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章:葉天士后人
書迷正在閱讀:情敵說他愛我、先知 完結(jié)+番外、炮灰攻(養(yǎng)成)系統(tǒng)、丑飛蛾 完結(jié)+番外、我吃我自己的醋[星際]、和魔王總裁結(jié)婚了 完結(jié)+番外、入局、嬌寵、盛寵、一朝風月(1v1)
無論是葉成仁,還是葉安平這三兄弟,都是第一次聽說葉道的名字。但是,他們相信,能夠把葉晨的中醫(yī)術教得那么好,肯定不是一個普通的老中醫(yī)。 不過,現(xiàn)在葉晨剛剛來到這里,葉成仁不可能再多問其他。 葉成仁讓葉安平過去叫人準備晚飯,盛情接待葉晨的時候,剛剛?cè)~晨和吳悠兩人在崇明島那邊的山莊已經(jīng)吃過了。 但是,現(xiàn)在葉晨第一次過來,葉家如果想拉好和葉晨的關系,肯定要好好招呼葉晨。 葉安平出去的時候,葉成仁和葉安然,葉安順同樣離開,吳悠和鄭陽兩人,則是帶葉晨從里面出來,在園林里面轉(zhuǎn)一圈。 葉晨跟著出去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這個葉家大小,可能有一個小規(guī)模的公園那么大,里面除了那些翻新過的房子外,他剛剛看到的七進七出的小橋,亭臺,假山,還有河池,河池里面的蓮花,鯉魚。 如果吳悠和鄭陽是在這里長大的,怪不得他對崇明島那些景點,根本就不感興趣。 夜色柔和的燈光下,葉晨坐在一個涼亭那里,看向吳悠兩人說道:“吳悠,鄭陽,我已經(jīng)知道你們在這里的關系了?!?/br> “什么關系?”吳悠問道。 “你們和葉家是師徒關系,剛才你稱呼那位葉老為師祖,其他三位六師叔,二師叔,四師叔,證明你們和葉家是師徒關系。但是,你們的師父剛剛并沒有出現(xiàn),你們師父應該六叔他們的同輩兄弟。”葉晨說道。 葉晨很清楚,自古以來,無論是中醫(yī),還是其他行業(yè),一直都是師徒傳承,直到近代以來,這種情況才慢慢被學校給取代。 葉晨覺得師徒那種傳承的模式,在中醫(yī)上,雖然可能教的人并不是太多,但是,肯定要比現(xiàn)在那些中醫(yī)藥大學一次性,教那么多的學生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水平肯定要高許多。 像以前的師徒傳承,師父傳給弟子,弟子再傳給下一代弟子,弟子再傳給弟子,一直這樣傳下去,可能一代,二代的人數(shù)并不多,如果代代傳下去,那人數(shù)也不會少了。 “葉晨,你真厲害,你說對了。”吳悠說道。 葉晨卻是還是覺得奇怪,如果吳悠,鄭陽,兩人和葉家是師徒傳承的關系,那么為什么這兩人的中醫(yī)基礎,葉晨只是覺得比中醫(yī)藥大學里面那些學生的基礎要好一點而已。 而且,如果他們是那樣傳承,那么根本不用再到中醫(yī)藥大學上課。 葉晨之所以過去讀書,完全是因為他想讀大學,想體驗大學生活,而不是在大學里面學到中醫(yī)知識? “那你們怎么到大學上課,還不如跟在你們師父面前,要比在大學里面學得更好?”葉晨問道。 “這個,我們的天賦只能一般般?!眳怯普f道。 現(xiàn)在葉晨回想起剛剛在剛剛進來,石匾上說到的那句話。 那句話,葉晨知道正是溫病學派集大成者葉桂葉天士臨死前和子孫徒弟說的。 這一點上,剛開始,葉晨覺得那句話很熟悉,正是因為他看過葉天士所有相關的書籍。 可以說,溫病學派相當于中醫(yī)里面的奧數(shù),這一點上,葉晨早就很清楚。 正是因為溫病學派太難學,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學醫(yī)天賦,想要學好,那肯定非常困難。 溫病學派早已開始形成,但是,真正興起,是在明末清初這一段時間,江南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瘟疫,隨之而來,是在溫病學派四大家葉天士,薛雪,吳瑭,吳又可的共同努力下興起。 四大家的著作奠定了溫病學派的發(fā)展,同樣為溫病學派成為當時國內(nèi)中醫(yī)第一大學派奠定了基礎。 只是,如今,溫病學派第一的位置早已被傷寒學派占去。 所以,現(xiàn)在葉晨在這的時候,再次想起,那次上海溫病學派副會長楊義先邀請他去參加溫病學派的聚會,讓他加入到溫病學派,他拒絕的情況。 溫病學派到底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很難查清楚,但是,真正形成和興起是在吳門,是在江南,也就是如今的蘇州,杭州這一帶。 葉天士又被溫病學派的后人當成集大成者,所以,葉晨來到這里的時候,他算是來到了溫病學派的核心這里。 但是,他還是覺得吳悠和鄭陽兩人的中醫(yī)基礎太差,特別是溫病學派方面的,正如吳悠兩人可能是因為天賦太差的原因。 “溫病學派是最難學的,這一點上葉天士臨死前,他說的那句話不錯,天賦非常重要,即使后天再勤奮,如果天賦不行,也是事半功倍而已?!比~晨說道。 他最欣賞的葉天士說的是后面那句話,勸告后人,切莫隨便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是醫(yī)生大夫。 這并不是醫(yī)生地位如何?不能隨意出來,而是,如果一個人并不清楚自己的醫(yī)術如何,真的不能隨意在其他人面前稱呼自己為醫(yī)生。 但是,現(xiàn)在醫(yī)生這個詞已經(jīng)泛濫了,只要會開點藥,怕是都會被稱呼為醫(yī)生大夫了。 即使是那樣,葉晨還是想不明白,這兩人好端端地不跟著師父學中醫(yī),怎么到大學里面學? 大學里面那些教授的水平如何,葉晨很清楚,大部分都是重理論多過重實踐,還不如跟在師父旁邊,這肯定是重實踐要比理論更多,這也就是常說的經(jīng)驗。 葉晨正是自小跟在葉道身邊,在理論和實踐的情況下,他才可能超出那么多的學中醫(yī)的年輕人。 “這個也是葉家安排的?!眳怯普f道。 “葉家安排的?”葉晨更是驚訝。 以這兩人的情況,比如語數(shù)英那些,葉晨知道,他們的水平肯定比不上李一帆和周子東他們,最多和孫曉偉差不多。 所以,葉晨可以確認,他們并不是通過高考考進去的,而是通過關系或者某些原因進去的。 “葉家安排我們到中醫(yī)藥大學讀書,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學醫(yī),而是了解更多有天賦的學中醫(yī)大學生?!眳怯普f道。 吳悠點明的時候,葉晨似乎已經(jīng)明白了,為什么這兩人到大學里面,顯得和其他大學生有些格格不入,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