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_分節(jié)閱讀_81
書迷正在閱讀:遇見魔修,神都哭了[無限]、全世界都讓我和死對頭HE、[綜武俠]天命青書、那個撬走白月光的蚊子血、如果我是土味主播你會愛我嗎、穿成豪門棄夫 完結(jié)+番外、穿到反派家破人亡前[快穿]、穿越后我成了皇帝白月光、快穿之男配炮灰的逆襲、玩游戲使你變強[星際]
一身絳藍色的唐裝將男人的身姿襯托的文雅不凡,頭發(fā)三七分著,七分頭發(fā)落在耳邊,三分搭在耳后。一身的儒雅之氣,五官如同玉石一般,俊逸非凡。站在偌大的舞臺中間,不說話便能將所有的目光都投注他他的身上。 花斯年眼睛晶亮,連連點頭,[難怪苦主喜歡這個男人,讓我我也喜歡。這個男人,氣質(zhì)不凡。] 可笑了笑:[就問你高不高興?] [高興。] 唐越秋今年也不過才三十歲,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我站在這里只是想和大家說一件事情,兩個月后便是我們國一年一度的全國民族舞大賽,這是國最權(quán)威的比賽,我希望你們都有機會參見這個比賽。第二件事情,自從我退居幕后已經(jīng)兩年,我決定找一位接班人。我會在近期選出幾位接班人候選,而全國民族舞大賽的結(jié)果,也將直接影響這位接班人的選擇?!?/br> 唐越秋此話一出,坐在舞臺下的團員頓時傳來一聲聲的竊竊私語,那竊竊私語從細微變大,再從大慢慢變得細微最后完全消散。 聽到?jīng)]有人繼續(xù)討論,唐越秋才接著道,“我希望你們珍惜能夠跳舞的每一分鐘,這將會是你們以后最珍貴的一段回憶?!?/br> 花斯年眼睛直勾勾盯著唐越秋,見唐越秋說完這幾句話后離開,這才遺憾地收回目光。眼睛一打眼的時候恰好看到了坐在自己斜前方的女生,一頭齊腰的長發(fā),飽滿光潔的額頭,精致的五官,不是女主還會是誰? 作者有話要說:東方舞蹈背景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可能里面講的名詞不是很專業(yè),希望大家可以見諒,謝謝。 新故事,開搞了。 第40章818那個想要折辱我的舞團團長2 許逸伊身穿一身潔白長衫,水秀翩躚,如水中幽蓮,扭動著身軀慢慢綻放在月光之下。 一首《幽蘭曲》作罷,許逸伊輕喘著站在舞臺中央,胸脯上下劇烈波動著,臉頰微紅,額頭沁出一層薄薄的汗。 臺下唐越秋坐在最中間,撐著頭審視了許逸伊幾眼,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下一個?!?/br> 花斯年咽了口唾沫,慢慢從舞臺的幕后走了出來。 伴奏開始之前,花斯年先擺了一個動作,在他擺出這個動作的同時,唐越秋微微睜大了迷離的眸子,周圍坐著的團員聲音也漸漸消停了下來,大氣也不敢出。 他做了一個臥佛一般隨意灑脫的動作,手中舉著不存在的酒杯,嘴巴微張,就像有酒要飲入口中一般。 這是唐越秋的成名作《東皇太一》的開場動作,這是唐越秋的傳奇,同樣也是其他民族舞者所追求的的極致。 唐越秋跳這首舞的時候年僅十七歲,可他的一顰一笑,每一個步伐,每伸展的一個動作,都是那么的迷人,讓人為之著迷,為之陶醉。 這首《東皇太一》是根據(jù)屈原的《九歌東皇太一》改編而成,書中描寫了迎接?xùn)|皇太一祭祀時候的情景,是從人類的角度看待東皇太一這位天神。而在這段舞蹈中,卻是從東皇太一的視角,跳完了這整段舞蹈。 天神的灑脫、飄逸、自信,被唐越秋演繹地淋漓盡致。 而唐越秋因此成名,不僅僅是因為他其中的神韻,還因為這首舞蹈中的諸多高難度動作,軟踹燕、深下探海、探海變踹燕……等等等等,銜接的也是完美無瑕。 自從這首舞蹈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之后,無數(shù)人爭相模仿,可都無法復(fù)制唐越秋的完美,更不能達到唐越秋表現(xiàn)極致的十分之一。 從此之后,《東皇太一》既成為了唐越秋的代名詞。 碎月之魂舞團中的人不是沒人跳過《東皇太一》,但得到的結(jié)果都是這位不茍言笑的團長的大發(fā)雷霆,既然無法做到極致,無法做到極致的《東皇太一》在創(chuàng)始人眼中看來就像一件殘次品一般,讓他忍不住想要摧毀。 而《東皇太一》也就成了碎月之魂里的禁忌,沒人敢當(dāng)眾跳這個舞。 可今天,在這個接班候選人篩選現(xiàn)場,花斯年竟然選了這個舞蹈。 是他太自信了,打算孤注一擲,還是他瘋了? 唐越秋有些坐不住了,本來散漫的表情漸漸凝起,好看的眉毛也微微蹙起。 隨著《東皇太一》歌聲前奏的開始,花斯年一扭腰,從地面上搖搖晃晃站了起來,提跨,轉(zhuǎn)身,伸展雙臂,手中的“酒杯”輕輕擲出。 變手為劍,挽了一個漂亮的劍花,同時耳畔中想起箜篌的悠遠歌聲。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唐越秋緊繃的身體漸漸放松下來,皺起的眉頭也漸漸平緩。他深吸兩口氣,眼神緊緊跟著青年起舞的身影。 青年一身飄逸的長袍,唐越秋知道,這是他們化妝間里為團員們準(zhǔn)備的衣服,材質(zhì)很好,完全可以表現(xiàn)出古典舞中的美??杉幢闳绱耍丝檀┰谇嗄晟砩?,衣服隨著青年的擺動,也讓唐越秋驚艷了一把。 青年動的時候,連衣服的弧度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