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神[穿越]_分節(jié)閱讀_262
第144章 壹肆肆 四方之神 四牡修廣,其大有颙。 薄伐獫狁,以奏膚公。 有嚴(yán)有翼,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國。① 卻說三王子傷勢痊愈,隨后又收到姜漓并風(fēng)凌霄傳來之信,告知荊城并桃都山兩處結(jié)界皆已破除,混沌大陸之上再無結(jié)界阻隔四方,各處皆是暢通無阻。如今四方大軍集結(jié),共伐無道之君,已是大勢所趨、順理成章。 之后女子國國主聯(lián)合夸父國國主率先發(fā)出倡議,推舉三王子為大陸之盟主,之后氐人國、奇肱國、奇股國、臷國、無啟國、梟陽厭火國等紛紛附議,各國歃血為盟,宣誓效忠盟主。三王子接到此信,當(dāng)仁不讓,宣布就位,隨即向四方諸國廣發(fā)檄文,號令天下齊心協(xié)力,共伐無道。 不久后,大公主于豫城接到邊境告急,道是三王子伙同夸父國大軍,突破中土國北部邊境,一路勢如破竹,向南而來。中土國朝廷接到此訊,一時(shí)之間無不驚慌失措,堂上眾臣大多同仇敵愾、義憤填膺,只道是對這混有外族血統(tǒng)的王子本便滿心忌憚,如今看來果真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伙同一干夷狄賊寇犯上作亂,妄圖篡權(quán),此番正可趁此時(shí)機(jī)將這干反賊一舉剿除,方顯我大陸第一強(qiáng)國之威。大公主見狀,自是大贊此意,聲稱自己身為一國之主,自己王弟帶頭作亂,自己于公于親,皆需以身作則,親自率大軍于豫城之外,與反賊決戰(zhàn),親手將云寅斬殺,將頭顱懸于豫城北門之上,以慰軍民。 于此同時(shí),又有人將三王子所發(fā)檄文傳入宮中,其上列舉大公主從前種種罪狀,包括她與先國主云辰合謀弒父害弟并于大陸各國造孽諸事,聲稱其德行不足以為國之表率,難以服眾、不得人心,諸國因之怨聲載道,會同前來征討。 大公主見此檄文,強(qiáng)作鎮(zhèn)定,為安定眾心,大公主更是于鐘鼓神殿之中占卜問卦,卦象是上坤下乾,正是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之兆,是為泰卦,乃通泰之意。大公主見罷這卦象,心下大松一口氣,暗忖這老天到底還是垂憐自己的,這卦象分明是吉卦。 隨后對眾宣布:“我中土國國祚延綿千載,怎可須臾毀于一旦?反賊雖然勢大,然我族乃中土軒轅之子民,血統(tǒng)高貴,天生高人一等,怎可敗于一干烏合之眾之手?老三乃異族蠻夷所生,自甘墮落,與夷狄為伍,非我之輩,今日便將是其末日!” 眾人聞罷此言,歡欣鼓舞,眾志成城。 下朝過后,大公主卻未嘗前往整備人馬,卻是坐車前往城中的二王子府,直至此時(shí),二王子仍未從府中出來,參與朝政。大公主徑自入了二王子府,府中執(zhí)事之人礙于此乃國主,無人敢攔。待入了后院,只見滿院之中,擺滿了晾曬的書冊,另一側(cè)的院中,則是盆栽疊翠,奇石壘摞。大公主掃視了一回這院中之景,隨后又提步往了書房而去。 待此番入了書房,方見二王子立起身來,行禮迎接,口中說道:“國主大駕光臨,臣弟未嘗遠(yuǎn)迎,還望國主恕罪。” 大公主打量一回二王子身上服飾,不過居家常服,未嘗更衣著裝,方知二王子極為敷衍,根本無心見她,遂道句:“我中土國正是遠(yuǎn)近聞名的禮儀之邦,何以王弟身為我王族中人,舉止卻荒疏失儀,成何體統(tǒng)?何況如今大軍犯境,國家危難,王弟竟然不聞不問,成日在府中閉門不出,玩物喪志,是何道理?” 二王子則道:“弟乃閑散之人,素來體弱欠安、缺謀少智,何及王姊運(yùn)籌帷幄、腹有良策,自知難當(dāng)重任,不如退而自守?!?/br> 大公主聞言怒從心起,嗔道:“難道王弟便甘愿目見王位落于望鶴之手?!” 二王子冷哼一聲對曰:“于王弟而言,這王位是在王姊手中抑或是望鶴手中,皆是大權(quán)旁落,國祚將終,你二人皆是異族旁支之后,又有何差別?想我中土軒轅一族,秉持祖訓(xùn),從不與那蠻夷沆瀣一氣,自父王納外族之女為妃伊始,便已違背祖訓(xùn),從此我朝江河日下、人心不古?!?/br> 大公主聞言,雖滿心憤恨,眸光微閃,仍是惟將嘴角一揚(yáng),平心靜氣地問道:“即便如此,與我相較,你仍愿站他一方?你若與我合作,我自是保你不死,享盡富貴榮華?!?/br> 二王子說道:“你來我府邸之前,不正是占卜問卦,所得卦象正是上上之卦,如今你又有麒麟在手,穩(wěn)cao勝券,又何必前來令我與你合作?” 大公主則道:“你不會不知其中原委?!?/br> 二王子聽罷頓了頓方道:“你忌憚他?你尚還記得我嘗與你言望鶴此人,深藏不露,知曉我長于謀劃,遂欲我與你合計(jì)一萬全之策?” 大公主沉默頷首。 二王子卻并未如她所愿,惟將身子往后一靠,說道:“非常遺憾,我與你一樣,并不了解望鶴,我等因望鶴血統(tǒng)不純之故,從未在意防范于他,何況他素有心機(jī),裝愚守拙……” 大公主卻打斷二王子之言急道:“非也,你在國中棋技第一,嘗與望鶴對弈一回,那一次的對弈,到底是何結(jié)果?”