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娛]影后_分節(jié)閱讀_140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時間到了八月底,諾伊拍完所有戲份后和劇組的同僚們吃了一頓散伙飯便直接從多米尼加趕往了倫敦,她甚至沒有時間在洛杉磯逗留一陣子。 《傲慢與偏見》的首映式定在9月5日,9月11日開始電影將正式在英國數(shù)家電影院同時上映,除此之外,《傲慢與偏見》已經確定會參加今年的多倫多電影節(jié),對于演員而言,宣傳工作確實十分繁重。 幸運的是,英國本土參與發(fā)行電影的是wtitlefilms,這是一家擁有數(shù)十年制作經驗的電影公司,曾參與制作《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金錢帝國》等電影,赫赫有名的《真愛至上》、《諾丁山》、《bj單身日記》的成功都有這家制作公司的影子在。 時隔一年之后,諾伊又再次見到了《傲慢與偏見》劇組的其他演員們。美貌的羅莎曼德·派克、古靈精怪卻又頗成熟的吉娜·馬隆和凱瑞·穆里根,許久不見,女孩子們都很興奮,尤其是第一次出演電影的凱瑞·穆里根,她非常期待這部電影的上映——她熱愛電影,這是最主要的,但對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來說,能出演一部電影也是了不起的談資了。 比起久經風浪的諾伊、木訥的馬修·麥克費登、興奮羞澀的凱瑞·穆里根,導演喬·懷特顯然要緊張多了。電影首映式上他盡量打扮得風度翩翩,可媒體呼嘯而來的長槍短炮顯然嚇了他一跳。但喬·懷特也并非經不起風浪的人,一開始的那種不適感很快消失了,他微笑著應對媒體的提問,并盡可能地向參與首映式的影評人們闡述自己對于電影拍攝的想法。 作為女主角,諾伊受到的關注并不比喬·懷特少。 所有人都知道,伊麗莎白·貝內特才是《傲慢與偏見》這部作品的核心,幾乎每個英國人都了解并喜歡伊麗莎白,媒體十分好奇諾伊對這個角色的演繹。 要知道,這種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或許能成就一名演員,但毀滅演員的概率其實更高一些。 諾伊接到了一個《太陽報》記者不懷好意的提問:“你覺得相比較葛利亞·嘉遜和詹妮弗·艾莉演繹的伊麗莎白,你的重新出演有什么優(yōu)勢呢?” 《太陽報》是英國傳媒界最沒有下限、最擅長嘩眾取寵的小報,三版女郎更是聞名全球,全英國都知道這家報紙的德性,可《太陽報》自身卻不這么想,它以看到名人出丑、曝光一系列丑聞為樂,雖然其中不乏真實性很高的信息,但“真實”從來就不是它的追求。 “這兩部作品對《傲慢與偏見》的改編都非常經典,而改編的樂趣就在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風格、環(huán)境甚至是配樂的變化都會引起最終成品的變化。我不敢說我的表演能否超過這兩位優(yōu)秀的女演員,因為時代不同,作品的風格和觀眾的眼光都會發(fā)生改變。用一個詞闡述我的表演,我只能選擇新這個詞。” 《泰晤士報》、《衛(wèi)報》都有記者對諾伊進行提問,不過這兩家報紙風格都有些嚴肅,對諾伊的提問也是中規(guī)中矩,沒有什么刁難的問題。 除了英國的媒體外,首映式的現(xiàn)場也出現(xiàn)了來自法國、美國以及加拿大的記者,電影剛剛首映便收獲了這么多關注,這是發(fā)行方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當然,這和出席在首映式上的嘉賓們也有關系。 諾伊提前邀請過的奧蘭多·布魯姆、杰克·達文波特都出現(xiàn)在了首映式紅毯上,裘·德洛也應邀出席。更讓諾伊驚訝的是,她只是試探性地發(fā)了一個邀請的丹尼爾·戴·劉易斯也出現(xiàn)在了紅毯上。 丹尼爾笑著解釋道:“我覺得這應該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我一直都比較喜歡文學改編的作品。” 丹尼爾·戴·劉易斯的父親是英國最后一位桂冠詩人,岳父是劇作家亞瑟·米勒,他本人也出演過不少名著改編的電影,包括《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和《最后一個莫西干人》,但丹尼爾雖然這么說,諾伊可不會蠢到這是事實。 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多得是,丹尼爾·戴·劉易斯可沒參加每一部電影的首映紅毯。 ☆、第138章 電影上映 138 嘉賓們大多沖著諾伊的面子前來,因而整個首映式上諾伊幾乎成了最繁忙的人,除了要應付各路媒體外,讓每一位嘉賓不受忽視同樣是她的責任。 趁著羅莎曼德·派克接受采訪的時刻,諾伊跑到后臺洗了把臉再補了些妝才返回臺前。諾伊今天選擇了迪奧成衣系列里的一件套裝,嫩黃色的花朵圖案十分減齡,一頭及肩卷發(fā)讓她看起來又有一股嫵媚風韻——《傲慢與偏見》劇組里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很多,即使最終成片讓人失望,但臺上青春洋溢的風景就足以吸引一大串目光。 正如《帝國》雜志評價的,《傲慢與偏見》為英國影壇輸送了足夠多的新鮮血液。 由于出現(xiàn)在紅毯上的嘉賓咖位足夠大、發(fā)行公司wtitlefilms實力也頗為強勁的緣故,《傲慢與偏見》首映式被英國獨立電視臺買了下來同步直播,這也是發(fā)行方定下的發(fā)行策略之一,所以出售價格很低。 英國一共只有6000多萬人口,對電影的消耗力遠遠不如人口過億、娛樂業(yè)也足夠發(fā)達的美國。通常來說,一部電影如果能在上映首周獲得500萬美元左右的票房成績,它就足以占據(jù)那一周的票房冠軍。 對于電影究竟能取得什么樣的票房,制片人、導演和演員們都沒有什么把握。名著改編的噱頭確實能夠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但電影的劣勢卻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