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大宋小地主_分節(jié)閱讀_409
書迷正在閱讀:為了活命不得不和女主談戀愛、純情勾引(師生出軌)、時間??空?/a>、反套路逃生游戲、建國后還是成了精[快穿]、你怎么可以美到犯規(guī)、山海崽崽收容所、嬤嬤追夫日記、最后的輪回、小姐難嫁 完結+番外
未來的繼承人,文盲可不行。 按照龐昱的話,只要是汴京的,等滿五歲了,通通丟去小學,統一學習。 在家可以先學上一些,贏在起跑線上嘛。 龐玉一開始沒答應,趙禎倒是有了這個念頭,不說大壯,就是大壯的兩個jiejie,都一起送去。 在汴京的小學里,可沒有什么男女有別,更沒有不讓女孩子上學的事。 只要到年紀,必須去上學,這可是義務教育,十歲以后,男孩子和女孩子才會被分開上學,之前都是混在一起的。 要說誰家不讓孩子上學,那就不好意思,你這是違反了律例,要么讓孩子上學,要么去勞改。 長腦子的都會選送孩子上學,而卻一般家庭,也很快就能體會到,送孩子上學的好處。 首先,不用在家?guī)Ш⒆?,五歲大的孩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丟到學校去,自然有學校的老師看著。 沒幾天,就老老實實了,放學回家都特別的懂事了。 學校不光學習文化課,還有學習基礎的武藝,可以說是文武兼顧。 還能從這里頭,挑出好的苗子,何樂而不為。 這也是朝廷辦學校的初衷,從孩子里頭,刪選出人才來,總比那些不靠譜的民間老百姓自己瞎折騰強,真有好苗子,都被他們給整廢了。 有專門的學校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從五年前龐昱鼓勵人生孩子以來,大批的適齡兒童即將到可以進入學校。 也算是幫家里生孩子多的人家,減輕帶孩子的負擔。 而且朝廷加強了對衛(wèi)生醫(yī)療的重視,懷孕都還要參加產檢,減少有問題孩子的出生。 其實在古代,污染少,加上營養(yǎng)跟上,基本沒有生出畸形兒的可能。 就近幾年的出生率,那就是杠杠的,人口直接往上翻。 更有老外漂洋過海來到大宋,還有待下就不想走的,可惜拿不到永久居住的資格,開玩笑,是雖然讓你想留下就留下的嗎? 更不要說娶妻生子了,在大宋,審美還是有些詫異的,老外的長相,真沒有未來這么吃香。 對大宋人來說,老外長的太奇怪了,鼻子那么大,還高,眼睛還各種的顏色,還有那頭發(fā)也是,就沒有一個黑的。 老外表示,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 為了體恤這些老外,朝廷只能頒布一條,若是在大宋境內記錄沒有違規(guī)的行為,在居住到十五年的時候,可以考慮發(fā)永久居住資格。 只要后院不起火,趙允淏他們就能愉快的在外頭浪。 跟沐將軍匯合以后,全速前進! 比起那鄰國的小破船,龐昱船廠出品,還能有不好的,除了龐昱自己畫的設計圖,還有能工巧匠的心血在里頭。 比起龐昱學的雜,什么都會一些,卻又不是完全精通,那些個工匠才是專業(yè)的,日夜研究。 每天起床來一顆,神清氣爽到晚上,暈船人士的福星! 也就只有龐昱有這待遇,太姥爺還專門針對他暈船配置出藥丸來。 換了一般人,就不要想了,暈船?吐著吐著不就習慣了,哪個水師的人不是這么過來的。 火力全開全速前進,那速度,是要上天的節(jié)奏。 龐昱感覺都不太能在甲板上站著,容易顛下去,這可是一點也不開玩笑的,海上的浪,可不是一般的大。 在這個年代,想要讓船開的平穩(wěn),基本很難做到,更何況還是全速前進的情況下。 正也是這全速前進,一星期的時間,就來到了鄰國與大宋的邊界上,一行行的人下船,除了有一些的臉色不太好看,大部分的兒郎,還是健健康康的,可喜可賀。 這功勞還是他們的醫(yī)療兵,太給力了! 每條船上都放了五十個醫(yī)療人員,這可是不能忽視的力量,還有簡易版的暈船藥,簡直就是救星般的存在了。 打仗還能有什么,無非,醫(yī)療加物資,這兩點,龐昱做的簡直棒棒噠。 沐英娘之前已經跟著趙允淏東征西討,有的是經驗,雖說這一次走的是水路,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