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衣衫退去后,肌膚貼得毫無縫隙,林然慢慢去摸索,吻著她。 穆涼不覺害怕,反去抱著她,在她耳邊說著話,就像是大海涌起的潮水聲,聲音不大,令人愉悅。 穆涼此時溫柔畢現(xiàn),令林然愛不釋手,不知阿涼哪里來的魔力,讓她跟著心神蕩漾,一點點去探索時,發(fā)覺很是容易。 低低呻嚶聲,似是冬日里輕輕的風(fēng)聲,掃過耳畔,不覺得冷,反覺得熱血沸騰。 穆涼依舊沒有忍住身體的微顫,雙手無力地脫離林然的脊背,落在榻上,緊緊攥住被單。 她似又回到從前,看到那個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小乖,不時在想,她喜歡哪個林然更深些? 這個問題,十分折磨人,面前的小乖,也在折騰她,反復(fù)去做。小乖似找回記憶般,愈發(fā)認真起來。 問題沒有想清楚,她就疲憊地睡去。她想讓小乖早些睡,動了動嘴巴,發(fā)現(xiàn)出口的只有呻嚶聲。 她疲憊醒來時,身旁空無一人,伸手去摸,早就一片冰冷。 這是什么時辰了?她起身,卻發(fā)覺身子不適,躺了許久才喚來宮人:“殿下何時走的?” “三更就走了,太后處道是不好了,她就匆匆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存稿菌:我又要‘死了’。 感謝在2020050422:59:44~2020050522:18: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周末的周1個;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阿娜12瓶;happy10瓶;鳳爪啊鳳爪5瓶;愛星河的清夢4瓶;羽3560、道玄玄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143章 太后處不好了?穆涼立即就明白了, 洛陽城怕是又要經(jīng)歷一場風(fēng)雨了。 她起身更衣, 看了一眼宮人手中華麗的宮裝后,搖首道:“換些素凈的過來?!?/br> 宮人不敢違背,迅速去換了, 一旁宮人伺候她梳頭, 梳子放插進發(fā)間,外間傳來一聲重過一聲的鐘聲,沉重而哀痛。 梳發(fā)的宮人都忘了撥動木梳, 愣在當(dāng)下。 “太后歿了……”穆涼喃喃一語,一息間就反應(yīng)過來,想起皇帝不在洛陽城, 立即起身道:“拿孝服過來,另外讓闔宮的人都換素服,另外宮內(nèi)外鮮艷之色都換下, 勒令下面的人不準(zhǔn)嬉笑?!?/br> 皇帝不在, 太后歿了, 朝堂必有動蕩, 她又道:“傳我話于王統(tǒng)領(lǐng),宮廷各門出入嚴(yán)謹(jǐn)些, 莫要讓閑雜人等出宮,更不要將不軌之人入宮?!?/br> 宮人知曉大變故,忙去傳話。 她方出去,就有內(nèi)侍急忙來傳話,林然吩咐他來的, 請她快些過去。 穆涼冷靜下來了,換好衣服后,匆忙去慈安宮。陛下不在,林然肩上的責(zé)任很重,稍有懈怠,就會被御史抓住把柄。 步輦出了東宮后,宮道上不見宮人內(nèi)侍,唯巡防的金吾衛(wèi)來回走動,已然闔宮戒嚴(yán)。 步入慈安殿后,隱約聽見哭喪之聲,庭 院里的來回走動的宮人見她都是匆匆一禮,低頭走了。她來得頗早,慈安宮里還沒有見到奔喪的命婦,就連長樂都沒有趕來。 庭院里已是滿目縞素,人人一身素服,再往里走,廊下站了許多宮人內(nèi)侍,靈堂都已安排好了,林然背對著廊下站立,背影纖細,挺如青竹,讓穆涼稍稍安定下來。 太后尸身依舊躺在榻上,殿里的宮人都跪了下來,唯有太醫(yī)來回走動。穆涼走近林然,趁著無人在意,伸手握住林然袖口里的手。林然這才察覺她來了,唇角彎出淺淺的弧度,示意無事。 太后病勢早就愈發(fā)嚴(yán)重了,陛下臨行前就已將后事安排妥當(dāng),時間問題罷了,一切有序,穩(wěn)中不亂。 穆涼方站定,殿下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長樂來了。 林然往一側(cè)避了避,讓開一條路,太醫(yī)同樣如此,等著長樂公主見過太后最后一面,就裝入棺木里。 長樂步履匆匆,在榻前跪下,林然神色不改,吩咐宮人都出去,免得到時說了什么不好的話,被宮人傳了出去。 半晌后,宮人內(nèi)侍紛紛退下,幾名治病的太醫(yī)想要退下,被林然制止,太醫(yī)一走,難不保長樂會發(fā)瘋。 尤其她為晚輩,長樂因太后的死而發(fā)難,傳出去于她于陛下都不是好事。 長樂眼神空洞,帶著茫然,跪了須臾后,理不清心中的思緒。方才腦海里閃過一個荒唐的念頭,太后若歿得早些,秦宛是不是就不會死,那么她與秦宛就不會分開。 這個念頭閃過,將那些孝道與禮節(jié)都拋開了去,她不覺得自己有錯,只覺得晚了些。 她的秦宛都不在了,所有的想法都不過是空想罷了。 長樂看著那具冰冷的尸身,眼中的茫然漸漸散去,布滿痛恨與悲傷,回身望著林然:“太子一切準(zhǔn)備好了?” 林然忘記那些舊事,不知長樂與太后之間的糾葛,見到她眼里的恨意后,心有不解,也沒有多問,頷首道:“陛下臨行前已有囑咐?!?/br> “她還真是恨,母親亡故,都不回來。”長樂低低說一聲,猶覺得諷刺。陳知意看似云淡風(fēng)輕,不怨不恨,實則是恨入骨髓,寧愿在外征戰(zhàn),都不肯回來披麻戴孝。 長樂沒有質(zhì)問太后的死,林然也覺得不可思議,吩咐人重重安排下去。 太后曾為帝,謚號如何擬,都是需要朝臣再議,皇帝不在,太子行事更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