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他又炸毛了、七零年代小美人、穿越之喂養(yǎng)宮主手冊、嫁給殘疾大將軍后、出軌從大四開始(NP)、我在六零養(yǎng)祖宗、離婚后我懷了影帝的崽、幸福炒飯店[古穿今]、[星際]另類婚約、穿越小道士生包子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感謝@白進步小天使送的霸王票! 感謝@李君小天使送的霸王票! 這一章有點長,所以晚了一點點更新也可以原諒的對不?(企圖萌混過關(guān)) 第41章 成神(五) 聽城主說, 除了一部分捉妖師還在外面除妖之外, 現(xiàn)在幾乎所有的捉妖師都在國都匯合。南城所用的符咒都是捉妖師聯(lián)盟贈予的,但他們來去匆匆, 給南城發(fā)完之后還要趕往下一座城池。 妖界的入口并不在慕容國,而是在鄰國,就是國主也變成了妖怪的那個國家。 城主在機緣巧合之下吃了一顆妖果, 便能聽得懂妖怪的語言了。 他無意中得知妖怪們會在近日攻打慕容國的國都, 并且打算將妖界的入口移到富饒的慕容國中, 甚至是移到國都里面。城主希望葉城把口信帶到國都,讓捉妖師聯(lián)盟提前做好準(zhǔn)備。 “這一處是唯一通往國都的道路, 你們從這里走。”城主的親信帶著眾人來到出城的地方。 孫珈藍往天空看去,他們來時看到的那朵烏云已經(jīng)消散得差不多了, 想來是因為更多的妖怪是陸地生物, 它們借助烏云行動也需要耗費巨大的精神力, 怪不得它們非要打開南城這一通道,看來南城這一批妖怪只是先行部隊,后續(xù)可能會有更大的麻煩。 葉城發(fā)現(xiàn)孫珈藍還在發(fā)呆,走至她面前。 剛剛孫珈藍的發(fā)言很是拉了他的好感, 而且孫珈藍也確實沒有在行動中給他們拖后腿,說不定是個可造之材, 便對她也少了一些偏見。 “你在看什么?”葉城問。 孫珈藍蹙眉,指向城內(nèi), “我們走了之后, 南城的百姓該如何?來了這一批, 說不定還會有下一批?!?/br> 葉城也想過這個問題,他沒有猶豫,拔出劍,直直地插入地下,將劍鎮(zhèn)在了南城的城門口。 自劍而上,整座南城被包圍了起來,就像他們剛剛來到南城外時碰到的屏障。 “你跟我一起去國都,”葉城點了孫珈藍的名,“其他人留在南城將城內(nèi)的妖怪全部清除?!?/br> 孫珈藍并無異議。 剩下的三名弟子對視了一眼,同時把視線集中在孫珈藍的身上。 孫珈藍穿著玄月派的練功服,因為剛斬殺了妖怪,衣擺沾上了妖怪的血液,袖子上也被妖怪的唾液腐蝕了一個洞。原先背在身上的劍和干糧留在了婆婆的家里,手里的武器只有一把師姐所贈的傘。 那三名弟子并不是無緣無故就討厭孫珈藍這走后門的小公主的,如果她真的為百姓做了事情,他們自然也會打從心底里認可她。 相比較來時,孫珈藍的心態(tài)確實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 孫珈藍一直認為自己非現(xiàn)世之人,立于高高在上的第三視角,有人因為她這種態(tài)度而不舒服也并不出奇。 可是當(dāng)孫珈藍眼睜睜看見無辜的百姓慘死,看見善良的婆婆被妖怪咬了之后還把她推出門外,不讓自己傷害到其他人,看見城主與百姓同生共死的時候,她便再不能把自己當(dāng)做另外一個世界的人了。 如果她能夠改變一些什么,不管是哪個世界,不管這是真的世界還是假的世界,她都要去做! 經(jīng)過剛剛的事情,再結(jié)合孫珈藍第一次使用精神力的情景,孫珈藍不再妄自菲薄,她是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也是有能力護住百姓的平安的。 她并不比任何一位玄月派弟子差。 即便是走后門,她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要與玄月派的弟子并肩,而不是仗著自己公主的身份就躲在玄月派的保護之下,茍且偷生。 看到孫珈藍堅定的眼神和她明顯改變的態(tài)度,另外三位弟子也表示他們沒有異議,甚至還對孫珈藍另眼相看。 這才是一國的公主。 況且去國都傳口信固然重要,但顯然眼下更加需要他們的是南城的百姓們。 此次葉城帶著孫珈藍趕往國都并沒有使用縮地成寸,估計也是擔(dān)心會發(fā)生像剛才那樣,被擋在城外的事情。 葉城閉上眼睛,將雙手上下交疊,掌心相對。過了一會兒,他雙掌分離,從掌心中浮現(xiàn)出了一把與他剛剛留在南城時的劍非常相似的武器。 只不過這一把劍好像黯淡了一些,沒有那把看起來威風(fēng)。 孫珈藍驚奇地看著葉城動作。 葉城指揮著劍飛到他們的面前,然后率先站到劍上,做出御劍飛行的姿態(tài)。 “這把劍……”孫珈藍感覺葉城站上去的時候,劍明顯往下沉了沉。 葉城解釋道:“這是我用法術(shù)化出來的劍,原型是我的玄冰劍。” 孫珈藍跳上了劍,她感覺到腳底下的劍再次往下墜了一點。 看來用法術(shù)化出來的劍還是不如真劍那么結(jié)實。孫珈藍又想到了葉城曾經(jīng)說過的有形和無形。 說不定她也可以用精神力化出一把武器來呢? 御劍飛行的速度很快,只不過葉城的劍帶了兩個人,而且為了盡快到達國都,葉城把飛行速度提到了最快,所以消耗的精神力也比平常多。 在他們距離國都不遠的時候,葉城就停了下來。 葉城把劍收了回來,發(fā)白的臉色有所好轉(zhuǎn)。 不愧是玄月派的大師兄,多少還是比同輩的要厲害許多,如果是讓孫珈藍來御劍飛行,即便她的精神力容量足夠,她也沒有章法,難以控制劍的方向,更別說與此同時還要避風(fēng),防止被風(fēng)連人帶劍一起掀翻。 他們落地的地方距離國都不遠,腳程兩個時辰就能到國都城門。 可是讓孫珈藍疑惑的是,為什么這里這么多人? 街邊的百姓席地而坐,幾乎把道路都坐滿了,只留一條允許兩人并肩通過的道路。百姓們見到他們從天上飛下來也一點都不驚訝,反而還在猜他們是哪位捉妖師。 “應(yīng)該是紅蓮大人吧,傳言中紅蓮大人又善良,又漂亮,是她嗎?” “那她身旁的是張一大人?不對吧,不是說張一大人已經(jīng)五十來歲了嗎?” 葉城被人議論也面不改色,整理好儀容后,便從人群里找了一位面相和善的婦女。 “在下玄月派弟子,”葉城抱拳,“請問大娘,為何此地的百姓這樣多?” 婦女聽到他是玄月派的弟子,頓時抓住了葉城的雙臂,作勢就要跪下,還朝著兩邊的百姓大喊,“這位是國師的同門吶!” 她的聲音幾乎傳遍了整條街,所有聽到她這句話的百姓們都看了過來,并且朝著葉城跪下大拜。 孫珈藍只來得及扶起自己身邊的大爺,又嘗試著用對付城主的那套來把百姓們固定在原位。 “大爺,這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孫珈藍低頭去問大爺。 大爺一拍大腿,用袖子揩了揩眼角的淚,說道:“國都那幫貴族不干人事!從前段日子就開始把國都內(nèi)的平民往外趕,并且讓捉妖師聯(lián)盟建起結(jié)界,誰都進不去了!國師大人為了我們,跟貴族起了沖突,如今還被軟禁在天牢里!” “這是什么世道?。『萌诉B活路都沒有了!”大爺說罷,捶著胸口,痛心不已。 孫珈藍看向葉城。 葉城也聽見了大爺說的話,眉頭皺成一個川字。 “現(xiàn)在就啟程去國都!”葉城縱身一躍,跳上了瓦房的房頂,他的飛行術(shù)可比孫珈藍控制得好得多,直接往國都那個方向離去。 孫珈藍向大爺?shù)懒酥x,也跳了上去,跟上葉城。 葉城很有先見之明。 他們一路都在上方跑跳,底下街道的百姓們擠擠攘攘,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逛集市,誰知道這些百姓都是被趕出來的。 孫珈藍跟在葉城的身后,又不自覺地想:國師被軟禁了,那國主呢? 很快,她的這個問題便得到了回答。 國都城門前,聚集了更多的百姓。有的百姓在苦苦哀求里面的人開城門,有的百姓則非常偏激,用各種能想到的東西去砸屏障,可是國都這屏障比南城的結(jié)界要結(jié)實多了,里面的人不肯打開結(jié)界,他們在外面做什么都是無用功。 城墻之上,站著幾位穿著統(tǒng)一服飾的捉妖師,他們看到底下的百姓,就像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一樣,只顧著修復(fù)屏障。 葉城使用飛行術(shù),飛到了與城墻同高的空中,對其中一名捉妖師傳達了城主的口信。 但那名捉妖師卻無動于衷,好像并沒有聽見他的聲音。 “我有要事相報!讓我進去!”葉城第一次這樣不理智地朝著人大吼,額頭上的青筋暴起,喊得臉紅脖子粗。 南城的城主與整座城池的百姓共生死,而國都里的這群貴族竟然把百姓們往外面趕?! 孫珈藍在城墻腳下,看著周圍的百姓。 他們的臉上更多的是絕望。 “娘親,為什么我們不回家?”一個小女孩扯了扯自己娘親的衣角,似乎不能理解這些大人在做什么。 她的娘親蹲下身子,摸了摸小女孩的腦袋,努力憋住淚水,說:“阿亞放心,我們很快就能回去了?!?/br> 婦人將視線投向城門口正在破壞屏障的一位男子身上。 那男子用鋤頭去砸那道屏障,砸到鋤頭都歪了,便用自己的拳頭去砸,將自己的手砸得血rou模糊。 “這不是我們的國嗎?里面不是我們的家嗎?”有人輕聲問道。 為什么不開門? 為什么要趕他們走? 在孫珈藍的身后,一名百姓站了起來。 他舉起了拳頭,不再忍耐,而是大聲吶喊:“這群貴族已經(jīng)不管我們的死活了!等妖怪過來的時候,我們也只能等死。不如我們砸開城門,沖入國都!這樣,里面的捉妖師就算是不想護住我們,也必須要護住我們!” 這人的言語煽動性十足,幾乎代表了所有百姓的想法。 自他之后,又有不少人應(yīng)允,甚至拿起了自己一旁的武器,朝著城門走去。 “來?。≡议_城門!” “砸開城門!” 孫珈藍不知道為什么事情會走到這個地步,按照她所看過的書中所言,當(dāng)群眾有了造反的心思,必然會發(fā)生更大的禍亂,更別提剛剛那人所說的話。 如果他們真的進了國都,卻捉妖師也依舊會保護貴族,平民更可能被丟去喂飽妖怪,就跟貴族為求自保,給妖怪獻上貢品似的。 孫珈藍站在群情激奮的人群中,攥緊手心,我該怎么做? 叮當(dāng)。孫珈藍被鈴響拉回了注意力。 去保護你想保護的人。有人曾在她的耳邊這樣說過。 “諸位!”孫珈藍站了出來,利用飛行術(shù),跳躍到了城門之前,用自己的血rou之軀擋在了巨大的城門之前。 第42章 成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