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頁
笑瞇瞇目送兩只狗離開,在又一次表達對狗靈性的贊嘆之后,恩利斯太太繼續(xù)與俞雅抱怨自己的孩子們。話題從社區(qū)八卦轉到自家的八卦,再到道聽途聞的八卦,又到準備在周末舉辦的派對。 她還講到了她先生的朋友mdash;mdash;那位據(jù)說見過俞雅并對她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好感于是想要認識她的先生hellip;hellip;就恩利斯太太來說,當然對此是贊成的,像俞雅這樣到哪都受歡迎甚至魅力不分男女的人,在離婚多年后依然孤身一人,別說單身不單身了,就說連個情人都沒,這就足夠叫人驚奇了。不過想到她連門都出得少,學校家里兩頭轉,社區(qū)里做做義工已經算是難得的活動了,是個足夠宅家的人,也只能把原因歸結于她的社交范圍狹窄,見到的人少了。 當然,如果能幫助她解決個人問題什么的,恩利斯太太也非常樂意。 兩只狗足足瘋了大半個小時,回來的時候俞雅正送心滿意足的恩利斯太太離開。她一手一個狗腦袋走回來,金子一看到主人就竄上去,跑到他身邊,開心地蹲坐起來沖他咧嘴吐舌頭,就像是個急于分享高興心情的孩子,它不停地拱起腦袋探到對方手背上蹭,示意主人來摸它的腦袋,這樣示意了好久,那位先生才終于伸了手,僵硬地放在它的腦袋上。 金子高興壞了,雖然一動不敢動,但拼命搖晃著尾巴。 俞雅給狗盆里裝滿水,又給他倒了被白水,遞給他。 對方過了很久才意識到她在做什么,慢慢伸出手,久未運作的身體十分僵硬。 她耐心地等待他喝完水,放下杯子,然后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好,牽引著他回到自己房間。 其實這幾日來她能看出來,他處在一種痛苦與掙扎的絕境中。物極必反并不是說他重燃起生活的信心,只不過走投無路的人沒辦法走下去,只能回頭,沿著回路走,希望能得到一個終點。于是他往回走。 mdash;mdash;前提是他重新變成一個人。 一個懂得如何抉擇、會因周圍的事物而做出相應反應的人。 俞雅依然和他聊天,依然是單方面的,依然是之前的態(tài)度,平等地直白地交流。因為早先是有關于同情實質的話題完成了對他的刺激,所以她所選擇的話題與內容都是與情感反應的實質出發(fā)hellip;hellip;很顯然,對方在一天一天地變化。 不管他是在沼澤地里掙扎得陷更深了,還是在黑暗甬道里攀爬得離井口更近了,只要他對外界事物有反應,對于俞雅來說就是有效果的。 但是這一天晚上,她沒有拿著書,也沒有討論哲學,只是在他面前慢慢蹲下來,單手托著下巴注視著這個人。 對方過了一會兒也將視線投注給他。干凈純澈的眼睛,大概是因為有了焦距所以更顯得憂郁動人。 我的直覺告訴我,我一定能找到你是誰。rdquo;俞雅平靜道。 對方呆愣愣地看著她,似乎是反應不過來,然后他終于明白了她的意思mdash;mdash;但對此沒有任何反應。 我挺好奇的。rdquo;俞雅微笑。 她等待了片刻,又笑了笑,起身準備走,手臂上傳來一股拉扯的力道。很輕微,不用耗費什么力氣就能掙脫開,但俞雅還是在瞬間就止住了腳步,轉過頭。 mdash;mdash;她的衣袖被拉住了。 他的眼神極度的憂郁而痛苦。 第160章 哲學教授10 他能聽到她說的話。 五感依然保持著基本運作的狀態(tài), 身體的本能并沒有顯示出病態(tài)的特征,依然能接收足夠的信息,頂多是遲鈍與麻痹mdash;mdash;但思維要將這些信息串聯(lián)起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他還缺乏對外界反應的能力。 所以他就算坐在椅子上,聽到那位鄰居夫人與俞雅的每一句對話,他也沒辦法介入交流, 更沒法無縫銜接別人的話題, 他必須擁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往往等他反應過來, 新的狀況又應接不暇, 于是只能維持看似木然沉默的模樣。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領會不到她們所講述的是什么。 那是他曾拒絕去回顧的事物。 要知道, 心理是擁有能影響到生理的力量的, 強烈的、快速的、持久的心理活動都會影響到生理健康, 尤其是憂郁亦或是臆想的暗示。比方說,當你一直暗示自己必須逃離世界, 拒絕溝通交流, 你就真的與世隔絕一般, 你不愿意就真的不會聽到、不會看到mdash;mdash;然后自己塑造出一個無形的牢籠, 借此保護潛藏自己。 對他來說,要突破自己塑造的繭殼掙扎而出顯然是極度痛苦的一件事。 但某種程度上說來, 人確實是最擅長趨利避禍的生物。這種本能與生俱來。預示了人永遠都會尋求最讓自己好過的方式,對自我的保護促使了人畏死求生, 甚至是選擇性失憶過往最慘痛的事物。 對方都能想到的事物,俞雅自然會思考得更多。但此刻,她所有的思緒都環(huán)繞在一個問題上, 是什么促使他拉住了她呢? 她注視著他的眼睛,然后從對方瞳底看到了答案。 憂郁,悲觀,對自己過去的不安,對曾經歷過的痛苦的拒絕hellip;hellip;他的舉動與其說是阻止她,不如說是請求她。 俞雅這么長久的努力確實成功突破了對方的心防,以至于他對她初步建立起了信任感mdash;mdash;或許并不是信任,只是一種對于她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尊重與長時間接觸中熟悉的一種反饋,對比這世上其余一切冰冷慘淡的事物,她要看著溫暖得多,所以他在身處困境時本能地試圖尋求她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