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第二年,國師說宮中陰氣過重,于是慶熙帝破了規(guī)矩給所有公主都開了府,哪怕年僅六歲的和曦公主也有了自己的公主府,據(jù)說皇后娘娘在宮中痛哭,因為舍不得和曦公主又給和曦公主找了三個伴讀,其中有一個是他的表妹。 他表妹是丞相的嫡長女,不過在表妹出生時,他姨母便過世了,過世后丞相就娶了繼室,他娘親心疼他表妹,便時不時會把表妹接到家中小住。 表妹去和曦公主府那日,是他和娘親一起去送的。 時隔一年,他又看到了當(dāng)日身著鵝黃襦裙的小姑娘,小姑娘長得快,又長高了一截,御花園時初見的笑顏不復(fù),抿著唇,有些不茍言笑,偏生臉嫩,卻顯得有幾分過于倨傲了。 回將軍府路上,他娘親向他憂心道:婉兒性子軟糯,公主看起來有幾分性子烈hellip;hellip;rdquo; 娘親慎言,公主大氣,娘親放心。rdquo;他溫聲安慰,心中略有幾分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快。 幾日后,表妹來將軍府見娘親時,卻滿是歡喜,整個人都好似活潑了幾分,他娘親擔(dān)憂地問:這幾日可有被欺負?rdquo; 和曦最好了,rdquo;性子向來綿軟的表妹難得這么黏一個外人,語氣里充滿了崇拜和親昵,和曦會好多!我不是不會下棋么?和曦一教我我就會了,和曦還會畫畫,比戴先生畫得還要好,不過和曦剛掉了牙,愛抿唇,一笑露出牙來就會臉紅hellip;hellip;rdquo; 他在一旁聽著,想象著那日站在公主府前穿著一身紅裙的小姑娘正正經(jīng)經(jīng)板著臉抿著唇的模樣,嘴角微彎,是因為掉牙了呀。 因著表妹的關(guān)系,他知道了更多關(guān)于和曦公主的事情,他知道已經(jīng)告老還鄉(xiāng)的傅閣老是如今和曦公主的老師,他知道和曦公主有一個自己的馬場,一眼就挑中了一匹血汗寶馬,他知道和曦公主寧可天天讀四書五經(jīng),也不耐煩作詩hellip;hellip;他進了和曦公主常去的茶樓,裝作偶然見到茶樓中的表妹,聽見里頭傳來和曦公主的聲音:是婉兒的表哥們,那也不是外人,一道進來吧。rdquo; 他勾了勾唇,低垂的眼眸里藏著歡喜,他終于不想再從他人口中聽到有關(guān)和曦公主的事了。 而這,只是剛剛開始。 當(dāng)他終于不用繼續(xù)當(dāng)太子伴讀那一年,他成為了傅閣老的徒弟,和曦公主的師弟。 十歲的小姑娘眉眼稍稍長開一些,杏眸彎彎看著他便笑道:小師弟,你來了呀~rdquo; 他沒有喊師姐,也沒有如往常一樣恭聲喊著和曦公主,他只揚著唇,開口道:露錦。rdquo; 傅閣老只收了兩個徒弟,一個是和曦公主,一個是他。 傅閣老的本事,縱是當(dāng)個帝師也綽綽有余,傅閣老教他們的都是尋常六藝,直到慶熙二十四年。 慶熙二十四年,天災(zāi)嚴重,南澇北旱,怨聲載道,為平民怒,慶熙帝罷免皇貴妃所出的太子,封前太子為秦王。 消息一出,傅閣老開始教和曦公主治國之道。 同年年底,慕將軍征戰(zhàn)七年大獲全勝,收回失地,保住了大周邊境,然而國師言:慕將軍煞氣過重,不宜離圣上太近。 故而,慶熙帝封慕將軍為異姓王西南王,命西南王坐鎮(zhèn)邊境,無令不得回京。 因此西南王將全府搬至西南,自然包括西南王世子慕陵光。 慕陵光離開京城的一天前,和曦公主正為天災(zāi)難民安置一事頭疼,她拿著筆寫了一張又一張,最后通通揉成了一團,嘆了口氣,燭光將她纖細的身影印在窗紙上,忽明忽暗。 他用石子敲了敲窗格。 窗戶被打開,他看到了攏著一件狐貍毛錦袍的小姑娘,小臉在那純白狐貍毛里顯得愈發(fā)白嫩,細細的眉毛卻輕輕蹙著,見到是他,細細的眉毛松了松,殷紅的唇就綻開出一抹笑:我就知道小師弟你舍不得我。rdquo; 她語氣篤定,黑白分明的杏眸卻透著一清二楚的難過。 他余光看到了桌案上的黑白字跡,看著小姑娘又清減了兩分的小臉,他記得小姑娘最愛享受,曾笑著對他說最好就當(dāng)個富貴閑人,自在又逍遙。 小姑娘顯然注意到了他的視線,輕嘆了口氣,聲音微沉含著慍怒:南方又出了瘟疫,父皇已經(jīng)開始問國師能不能罷朝祭天了hellip;hellip;rdquo;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hellip;hellip;rdquo;小姑娘的聲音低了下去。 他的心就被揪成了一團,他尋??倫劢行」媚锏拿郑豢谝粋€露錦rdquo;,這會兒卻輕聲道:殿下。rdquo; 大周天下人才濟濟,可殿下知道誰是其中大周第一么?rdquo; 小姑娘看向他,眼眶微紅,流露出了難得的脆弱,她喃喃:大周第一?rdquo; 他點了點頭,語氣莊重,一字一句道:殿下,對臣來說,殿下就是當(dāng)之無愧的大周第一。rdquo; 臣相信殿下。rdquo;他輕聲說,所以殿下也一定要相信自己,殿下定將心想事成,他的聲音融入燭光,隨風(fēng)而散。 hellip;hellip; 翌年,和曦公主被立為太女,開始執(zhí)政,建堤壩,救難民,放皇糧。 一晃五年,慶熙帝大興土木,建造華宮,太女屢諫不止,被廢關(guān)至公主府。 兩年后,北境藩王聯(lián)合秦王進軍華宮,謀反上位,登基為帝,號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