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第65章 尋尋復覓覓 她趁著夜色趕路, 到了三十三重天附近的一處小鎮(zhèn)中。南洲夏日天亮的極快, 她到客棧時, 天色由黑轉(zhuǎn)青。 她走到一間廂房前, 敲了敲門,叫道:“齋先生?!?/br> 敲了兩下,門內(nèi)響起:“誰啊,大清早的?!庇诖送瑫r,門被向內(nèi)打開, 站在門內(nèi)的人正套外衫, 見是她, 笑道:“顧浮游?你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 顧浮游走進屋里:“說了在外叫我青筠?!?/br> 這人穿好衣裳, 又理了理頭發(fā), 帶好發(fā)簪,取過柜上的扇子,一撩衣擺坐到了桌旁, 豁地一下展開扇子, 雪白的扇面寫著“我自逍遙”。笑道:“四下又無人, 就是有人聽見了,你不是說都七百多年了?誰還記得?!?/br> 顧浮游道:“左家的人精得很?!?/br> 齋先生道:“這次去三十三重天可有收獲?見到你那老仇人,有何感觸?” 顧浮游冷笑道:“繁華如舊, 尊貴如舊?!?/br> 齋先生搖搖扇子:“若不是三十三重天上不準凡人入內(nèi),倒是想去看一看。” 顧浮游卻無心與她細說,道:“你收拾收拾,我們?nèi)グ茁钩??!?/br> 齋先生站起身來, 雙手往下一拂,笑道:“孑然一身,有什么可收拾的,走罷?!?/br> 兩人出了客棧。齋先生往天上一望,天色才初亮,還留有一層郁郁的青色,驚道:“這才什么時候,你要走的這么急?!?/br> 顧浮游沒有作聲。齋先生道:“瞧你這模樣,倒像是落荒而逃?!?/br> 顧浮游臉色一僵。齋先生呵呵笑了起來:“被我猜中了?!?/br> 顧浮游:“……” 兩人出了小鎮(zhèn)。齋先生停了腳步,巴巴的望著顧浮游。顧浮游問道:“怎么了?” 齋先生問道:“你的法器呢?” 顧浮游道:“碎了?!?/br> 齋先生:“……” 齋先生連搖折扇,說道:“你不會要走著去白鹿城罷?!?/br> 顧浮游攤攤手:“我手上也沒有其他能代步的法器,我倒是可以御風,你要乘么?” “罷了,罷了,走去便走去。我這rou/體凡胎,經(jīng)不起你這狂風蹂/躪。” 兩人向南而行,打算先到三十三重天周邊城池,通過傳送陣法至萬通城。萬通城與白鹿城毗鄰,雖無陣法相通,到底臨近些。 齋先生腳程慢。顧浮游并不急著到白鹿城,也不在乎快慢??升S先生體質(zhì)實在弱,趕到周邊城池,用了半月有余。 這日終能在山坡上望到前方城池。齋先生倚著雙腿喘氣:“不行了,不行了,顧浮游,先歇歇?!?/br> 顧浮游站在坡頂,回首笑道:“齋先生,我真是不明白你,明明有靈根,卻不愿修仙,拖著這凡體,做什么事都不便,且一生光陰不過百歲,何其可惜。” 齋先生緩過些氣,直起身來,搖著扇子扇了扇風,不以為然,笑道:“這天底下,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你知道苦了,才會懂得甜。知道年歲有時,才覺得光陰可貴。仙途漫漫千萬年,對于我來說太長了,冗長且乏味。我只要百年就好,這樣才讓萬事萬物可憐可愛,有惋惜缺憾,便更知擁有的幸福。為仙之道不甚解,為人之道,我倒是略知一二的?!?/br> 顧浮游笑道:“齋先生,你總是有很多道理。這世間倒有許多修士不如你,比你多活千年,也不如你通透,你才像個修行的人?!?/br> 齋先生淺笑了幾聲,不置可否。她凝望著顧浮游的臉,這張臉是極艷極美的,即便是無甚表情,也有一股媚態(tài),與這張臉格格不入的是那雙眼睛,有時偽裝的極好,看不出異樣,只顧浮游出神時會顯露出來,冰冷的,陰郁的,充滿仇恨的。 齋先生嘆了一聲說道:“你說不明白我,我也不明白你。死了的人已經(jīng)死了,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人生有許多可期之處,一味背負仇恨活著,最后只會將自己燃燒殆盡。你先下分明也是,成仙有望,還不是一樣無心于此么?!?/br> 顧浮游望了遠處的城池一眼,青鸞的眸子是墨綠色,無光之處與黑瞳無異,只有時會閃動幽綠的光,冰冷幽邃:“齋先生。死了的人不能就這樣死去,活著的人也永遠無法像以前一樣活著。我從地獄爬回來,什么都不要,只要他左家——” 她冷冷的道:“萬劫不復?!?/br> 齋先生只要一提及此事。顧浮游的態(tài)度便冰冷且強硬。齋先生唯有嘆氣搖頭。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人大度啊。 兩人入了城,尋了城中一家茶館暫作歇息。這座城池臨近三十三重天,有許多修仙之人往來,即便是一座小小的茶館,這小廝也是見過世面的,一眼看到顧浮游,雖不能確定她是青鸞,但心底也有些猜測,是以不敢怠慢,安排二人上了雅間。 這青鸞的身體已避過了谷,用不著進食,但她改不了享受珍饈佳肴的習慣,也不想改,有時候戲演久了,她也會恍惚,不知自己是誰。她要留下一些細節(jié),證明自己曾經(jīng)是逍遙城的顧浮游,那個資質(zhì)平庸,極愛享樂的姑娘。 是以初出仙落時,遇見自在逍遙的齋先生,會覺得親切。 顧浮游看了一眼齋先生。齋先生飲著茶,用扇子撩起了簾子。 只聽下面說什么“打起來了?!?/br> 顧浮游一細聽,是龍族與左家打起來了。 她眉心微動,心下留了神。這才知道,不是與左家,是與依附左家的玄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