便徑直回屋刺繡去,戲貓圖已經(jīng)完成,之前她是瞅著空就琢磨著怎么繡,完成之后自然是被她細細收好了,等她下次有空了再去遂河鎮(zhèn)看看。 這回她想繡個插屏的屏面,一副雪中美人圖,不繡正臉,只勾勒出窈窕婀娜的背影,身著大紅色的羽緞斗篷,濃密地烏發(fā)慵懶的簪起,整個人透出一股隨性傲然之美,與雪地里的純白相互映襯,nongnong的一抹俏麗令人一見難忘。 腦海里想好布局,茹寶先動筆勾勒出大框架,一氣呵成,接下來的步驟她都心中有數(shù),并不需要弄得太細,她估摸著這個屏面她多花點心思一個月內也能繡好,到時兩件一塊兒都帶去遂河鎮(zhèn),還省得多跑幾趟了。 茹寶在屋里安安靜靜的刺繡,院子里趙忠祿和孟安又開始倒騰木頭,孟平也加入進來。 雖然婚事已經(jīng)辦完,但趙忠祿還得替小兒子打算打算,他今年也十五了已經(jīng),不小了,結婚的物事可以慢慢準備起來,大兒子的當初也籌備了一兩年呢。 而且還有茹寶的,她的嫁妝家里也得開始從現(xiàn)在著手開始考慮了,可不能等臨到頭了再來想,到時黃花菜都涼了。 想到這他就不由得心下嘆息,唉!兒女怎么都大的這么快呢,感覺昨天還是個小娃娃呢,今天就得考慮他們的婚事了,尤其是茹寶,他怎么舍得啊......,看來到時得挑個近點的人家,那樣她婆家也不敢欺負人,否則就讓孟平和孟安打上門去,他兩個兒子可不是擺設。 王言芝洗完衣服和床單回來,在衣桿上晾好,見他們父子三人斗各自在忙活,也不過去打擾,回房去整理自己的東西,昨天成親一直在忙活,沒有時間收拾,如今正好。 先開了一個箱子,里面擺著她陪嫁的被子還有衣物鞋子這些,拿出來放衣櫥里擺好,里面目前只有丈夫孟平的衣服,加上她的,就沒再顯得那么空蕩蕩了。 等這個箱子差不多搬空,先放一邊,另一個也打開,里面多是一些布料,一部分是趙家當初送來的彩禮,另一部分是爹娘給她壓箱的,家里開著一家小染布房,手藝是爺爺早年拜師學來的,雖只有幾種常見的顏色,但小生意也足夠一家人的吃用了,日子過得不錯。 除了布料,箱子里還有一個針線盒,里面是平常縫衣制鞋能用的到的針和線,至于妝奩,早上已經(jīng)被她取出放在鏡臺上了,里面裝著她常用的一些飾品還有新梳子。針線盒和新剪子取出來后,王言芝重新鎖上箱子,布料和錢匣子就放里面,不必挪動了。 等將東西都擺好,又將屋子里打掃一遍,看房間里面整整齊齊的,頓時心情愉悅了,這樣才舒服嘛。 這么一收拾,一上午時間就感覺過得很快了,看這個點,剛好能做午飯,打算出去問問娘,中午吃什么,她可以看著開始準備了。 “娘,要準備午飯了么?”,她在前院菜園子里找到李氏,看她掐了一把扁豆角,走過去幫忙關上園子門。 “對啊,時候也不早了,今天中午吃炒扁豆和醬燒雷筍,再加上家里還有的紅燒rou和河蝦,足夠了”,李氏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她聽,打算就這樣以后慢慢的和大兒媳講家里的基本習慣,讓她心里有個數(shù),方便漸漸適應在趙家的日子。 王言芝點頭,跟著她去打下手,兩人才到廚房,茹寶在屋里聽到動靜也跟了過來,和兩人蹲在一起扒筍殼,聽到大嫂說今天的菜色,她怎么覺著中午的菜聽著就有點膩啊。 “娘,我要不我去摘點水芹菜?” 李氏懂她,通常女兒說出來了,就肯定是想吃了,“行,你去吧,記得快點回來啊?!?,這時節(jié)正是水芹菜生長的季節(jié),要找不費勁。 茹寶扯扯旁邊王言芝的衣袖,問她:“大嫂,你去不去?” 王言芝其實挺想的,跟著小妹能熟悉熟悉周圍也是好的,“那娘,我跟著小妹去?” 李氏揮揮手,隨便她:“去吧去吧,就這么點筍,我一會兒就弄完了”,又囑咐女兒,“顧著點你大嫂啊。” “知道啦,知道啦”,茹寶拉著大嫂的胳膊起身往外走,家池塘邊的小溝渠那就長了一叢,很近。 走到前院,孟平看他們兩個似要出去,高聲問道:“去哪呢?” 茹寶羞他:“放心,就在周圍摘水芹菜,不會弄丟大嫂的?!?/br> 王言芝被她鬧個大紅臉,她原以為meimei是個文靜的美人,沒想到竟然還愛打趣人呢。 小溝渠那邊很近,兩人不一會兒就到了,茹寶帶著大嫂往生了水芹菜的地方走,指給她看:“喏,就是這了?!?/br> 整個清平鎮(zhèn)的物產都差不多,建水村里有的野菜,大古村那邊自然也是生了的,才走進王言芝就認出來了,她打小幫著娘干活,對這些野菜自然也熟悉的,只是之前不了解這邊,才需要茹寶指出來。 兩人速度都不慢,各自掐了一把,看足夠了,洗干凈,便相攜回去,李氏還等著她們手里的東西炒菜呢。 路上兩人說著話,茹寶告訴她,往和這邊相反方向去的那條小路就是自家后山,挺近,并不用走太久,大哥還沒滿二十,不到成丁的年齡,暫時還沒分到山。 ☆、大古村 中午五個菜, 對于一家人來說到也夠吃,茹寶比較熱衷于兩道較為清淡的素菜還有蝦,桌上的紅燒rou和醬燒雷筍一看上去就是濃油赤醬, 倒是比較受爹和哥哥們的喜愛。 王言芝比較喜歡吃雷筍, 脆脆嫩嫩的,搭配上鮮香的醬汁,就著米飯吃很可口, 孟平時不時的還幫她夾幾筷子紅燒rou, 人還是得多吃rou才能長的好, 看得對面的茹寶酸得牙疼, 嘖, 成了親之后就是不一樣了哈~ 第二天,是王言芝回門的日子, 李氏將回門禮給裝到籃子里, 籃內放有一條魚、八個雞蛋、兩包白糖和兩塊肥皂,拿紅布給蓋上。 只一籃子東西,孟平就能拎著, 因此兩人并不需要駕牛車去,夫妻二人早上吃完朝食便動身趕往大古村。 大古村和去清平鎮(zhèn)是一個方向,它距離清平鎮(zhèn)比較近, 從大古村里去鎮(zhèn)上只要半個時辰, 要是駕牛車的話會更快點, 只兩刻鐘就能從大古村到鎮(zhèn)上,很方便。 孟平和王言芝二人并不趕,按照正常的速度走著,到大古村時將將快到辰時末,倒也還早。 王家的人口比較簡單, 只有王言芝爺奶、父母和大哥大嫂六人,加一個小侄子,二人到王家時,一大家子早已經(jīng)等著了,對于這個新姑爺,王家長輩們還是都比較滿意的,不然也不可能把女兒嫁給他。 孟平被王家男人們拉著說話,王言芝則被娘和大嫂余氏給拉進屋里,問她在趙家過的怎么樣,家里人對她可還好,可有受欺負什么的,還有就是他家meimei好相處么?畢竟自古以來姑嫂之間都難免會有些摩擦。 余氏最初嫁到王家來時也是不敢行差踏錯,后來相處久了才漸漸放下心來,知道娘和自家meimei是個好的,可是不知道趙家的那位姑娘是否如meimei一般好相處,畢竟她聲名在外,又長的那般好,快被大家塑造成仙女了都,在家定然是十分受寵的,萬一給meimei氣受了怎么辦,趙家人定然是偏幫家里女兒的。 王言芝知道娘和大嫂是關心她,也沒有不耐煩,問什么答什么。她真心覺得趙家的氛圍好,娘也不會干涉她和孟平,不像那種天天盯著兒子和兒媳婦那點子事的婆婆,可煩人。 周氏舒了口氣:“那就好,好在娘沒有看錯人。”,雖然早知道不會出什么意外,但還是親口聽女兒說了才會安下心來。 之后周氏就出去了,去看看趙女婿,還有小孫子,娘一個人可能看不過來。 中午王家的菜還挺豐盛,有魚有rou有蛋還有許多時令青菜,孟平?jīng)]客氣,就當和在自己家一樣,吃的飽飽。 吃了午飯之后,下午孟平和王言芝在王家又多待了會兒,讓王言芝能和家里人多處處,之后半下午的時候才回家去,新婦回門通常是不在家過夜的,得回婆家去。 回到家時才申時中,孟平加入到爹和娘他們一塊兒去做肥皂,趙家如今有個專門做肥皂的房間,里面東西配備齊全,一家人忙活一天做出來的量是足夠賣一陣子的了。 王言芝自覺的沒跟上去,雖然她肯定不會偷學然后告訴娘家人,但這種事還是要日久見人心才又說服力,家里當初大嫂也是過了好一陣子才能進染房的,人之常情,她并不覺得這有什么。 趙忠祿和李氏看著,覺得大兒媳是個知情懂事的,打算先看一個月,到時就讓她也參與進來,若是因為這事暴露出品性有問題,再令說,他們家也絕對不是那種一味和善的,絕不會讓自己吃虧,不然這些年也不可能一直安穩(wěn)做著雜貨鋪的生意。 當天晚上,王言芝給孟平收拾好包袱,將他需要穿的和用的都收拾好,拾掇來拾掇去,總感覺帶的不夠,一會兒問他需不需要這個,一會兒又問他有沒有少了什么,讓他趕緊想想,明天早上再弄可來不及。 孟平看著她轉悠來轉悠去,這感覺還挺新奇,以前都是娘給他準備,他直接挎著包袱走人就行。 原來收撿起來有這么多要cao心的事呢!走到芝娘身邊去,翻翻包袱里的東西,腦中回憶一下,和娘給他準備的差不多,“嗯,齊了?!?/br> 說完他拉過來打好結,放一邊桌子上去。 “哎?干嘛呢,再看看啊......”,王言芝不放心,伸手還想再檢查一遍。 孟平不理她,順便把桌上的燈給吹了,而后摟著她,輕笑道:“睡覺,睡覺啊。”明天走了就得再過幾天才能回來一趟了。 燈是吹了,可人卻沒休息,只聽黑暗中響起衣服窸窸窣窣摩擦脫落的細微響聲,不一會兒室內便彌漫起一片春色,羞人的喘息聲不時想起,帶起那一片帳幔輕微搖曳晃動,又是夜色醉人的一個美好夜晚。 第二天由于要趕著去鎮(zhèn)上開鋪子,孟平起的比平時要早,王言芝也跟在他身邊忙前忙后,待看到他跟爹還有小叔駕著牛車走了,這才跟著娘回屋。 “娘,小妹不吃朝食?”,王言芝看李氏要將吃過的碗筷收起來,好奇的問,不管茹寶啊? 李氏笑道:“現(xiàn)在還早呢,她平常這個點起不來,等起了會自己來找吃食的,咱們不用管她?!?/br> 女兒愛睡,這個毛病怎么也掰不過來,好在平常的朝食都能趕上,就是每次孟平他們去鎮(zhèn)上的時間比平日里要早上許多,茹寶她起過一次后來就再沒管過了,只還按平時的時間早起吃朝食。 既然娘說了,王言芝便不再管,跟著她一起收拾碗筷。 茹寶照常辰時初醒來,身體的生物鐘每天都在這個時候把她催醒,就是想再多睡會兒也睡不著。 慢吞吞的起來梳妝打扮,隨手挽一個簡單的發(fā)髻,左右兩邊插上木質的梅花簪子固定,到也有一種隨性美。 之后整理好房間,走出房門,果然沒看見爹他們的身影,定是去鋪子上了。往廚房去,先洗漱干凈,而后舀一碗陶盆里還溫溫的粥,就著咸菜還有清炒豌豆吃下去,空空的肚子瞬間被安撫下來,嘻嘻,她可是每天都會按時吃飯的,不能虧待自己,得了胃病可就不好了。 吃完飯,還得將臟的碗筷給洗了,娘和大嫂應當是洗衣服去了,不然不會一下子兩個人都見不著。 她的衣服早不用娘幫著洗了,自她十歲起就自食其力,都是自己拿去溝渠邊,這會兒把廚房收拾干凈之后,順便回屋拿她昨天才換下的衣裳,趁太陽還沒照到家這邊,還涼快的時候趕緊洗了。 “娘,大嫂,我也來啦!”,茹寶端著木盆到娘旁邊,溝渠這邊前幾年被爹和兩個哥哥好好整過,用沙石和平整的石頭開辟出了一塊兩尺寬四尺長的平地,剛高處水面半個手掌,上面擺著兩塊能用來洗衣服的石頭,以前是她和娘一人用一塊,現(xiàn)在多了大嫂,就又多出一個。 “就屬你懶,你大嫂都要洗好了”,李氏糗她。 哼哼哼,茹寶不和娘計較,她已經(jīng)習慣每次大哥他們去鎮(zhèn)上這天娘說她了,她就是早起不來嘛。 “哪有,還有幾件呢”,王言芝笑道,知道娘是在打趣meimei呢,“茹寶,要不要我?guī)湍???/br> “不用,大嫂,要是到時候被大哥知道了,哈哈哈那他豈不是要罵我?” 三人間的氣氛很是融洽,邊說話邊洗衣服,做起活來就感覺很快。 等將衣服晾好,茹寶得繼續(xù)回繡房繡她那件美人插屏,這回她是瞅著空就做,她特別喜歡這次的靈感,雪地中的紅衣俏佳人,想想就美。嗯,要不她留著給自己做插屏算了?就放在床和鏡臺間做隔斷,看著就賞心悅目呀! 剛冒出這個念頭,茹寶趕緊打斷自己的想法,想太多,花一個月時間給自己繡個插屏,她得心痛死,還是拿去賺錢劃算,她得給自己攢厚厚的嫁妝,以后的夫君要是敢欺負她,她就順理成章和離了一個人過,多好!到時造一個結實的房子,買一個忠心的婆子或者丫鬟,簡直不能更美了~ 晚上茹寶就和爹娘商量,說是六月初二她想去遂河鎮(zhèn),到時候將繡品帶過去看看,找機會出手了,順便再買點繡線,備充足點總是比較好的,畢竟來回一趟也麻煩。 “行,到時我陪你去”,孟安自發(fā)自覺的接下這個差使,之前幾次也都是他陪meimei去的,爹如果有空的話也會跟著。 趙忠祿對于小兒子還是比較放心的,孟安雖然才十五,但可能是從小吃得多又愛動,有一股子蠻力,一般人還真打不過他!而且他沒跟著去的那幾次,兩人都平平安安從的鎮(zhèn)上回來了,沒出過什么事,因此這次便也沒打算跟著去,由他們倆小的去闖吧。 接下來的日子里茹寶便安心刺繡,每日里到也過的很是充實,半沒有覺得枯燥,偶爾也會做幾樣新鮮的吃食,解解饞勁。 第一次看到茹寶動手做飯時倒是把王言芝給驚著了,她還以為meimei不會呢,沒想到做的還這么好吃。 這么一看,小妹既會識字也會刺繡還做的一手好飯菜,人也賢淑貞靜,待人親和,所以外面是怎么傳成她只空有一副美貌的......雖然也沒說不好的話,但就是感覺傳的和人有著一層隔閡。 哦,也不是,村里她就沒聽人說過這種話,可能是別些個遠點的地方越傳越不真實了吧。 ☆、章茴 六月初一, 茹寶的繡品前幾天就已經(jīng)完成了,那件美人屏面她打算明天去遂河鎮(zhèn)上時,先找人將其鑲在插屏里, 之后再找機會出手。 至于戲貓圖, 直接去師傅說過的鼎義繡莊,那是遂河鎮(zhèn)頗具名氣的一家繡莊,里面的老板和師傅也是一直多有來往, 不過如今溫氏已經(jīng)不用將繡品賣給繡莊了, 隨著她的刺繡技藝越發(fā)精湛, 她已經(jīng)很少動手繡小東西了, 即使繡了也不會輕易賣, 大多時候都是熟人請拖她才會看情況接下來,但價格也都不菲。 茹寶之前的兩幅繡品就是因緣巧合之下經(jīng)師傅介紹出手的, 只是這次她不想再麻煩她老人家, 她總得闖出自己的一條路來不是,不然次次都去周家,師傅不得煩死。 “meimei, 你東西收拾好沒有?”,孟安嘴里嚼著顆紅紅的楊梅,是從后山上摘的, 吃起來酸酸甜甜, 倒也還好, 不會有倒牙的感覺。 “早收拾好了,明天咱們先去鼎義繡房,然后再打探打探哪家做屏風的手藝好”,茹寶和他說自己的安排,就是不知道一天內這兩件事能不能都完成。 要是木工活是一通百通的就好了, 那樣她就能直接讓爹和哥哥們給鑲插屏,還省得來回跑,可惜每行有每行的細節(jié)和技藝講究,可不是會了一樣所有東西就都能做出來的,其形是好模仿,但估計可能也用不了多久,那最后不是白白廢了她自己的心血嗎!所以還是乖乖花點錢找有這門手藝的人做吧。 第二天,她難得卯時初就起了,今天出門得戴好帷帽,便梳了個簡潔清爽的隨云髻,稍稍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動了下,露出光潔的額頭,前額只留幾綹細長的碎發(fā)順著耳邊垂下,有一種別樣的靈動勁,其余則鋪在后背,部分盤在頭頂,不全部梳起,倒也好看。 今天出遠門 ,茹寶沒要爹娘給的銀子,從自己的錢匣子中取出一百兩,主要是她不知道鑲插屏價錢如何,先帶著備用,更何況賣了戲貓圖也會有銀兩進項。 孟安和茹寶兩人輕裝上陣,只帶了一個大一點的合蓋方籃子、一把油紙傘和一壺水,吃完朝食后便開始出發(fā)。 待在牛車上坐好,茹寶和爹娘還有大嫂揮手道別,讓他們都快回屋去,然后仔細戴好帷帽,孟安見她都準備妥當了,駕著牛車開始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