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她回頭看去,昏暗之中,并不能看清靈獸的臉,那叫聲在空洞洞的幽洞里回轉(zhuǎn),凄愴哀涼。她眼圈一酸,淚倏然涌了上來,逃也似的往上離開了。 一直回到房中,左家的人并未發(fā)現(xiàn)不對勁。她將機關(guān)合上,坐在床上,那靈獸的叫聲在腦海里還揮散不去。 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成為四仙宗往上走的基石,被榨取所有的價值,被囚禁,被剝奪一切。何其熟悉,不正是自己么。 她好像成了那只被困在地底的靈獸,被困鎖一輩子,被遺忘,一人在幽暗的囚牢里等待死亡。 不能深想,不敢深想,這樣的事實會讓她發(fā)瘋。 接下來的日子,她也不知自己如何過的。每日有人來送飯食,杜判也來取過兩次血。她躺在地上,望著天花板,覺得自己變呆笨了。 這里太/安靜了,她什么也做不了,連說話的人都沒有。她原本是個話癆,她跟鐘靡初在一起的時候,有多喜歡說話啊,現(xiàn)在與誰去說。 這樣下去,不是瘋了,便是傻了。這樣更好被控制,或許正如了左家的愿。 她手指描摹著地上云紋圖案,在左家的人送過飯食后,她再一次下到機關(guān)下幽暗的地巢里,去見那只靈獸。 走完臺階,看到了那只靈獸。那只靈獸依舊呆呆的拿兩只金色獸瞳打量她,她往那邊走,它的眸子便跟著往哪邊移。 她走到它腦袋跟前,只到它鼻梁。她站得有點近,它看著她不免對了眼。顧浮游輕笑出聲。它跟著響了一聲,從鼻子里噴出一股氣來。 顧浮游悲傷的微笑著,說道:“你好啊,我是你的鄰居?!?/br> 這靈獸低低的呼嚕了兩聲。猿類靈獸本就靈智高,這只靈獸如斯身軀,而且能被四仙宗挑中扮作朱厭,必然是階級修為不低。 顧浮游知道它應(yīng)當(dāng)能聽懂自己說話,見它似回應(yīng)般的發(fā)出了聲音,她有一點歡欣。如同被大火焚過后的焦地,蒼茫一片里,開出了一朵小花。 顧浮游道:“我和你一樣,也被虛靈宗捉了來,關(guān)在這里?!?/br> 這靈獸聽到虛靈宗這三個字忽然起了劇烈的反應(yīng),腦袋掙扎著,身子絲毫動彈不得。它張著嘴似乎是想怒吼,只能發(fā)出嘶啞的聲音,原來不是許久沒有出聲才這樣,而是它喉嚨受過傷。這嘶啞的聲音聽來悲憤,凄涼。 顧浮游有些心酸。她怕它引起響動,會惹來別人注意,走上前去,摸住它的鼻子,輕聲道:“小聲些,你要是引起別人注意,我便與你做不成鄰居了?!?/br> 靈獸竟聽她的話,漸漸平復(fù)。顧浮游將夜明珠放到地上,在它跟前盤腿坐下,說道:“我叫顧浮游。你是什么靈獸?” 她與阿福這樣說話說習(xí)慣了,以往有鐘靡初在一側(cè)解釋阿福的意思,她便有些忘了,自己本是不懂獸語的。 這靈獸低低唔了兩聲。顧浮游恍然,黯然道:“我不懂你的意思。我有一個朋友,若是她在的話,就能明白你在說什么了?!?/br> 顧浮游抬起頭來,癡癡的看著它的眼睛,她說:“我很喜歡你的眼睛,金黃的顏色,和她很像?!?/br> 她說:“我可以抱一下你嗎?” 靈獸應(yīng)了一聲。她走上前去,伸開手不能將它整個摟住,只能抱著它的臉,貼在它鼻子上,近距離的看那金色的眸子。 她好想鐘靡初;好想顧懷憂;好想思渺;希望能再見顧雙卿一面;也希望再見她爹一面,她有些話還沒來得及說。 她不曾知道自己有一日會這樣愧悔,唯恨時光不倒流,當(dāng)時為什么要逞一時意氣,為何不低頭,不向他認(rèn)錯。 她有許多話想告訴他。她驕傲自己有這么一個爹,也希望自己有一日能讓他驕傲。 對不起,我愛你,永遠(yuǎn)都沒有機會說了。 從這之后,她隔一段時間,便要偷偷下地巢來回見這只靈獸,與它說說話,即便只是自己在說,也能讓她放松心神。她需要做點什么事情,否則會瘋。她覺得她自己已經(jīng)半瘋了。 她變得猜疑,變得低沉,變得壓抑。她與那靈獸說鐘靡初的事,契約一事,她耿耿于懷,覺得自己無恥。她一點點回想以前的事,想到鐘靡初對自己的好,她便松口氣,但凡想到鐘靡初有一點生氣的地方,她便揪緊了心,害怕鐘靡初心里恨她。 她與靈獸說顧懷憂的事。擔(dān)心陸燕東是否按照約定照顧懷憂,她疑心左家為難他倆,又害怕顧懷憂不甘心要復(fù)仇,要救她出來,她甚至能想象顧懷憂強闖出城主府時與陸燕東殊死搏斗的模樣。 越想越是坐立難安。如今能讓她在這黑暗沼澤里茍延殘喘,吊著她這一口氣的原因,就是顧懷憂還在。 不知道是不是日思夜想的緣故,這日顧浮游入睡后,做了一個夢。她夢見顧懷憂橫劍自刎了,脖子上的血泊泊流出,那雙眼睛漸漸失去神采,思渺沖進來,按著他的傷口,于事無補,她哭叫著,撕心裂肺的叫他的名字,罵他混蛋,將他的腦袋深深的抱入懷里。 顧浮游在心疼之中醒過來,她捂著心口,絞痛讓她彎腰呻/吟,她渾身冷汗,夢中的場景真實的讓她慌亂不已。她無助的哭叫:“顧懷憂,顧懷憂……” 她撲到門前,拍打緊閉的房門:“開門,我要見左岳之,我要見你們護法,開門!” 守衛(wèi)在外的修士自然聽到了動靜,聽顧浮游叫的又急又厲,兩人一番斟酌,還是遣了一人去尋左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