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書迷正在閱讀:巔峰人生〔快穿〕、震驚!渣攻ooc成深情男友之后竟被玩家做了這種事、快穿之拯救不可能、我方女配carry全場、每個世界都被逼婚、自己挖的坑,哭著也要填上(穿書)、快穿之回收女配金手指、短故事合集、系統(tǒng)帶我坐收萬千美男[快穿]、不好意思你太菜
但無一例外,最后他的角色還是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唯一的區(qū)別大概就是死法的不同。好點的就一杯鴆酒,慘一點的就五馬分尸hellip;hellip; 現(xiàn)在他穿進里,不就像在進行一場真人版的臣子逆襲游戲嗎? 系統(tǒng),如果我在這個世界出了意外,原世界的我不會受到影響對吧。rdquo;封易問系統(tǒng)。 他穿進來的這個世界,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他看似身處于真實之中,實際上他覺得自己就是一支筆,走到哪里,就在改寫哪里的故事。 這個世界,不過是系統(tǒng)搭建出來的一組數(shù)據(jù)。所以如果玩崩了也無妨。當(dāng)然,他輸了那么多回,還是很想能翻盤的。 【是的,在宿主的結(jié)局定下來后,宿主就會回到原世界。無論改寫結(jié)局是成功還是失敗】 這個世界里,男主沙雕,女主智商不妥,全靠女主光環(huán)給配角降智。 比起去刷男女主好感,還不一定能避免自己的死亡結(jié)局,封易覺得他倒不如玩得瀟灑愉快一些。 mdash;mdash;比如搞事。 這樣就算最后還是落得一個死亡的下場,至少在中,封氏封郎的形象會更加飽滿更加搶鏡。 打游戲嘛,以前他都是做各種努力,這一回他佛系一些,多搞事一些。 晚間涼爽的風(fēng)從半開的窗戶吹入,燃起的燭火在風(fēng)的吹動下跳躍著。 封易托著腮繼續(xù)思考。 論皇帝討厭的臣子里,御史一定占據(jù)有一席之位。 論本文女主討厭的人里,那種看破并說破她行事不妥的人一定占據(jù)有一席之地。 OK,那這個世界他的路線就這么決定了。 男主那里,他得從翰林院調(diào)去御史臺。 mdash;mdash;那個沙雕皇帝敢隨便出宮,話不多說一本參上;如果敢隨便就把女主納進宮,他更是要懟到沙雕皇帝服為止。 御史臺御史mdash;mdash;在線暴躁怒懟皇帝。 女主那里,平常他不摻合不理會,但如果女主主動湊到他面前秀智商下限,那就不能怪他強迫癥一犯,維持著自己高冷又毒舌的人設(shè)了。 心中定下這個世界的路線,封易從軟榻上起身,往他父親的書房走去。 他這具身體的父親官拜兵部尚書,乃封氏一族的族長,無論是在家族還是在朝堂都很有話語權(quán)。 父親。rdquo;向父親封信行過禮后,封易才把自己的來意娓娓道來,我想要離開翰林院前往御史臺任職。rdquo; 這具身體現(xiàn)在只有十八歲,一路科舉連中六元,在十六歲那年高中狀元,乃大雍朝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 殿試之后,按照慣例他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翰林院清貴,內(nèi)閣閣老基本都在翰林院待過,待在翰林院可以說是為以后的晉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資歷。 但封易已經(jīng)決定要調(diào)去御史臺了。 這個決定讓封信有些不解。他上了年歲依舊顯得溫和儒雅,不減風(fēng)采,即使是蹙眉的神情也沒能損傷他的風(fēng)采。 易兒為何會突然做這個決定?若是在翰林院待三年,散館考試后憑你的成績定能入六部任職,熬個十多年資歷,再得些功績,便有機會拼一拼六部侍郎的職位。此后進可為一部尚書,退也可在各地任封疆大臣,為何會突然決定去御史臺?rdquo; 憑封家的地位和封易的才能,若是按部就班來,二三十年后封家定然又出一個閣老。 封信沒有直接回拒封易,還是因為他了解這個兒子從不會無的放矢,他既然這么想,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 封易笑道:父親,御史臺同樣清要,比起在翰林院里修書,我更希望自己早些進入朝堂,謀定而后動。反正我如今年歲還輕,若是在御史臺得不到歷練,父親再為我謀劃就好。rdquo; 世家子弟不同寒門,他們生來就有最佳的出仕途徑,有家中長輩鋪好最平攤的道路。封易現(xiàn)在想換個路線走,也許會走些彎路,但這么一些時間,他完全輸?shù)闷穑饧胰艘苍敢饨o他些時間歷練。 所以封易并不意外自己的提議會得到父親的首肯。 兩日后,封易如愿從翰林院挪去了御史臺,擔(dān)任從六品侍御史。 書房里,封易懶懶托著腮,思考著自己的第一封奏折該寫些什么內(nèi)容。 劇情里有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比如為了給女主開道,皇帝不僅和皇后脾性不合,還清心寡欲,后宮空虛。 清心寡欲就清心寡欲嘛,什么極品沙雕皇帝都有,但問題是在碰上女主后,皇帝都忘了自己有清心寡欲這個人設(shè)了,里描述他各種如狼似虎rdquo;,和女主生活各方面都很和諧。 既然他覺得不合理,那他就上封奏折搶了禮部的工作,懇請狗皇帝選秀吧。 封易抬筆,依照著原身遺留的記憶,在奏折上寫下流暢端麗的字。 過了三日,終于到了一旬一次的大朝會。 封易一大早就穿上侍御史的官服,整裝好后,與父親、叔父幾人一道上了馬車。 國無大事時,朝會一般都比較沉悶,封易揣著懷里寫好的奏折,悠閑聽著各部尚書匯報工作,也算是為后續(xù)的任務(wù)積累經(jīng)驗。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rdquo;內(nèi)侍尖銳的聲音在朝堂上響起。 原本已經(jīng)有些困倦的封易頓時打起精神來,他摸著袖子里揣著的奏折,將奏折舉過頭頂,從隊伍后尾出列,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